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孙家潭老师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展有感

三秦大兵安社

<p class="ql-block">  走进孙家潭老师在天津滨海新区博物馆展厅,一股浓郁的金石气息和古朴典雅的韵味扑面而来,那一幅幅高古雅致的书法作品,一帧帧用心拓制的古砚铭文题跋,一方方美仑美奂的金石篆刻,一把把镌刻精美铭文的紫砂壶,让人留恋往返,驻足观看,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角冲击力,可以说为滨海新区呈现出一份艺术的饕天胜宴。让我浮想联翩,受益匪浅。我以为有三个看点:</p> <p class="ql-block">  一是艺术作品的形式丰富性。孙老师“一支笔书写翰墨情,一把刀镌刻金石缘”。所有艺术作品都彰显出一种正大气象,浑厚凝重的气息,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正脉,根正苗红,丰富多彩。书法作品、古砚铭文题跋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拓片题跋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涵盖了真草隶篆行,尤其是</span>“汉代画像石”“龙门摩崖石刻”“晋永和年号砖砚”等拓片题跋作品别具特色。在这些拓片题跋的文字当中,能让观者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一方方金石篆刻和铭文紫砂壶,<span style="font-size:18px;">样样精彩,美仑美奂,印</span>文彰显出“印宗秦汉”和“印外求印”的精神内核,<span style="font-size:18px;">件件有出处,文脉永传承。每一件作品都展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与卓越的艺术功底,凝聚了孙家潭老师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感悟和赤诚之心。</span></p> <p class="ql-block">  二是艺木作品的载体多元化。孙老师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古玺印、古砚收藏家,他老师杨鲁安先生“不让眼睛受穷”的教诲—直激励前行。为此,孙家潭老师把艺术创作的视野拓展到艺术品收藏领城,一发不可收,遇见到能进入自己法眼的古玺印、古砚和书法篆刻艺术相关的物件,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收入囊中,进行深入研究把玩,与古人对话,掌握其内在的艺木规律,日集月累,炼就独到的眼界和技法,能把古玺印、铜镜(器物)、秦诏版、汉砖上的文字,信手拈来,灵活的运用到书法、篆刻、古砚新刻、紫砂壶刻铭和铭文拓片题跋之上,使艺术作品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度,看后让人耳目一新,欣赏孙家潭老师的艺术作品,就好像看到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鼓舞人心,激励后人。</p> <p class="ql-block">  三是艺术作品的价值审美化。艺术作品价值最核心的体现是审美价值。它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观赏孙家潭老师的每件艺术作品更能给人启迪和教诲,激发我们的审美情感,引发共鸣,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特别是对收藏的古玺印、秦砖汉瓦、铜镜及铜器物件,进行探索、研究,兼收并蓄,汲取养分,练成了鲜明的艺术审美取向,每件艺术作品都能呈现出古拙率真、刚健厚重、宽博疏朗、正大气象的风格,具有浓郁的文化、美学、历史、社会和商业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孙家潭老师是既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书法篆刻大家,又是一位收藏古玺印、古砚的资深专家,编辑出版了十多部书法篆刻、古玺印收藏杂记和藏砚刻铭专著,传承文脉,印证历史。一位七十多岁、耄耋之年的老人,心无旁骛、一门心思的沉进自己的艺术领域,铁笔毛锥,勤奋耕耘,四季不辍,令吾辈学生敬佩和敬仰。从孙老师身上,要学习老师对书法篆刻艺术强烈的执着追求精神,学习老师锲而不舍、一复一日的钻研进取精神。</p> <p class="ql-block">  反观自己,人生六十不为翁,却表现出精神颓废、思想懒惰、不思进取、满足现状、恽恽愕愕混日子的状况,悖离了初心使命。观赏老师的书法篆刻作品展,让我为之一震,暗暗定下决心,振奋精神,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增强文化自信,丰富晚年的业余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