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浦江五日游之 ‍新光村

晓闻琴瑟和鸣

<p class="ql-block">  今天,《金华浦江五日游》的最后一站:寻梦茜溪悠谷,探秘江南乔家大院——新光村。</p><p class="ql-block">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言:“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在金华浦江西北部的虞宅乡境内,有一处宛如诗中仙境的地方——茜溪悠谷,而新光村,恰似其中一颗璀璨明珠,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与诗意。</p><p class="ql-block"> 踏入新光村,仿若穿越时光回廊。“江南乔家大院”的美誉绝非虚名,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马头墙翘角飞檐,似在蓝天之下倾诉着岁月的沧桑。这些建筑融合了徽派与浙派风格,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人物、花鸟、瑞兽等图案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先辈们的精湛技艺与审美意趣。</p><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古巷,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仿佛在默默记录着曾经的人来人往。斑驳的墙面,承载着风雨的洗礼,也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传承。新光村不仅是建筑的瑰宝,更是文化的富矿。这里曾经文人辈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渗透在每一寸土地。或许在某个转角,就能感受到当年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豪情,吟诗作对的雅致。</p><p class="ql-block"> 如今,新光村在保留古韵的同时,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创意店铺、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古老的村落注入现代气息。当夜幕降临,红灯笼亮起,新光村又展现出别样的迷人风姿。在这茜溪悠谷间的新光村,诗意与生活交织,传统与现代对话,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只想静静享受这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新光村,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金华山脉的群山之中,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新光村,以四进厅堂为中轴线,以中央八卦型向四周扩展,东西分裂六幢厢房,厅厢共78间,两横两纵的街巷,成为一个大井字。新光村在金华山脉的群山之中,有茜溪环绕全村,村口的金鱼山,首尾着茜溪,犹如金鱼在溪中游,金鱼头着水的地方叫雷公坎,金鱼的口在水下,当时的水深达两米左右,溪鱼有近两尺长。朱宅(新光村)境内,尚存有仙音殿(淡坞殿)、胡公庙、关公庙。</p><p class="ql-block"> 2012年12月17日,新光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8月26日,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游重点村名单。</p> <p class="ql-block">  新光村的村妇正在晾晒面条,她用一根细长的竹签仔细地将面条一一分开。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但新光村真正的特产是用米粉做成的面——哆米粉或叫素米粉。</p> <p class="ql-block">  诒穀堂位于新光村的核心位置,以四进厅堂为中轴线,向四周扩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诒穀堂的建筑风格独特,石门牌坊精雕细琢,递进的空间里墙上的马头也增加了四个,象征着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 诒穀堂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古建筑特色,青砖黑瓦、马头墙、精美的雕刻等都是其独特之处。诒穀堂的石门牌坊和马头墙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寓意着家族的兴旺和子孙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灵岩公古居:新光村俗称廿五都朱宅新屋灵岩古庄园。该村始祖灵岩公,于1735年前后,在杭州等地赚得大钱,富甲一方,号称朱百万。</p><p class="ql-block"> 灵岩公从杭州请来高人为其设计规划大庄园住房,诒榖堂称为浦江第一高厅,有浦江最气派豪华的古门牌坊,廿九间里为全县最大的单幢古屋,古三层楼、古石鱼缸、石鱼池和墙上古代路灯远近罕见,李白和张若虚的唐诗壁书精湛,称有“兰亭”韵味,笔墨纸砚读书园的设计,展现耕读文化,两横两纵的井字街巷是浓缩的州府框架,整个庄园没有一条斜向的街巷,极为罕见。俯视古庄园,马头墙此起坡伏,犹如万马奔腾,美不胜收,称得上是江南的“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穀堂文化展陈馆为新光村原灵岩古庄园中心四进厅堂,这里曾是灵岩免费学堂,也是灵岩公108亩良田全线教育奖励基金的颁奖地,房高十余米,建筑工艺精湛,人文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家属传承,文人辈出。</p> <p class="ql-block">  廿九间里的前世:廿九间里坐落在浙江省浦江县新光村灵岩古庄园,是浦江现存最大的单幢古屋,正中是大房的润德堂,上下都有相通的廊道。共有五个大小台门,是一种五行设计,大台门上砖雕篆体“北极呈祥”熠熠生辉。共有六个大小天井,寓意六六大顺。中间设有八道通顶防火墙,能把如此大一幢房子分隔成7个小单元,以防火灾的蔓延。还设有三座墙上路灯,这些都体现了前人设计的科学性。朱守綅曾受皇帝朝廷旌表“钦旌孝子”,赐匾建坊。朱耀晖保定军校毕业,京汉铁路大罢工时,曾参与汉口兵变。该村黄埔军校毕业三人,参加北伐的有三人。方窗、圆窗、八边窗,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廿九间里的今生:“风里,雨里,我们在廿九间里等你。”现今的廿九间里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创客天地。</p><p class="ql-block"> 廿玖间里,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浦江现存最大的单栋古建筑。廿玖间里曾被当作水晶加工作坊用房,机器轰鸣、污水四溢、粉尘漫天。今天,现在再次走进它,已是浪漫满屋。廿玖间里现在已有许多名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十大跨界创客基地、“两美浙江”经典示范项目、浦江民谣基地等,还“藏”着饰品、木雕、刺绣等20家各类创意店。有趣的是,这里的工艺品实行无人售卖,建立的是诚信,考验的是人心。</p><p class="ql-block"> 这座清朝老屋里的创客队伍,把文青气质、诚信经营、创意产品植入廿玖间里。为让廿玖间里更具独创性,还专门请了4位乡村民谣歌手驻唱,老屋里天天有歌声。但在村民眼里,廿九间里始终是祖上留下来的百年老屋。</p> <p class="ql-block">  乾隆四十二年,浦江县知县薛鼎铭撰写的记录朱可宾义捐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  捐资府学:乾隆十年(1745),灵岩公在诒穀堂儒丰居创办免费灵岩书院,𨒂聘名师,吸引各地学子前来学习,优异者重金奖掖,凡考取秀才者奖银400两、良田二石。</p><p class="ql-block"> 乾隆年间,灵岩公先后捐资助建浦江学宫,出资参与扩建浦阳书院。公临终遗言,捐出位于杭坪的庄屋和108亩庄田,以其租息资助乡会两试路费,奖励新中举人和秀才。嘉庆时,后代竹溪公朱其追捐金640两,重修金华府学,府授“义宗黉序”匾,后金华校官何纶锦撰《朱氏乡会试路费义田记》,刻碑赞其义举。据朱氏族谱载,灵岩书院考中秀才、太学生近百人,朱宅被当时被誉为“金华秀才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  灵岩公夫妻画像:书对联“积功累仁留民乡国,继志叙事为贤子孙。”</p> <p class="ql-block">家训:</p><p class="ql-block"> 以礼行义 谨廉知耻 爱家孝亲 为国尽忠</p><p class="ql-block"> 墩宗睦亲 尊长携幼 知书达理 胸襟开阔</p><p class="ql-block"> 正直善良 刚柔相济 以德报怨 德行天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家规:</p><p class="ql-block"> 家长必先自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分之以事,责其成功。</p><p class="ql-block"> 元旦合族会拜祖宗,次拜家长,男女依次相拜。</p><p class="ql-block"> 凡嫁娶须择门户相当者与议,又择其读书好、礼守分之家当议。</p><p class="ql-block"> 冠婚丧祭称家之有无,毋得过为奢侈以败家业。</p> <p class="ql-block">  作为从水泥森林里走出来的我,踏上这有着岁月沉淀的卵石道,有着年轮印记的青苔路,有一种不真实感。好想一问:不知此时此地,今夕是何夕?</p> <p class="ql-block">  桂芳轩:五间四居头的四合院,是朱氏家属习武健身场所之一,天井里有礅、石锁、两头矩是武秀才的练功器县。然而围墙上却有南屏松竹友人写的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和李白《春日醉起言志》,书法精湛,颇有兰亭序的韵味,是为文韬武略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一条茜溪环绕全村,村妇正在溪边按传统方式洗涤衣物。</p> <p class="ql-block">  有着125年树龄的老榆树,主杆粗壮,枝繁叶茂,枝叶一直𨒂伸到河对岸。</p> <p class="ql-block">  “朱红新光,乡创壶江”。“朱”,一语双关,既是形容词,又是名词(姓氏),新光村正是有了朱氏宗亲,泽被乡里。</p> <p class="ql-block">  茜溪上的这座古桥,藤蔓悬挂如帘。又仿佛像竖琴上的根根琴弦,就让朱氏传人来拨动琴弦,弹奏出新光村——这座江南乔家大院的诗意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