赵园曾园 2025.1.11

龚若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园赵园,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九万圩26号。曾朴之父曾之撰构建虚廓园,吴峻基构建水壶园,又名水吾园,后被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买下,这就是现在两园名称的由来。曾园和赵园均是明代钱氏 “小辋川 ”遗址的一部分,解放后一度被用作学校,后于2006年5月修复后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赵园曾园原为明万历间御史钱岱“小辋川”旧址。“小辋川”为明万历御史钱岱别业,曾盛极一时。邑人、清嘉庆时礼部主事吴蔚光有《九万圩》诗:“九万圩边一叶船,晓山如雨水如烟。穷檐华阀今无数,悉是钱家小辋川”。后渐衰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清嘉庆、道光间,赵园为邑人吴峻基所有,初名水壶园,又名水吾园。清同治、光绪间,园归阳湖赵烈文,门额“静圃”,俗称赵吾园。时赵宦游易州,由夫人邓廷祯之女邓嘉祥及内弟邓家缉襄其园事。民国后园归武进盛宣怀。盛氏复舍于常州天宁寺为下院,故又更名宁静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国后,1952年至1992年,赵园和相邻的曾园先后由常熟县师范学校、县委党校、县文教局、苏州地区师范学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使用。在这过程中,园景主体以水池为中心的沿池各景点建筑与景物仍大部保持较完整,其中部分木结构因年久朽坏而拆去,部分因办校需要而改作教学与行政用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改革开放后,在编订常熟城市总体规划时即将两园的重修规划列入。经数年努力,由市城建园林部门于1995年完成首期重修工程,并对外开放,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地游人好评。近年重修后两园连为一体,2006年,赵园曾园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虚廓园,是曾园赵园的旧称,原为明代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钱岱“小辋川”园林的部分遗址。此“虚廓园”匾额为清朝后期官员、金石学家、书画家、古文字学家吴大徵所题。</p> <p class="ql-block">照壁,走进曾园,迎面只见照壁一座,上面“虚廓村居” 四个大字是由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不倚亭,俗称荷花厅。歇山式建筑,因建于园池中央,四面环水,不靠不倚而名。池内植荷千枝,向有“莲花世界”之称,为暑日赏荷游憩之处。</p> <p class="ql-block">君子长生室,原是一座书厅,并兼作迎宾及夏日起居用,内悬有《君子长生》匾额,亦临池而建。现为曾朴纪念馆。曾朴于1872年3月出生在常熟,笔名东亚病夫,清光绪举人,是近代知名的爱国文学家。所著《孽海花》被公认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纪念馆前的一棵365年树龄的红豆树,非常珍贵壮观。</p> <p class="ql-block">明代红豆树,为明代“小辋川”园林遗存,已有三百七十年的树龄。红豆树又名花梨木、花榈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产岭南,江浙一带较为少见,树龄超过百年的更为稀少。红豆树不是每年都能开花结果,且开花无特别规律,花期仅一星期左右,开花后也不一定结果,若能结果,一股在九至十月份成熟。因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让红豆成了最负盛名的相思豆,红豆树也被人们称为“相思树”。</p> <p class="ql-block">娛晖草堂,原为曾之撰母接待内眷客厅。“娱晖草堂”额由清代常熟名士孙原湘题写,取义《二十四孝》“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和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意,表达园主对其母的反哺孝顺之意。</p> <p class="ql-block">寿而康室,园主曾之撰为其母所建,是曾母起居之室。取名“长寿健康”之意。现布置为书房格局,展示曾朴当年阅览写作场景。</p> <p class="ql-block">水木清华堂,“水木清华”为明代“小辋川”旧景,出自晋•谢混《游西池》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意为池沼清澈,花木秀美。“水木清华”为园景的赞誉和写照。“水木清华堂”额为晚清著名书法家吴大澂墨迹。</p> <p class="ql-block">似舫,是一座典型的旱舫类建筑,由头舱、中舱、尾舱三部分组合而成,船头台基底部也做成船头形态。在“似舫”匾额的提示下,启人以置身画舫、荡漾于碧波之间的联想。</p> <p class="ql-block">殿春廊,位于园西,其名取自明代“小辋川”旧景。长廊临波而立,连续的廊柱倒映水中,颇具韵律感。廊中置有“殿春榭”与“不碍云山亭”。廊后虞山如近在咫尺。风光绝佳,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天放楼,昔为赵烈文藏书楼,其藏书量可与邑中“脉望馆”相媲美,故有“小脉望馆”之称。楼内有赵烈文所撰楹联。“天放楼”匾额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邑人 杨沂孙题额。</p> <p class="ql-block">静圃,园中处处呈现出“静”的心境。门额题做“静圃”,水系最为精彩的部分是“静溪”,生活起居之地叫“能靜居”。山满楼、水木清华堂、不碍云山亭,也处处体现静谧之感。</p> <p class="ql-block">山满楼</p> <p class="ql-block">清风明月阁,为常熟理工学院曾赵园办学三十年校史馆,馆内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了曾赵园办学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970年6月,苏州地委在曾园、赵园创办“苏州专区五七师训班”。</p><p class="ql-block">1971年12月,苏州地委在曾园、赵园建立苏州地区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1983年2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苏州师范专科学校。</p><p class="ql-block">1990年3月,曾园、赵园校区成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分部。</p><p class="ql-block">2000年1月,曾园、赵园校区全部完成搬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很有意思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带学生在苏州师专教育实习一个多月,时值红豆结果,曾采撷了不少留作纪念,也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揽月亭</p> <p class="ql-block">归耕遗韵</p> <p class="ql-block">出曾赵园大门后,我又顺着左边的围墙走,终于又寻到了题有“曾园”、“水吾园”匾额的旧时园门。</p> <p class="ql-block">曾园</p> <p class="ql-block">水吾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