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19世纪中叶美国作家、哲学家和超验主义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超验主义是19世纪早期在美国东部兴起的异常哲学运动,其核心在于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内在美和个人的独立,主张通过主观直觉来获取知识、 形成独立见解,而不必过分依赖权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 美国是在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移民国家。尽管这些殖民地在1775年就发起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并在次年宣布建国,但美国在文化上走出对英国的模仿却是又过了几十年乃至百年以后的事。</p> <p class="ql-block"> 梭罗是哈佛大学的高才生。哈佛大学是当今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学,也是美国最早的大学。它创建于1636年,梭罗在校时已经有200年历史了。不过,那时的哈佛在校学生人数还不到500,教职工总数只有30人。</p> <p class="ql-block"> 超验主义是发端于美国本土的第一次文化运动。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倡导者。梭罗作为爱默生的得意门生,是超验主义的核心人物和实践者。如果说爱默生是理论家的话,梭罗就是行动派。</p> <p class="ql-block"> 梭罗生于1817年7月12日。 1845年,28岁的梭罗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边自建了一间木屋,在那里独居了两年零俩月,并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散文集《瓦尔登湖》。</p> <p class="ql-block">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代表作,是基于超验主义实践的经典著作,也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非虚构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 《瓦尔登湖》于1852年出版。由徐迟翻译的中文版1949年在中国出版,之后至少又有十几位翻译大师将其译成中文。迄今为止,《瓦尔登湖》的中文版本超过100个。</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瓦尔登湖》作为入学礼送给新生。他选择该书的理由是:它可以使人安静!</p> <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瓦尔登湖》被中国教育部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初中段。</p> <p class="ql-block"> 很多中国人以为《瓦尔登湖》所描写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甚至把梭罗称为美国的陶渊明。这是对《瓦尔登湖》的误读。陶渊明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而选择的逃避,而梭罗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去改变人们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梭罗生活的19 世纪 上半叶,美国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南方的奴隶制所引发的道德和社会争议及南北矛盾,以及中西部扩张中的土地争端。梭罗写了《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论公民抗命》等政论文章,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支持废奴运动。</p> <p class="ql-block"> 行动派的梭罗当然要用行动说话。他用拒绝缴纳人头税的行动来抵制允许包括奴隶制存在等诸多社会不公的政府,并因此于1846年7月23日遭到拘禁,在康科德监狱中度过了一晚。据说,当天爱默生到狱中探望梭罗。当爱默生问梭罗为何被关进监狱时,梭罗反问道:“你为何在监狱外面?”。在他看来,当社会不能赋予人民自由的时候,监狱才是一片净土。第二天上午,梭罗被释放。当他知道是他姑妈替他缴纳了欠税后,他非但不感激姑妈,而是埋怨她干涉了自己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 1862年5月6日,年仅45岁的梭罗因病英年早逝。彼时,因奴隶制导致南北矛盾所引发的美国内战正酣。这场始于1860年的内战历时5年,林肯政府以统一祖国为名宣战,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还终结了奴隶制在美国的存在。梭罗未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实属遗憾。</p><p class="ql-block"> 人生之幸事,莫过于有梦想且能看到其变成现实。</p><p class="ql-block"> 追求自由,就要为之好好活着,坚信并等到自由到来之时。</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