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豆苗奶奶</p><p class="ql-block">图片:网上选取</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迎来了党的好女儿、救火英雄向秀丽牺牲66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追忆这位在烈火中永生的女英雄。</p><p class="ql-block">1959年1月15日,农历腊月初七,向秀丽为抢救国家财产,献出了她年仅26岁的宝贵生命。</p> <p class="ql-block">向秀丽(1933年5月13日-1959年1月15日),这位来自广东清远的汉族女子,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生前在广州何济公制药厂担任工会委员和班长。</p><p class="ql-block">向秀丽出生在广州市一个贫苦的店员工人家庭,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随家人逃难至肇庆;1943年,因生活所迫,被送给地主家做“养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她随家人回到广州。</p><p class="ql-block">1956年成为广州市何济公药厂的一名包装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1958年12月13日夜,寒风凛冽,向秀丽与罗秀明等三名女工正在值班,负责生产一种化学药剂,需用大量酒精。</p><p class="ql-block">罗秀明推小车去仓库取50斤装的无水酒精,在装卸过程中,因力量不足,玻璃瓶碎裂,25公斤的酒精倾泻而出,流向车间内10个火红的煤炉,瞬间,车间化为一片火海。</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揪心的是,离酒精倾泻之处不到4米的地方,存放着7桶60公斤重、用煤油浸着的易爆化工原料金属钠。金属钠遇水或高温便会立即爆炸,一旦爆炸,不仅会摧毁整个工厂,还会殃及附近的商铺、居民、学校。</p><p class="ql-block">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向秀丽挺身而出,她用帽子、围裙拨开酒精,阻止火势蔓延。当帽子、围裙被烧毁后,她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阻挡酒精流向金属钠,瞬间被大火包围,双手烧焦,成了一个火人。工友急忙冲到她身边,为她灭火,却被她一把推开,她大声喊道:“别管我!快去叫人救火!”眼看金属钠不时冒出白烟,向秀丽果断侧身卧地,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挡住了烈焰。</p><p class="ql-block">大火扑灭时,向秀丽的下半身已被严重烧伤,双腿僵直,膝盖白骨可见,全身烧伤面积高达67.25%。在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后,她终于醒了过来,可她第一句话就问:“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受到损失?”她的母亲去探望她时,她还轻声安慰母亲:“没有烧到工厂,我就安心了。”</p><p class="ql-block">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严重而光荣牺牲,向秀丽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向秀丽逝世后,被安葬在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60多年来,向秀丽已成为一代代人心中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2009年,建国60周年,向秀丽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25日,向秀丽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p> <p class="ql-block">“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林伯渠 评)</p> <p class="ql-block">“烈物燃烧势甚危,纵身扑火不犹疑。谨防爆炸将旁及,忍受燔包强自持。风格在于维大局,精诚所到树红旗。重伤百药都无效,忘我仪型永世垂!”(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 评)</p> <p class="ql-block">“你全身都化为了光,你是英勇的献身精神的形象,酒精哪能够毁灭你啊,而是使你永生在人们心上。”(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郭沫若 评)</p> <p class="ql-block">向秀丽不顾个人安危,用身体挡住烈火,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她是当之无愧的英雄。</p><p class="ql-block">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她的英勇事迹和无私精神,永远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她虽已离去,但她的精神在烈火中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