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新风”里的味道

刘全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新风”里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宝兄弟在平顶山市的餐饮界里,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开的“老新风”饭店,着眼于大众消费,饭菜好吃,又实惠,几十年间兴盛不衰,可谓新风“不老”矣。</p><p class="ql-block"> 那么,他的这个“响当当”,响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居住在平顶山市区的黎民百姓,几乎都到“老新风”饭店里消费过,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身份高低,进店时心有所望,谈笑风生,离店时酒足饭饱,心满意足。老百姓喜欢它的物美价廉,喜欢它的服务周到,喜欢它那“龙门阵里的”烟火气息,喜欢它那“记忆里的味道”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一个中小型饭店,如果有一两个、两三个菜品做得出名,不用做广告,很多人就会奔着这个菜品而来,这个饭店就有了“立足于天下”的能耐了,顾客盈门,生意火爆,那就成了老百姓谈天说地、满足口味的好去处了,成了大众日常小聚、小酌两杯的“杏花村”喽。</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老新风”酒旗飘飘,香气四溢,红红火火,食客满堂,它的“招牌”和“绝活”又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走进店里,向大厅里的几个顾客问道:“这个店哪几个菜好吃些?”一个顾客随口答曰:“鸡丝粉皮儿,丝溜滑口;椒盐排骨,椒香盈喉;豆瓣黄鱼,豆入鱼鲜;嫩扒羊肉,入口化香。”另外一张桌子上的客人站起来叫道:“还有,还有,梅菜扣肉,蒜泥白肉那是香得不结局!”哎,看来是碰上这里的常客了,一套一套的如数家珍。饭店做到如此份儿上,真真的是“宾至如归”噢,这饭,这菜,这味道,那还不得尝尝啊?</p><p class="ql-block"> 我对宝弟说:“就照大厅里顾客说的,弄两个来,饱一下口福。”有饭店老板亲自照应,这顿饭菜,尽显了大厨的“手艺儿”,看似“大众消费”,却胜过“满汉全席”哟。</p><p class="ql-block"> 当然,来而无往非礼也。饭,吃的是“招牌”之名,更是兄弟的情义。待来日,焚香沐浴,斋戒三日,手书一幅“<b>四海三江云客来,色鲜味绝第一口”</b>之书法作品来,以谢宝弟。</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晨寄语</b></p><p class="ql-block"> 久知新风志,</p><p class="ql-block"> 更熟宝弟心。</p><p class="ql-block"> 大浪淘沙后,</p><p class="ql-block"> 兄弟有几人。</p><p class="ql-block"> 写于平顶山市湖光花园</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