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两条线始终贯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条线是明线,叫书生气;另一条线是暗线,叫江湖气。随便哪一本史书,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又全是江湖。</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书生都是演员,所有的导演都是江湖。这些导演一般不登台亮相,就算登台了,他们也只会展示自己书生的一面。他们潜藏于历史的暗处,不经意中显露的一鳞半爪,便已经左右了历史的局势。</p><p class="ql-block"> 书生讲究的是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论哪一句,都昭示着响当当的气节。</p><p class="ql-block"> 江湖讲究的是义。“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些话,听着豪气,但仔细一想,却都透着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关键时候,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江湖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书生的“节”是真的,而江湖上的“义”多半是假的。所以,田横一死,五百壮士都自刎追随。而宋江,兄弟们都死了三分之二了,他还有心思要衣锦还乡。“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败”是江湖上最真实冷酷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书生要的是虚名,江湖图的是实利。所以,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所以,项羽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你看,都什么时候了,项羽还放不下一张脸。要是换成江湖,则一定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书生说:“十八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江湖则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书生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江湖说:“识时务者为俊杰。”</p><p class="ql-block"> 书生认死理,江湖知变通。所以,书生若是当个幕僚,也许还能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真要是自己做了大当家,多半是以悲剧收场。比如光绪皇帝临死时,还要大叫一声,慰亭(袁世凯)误我!其实,误他的哪里是袁世凯。只要光绪皇帝的书生气不改,他就永远斗不过慈禧这个老江湖。</p><p class="ql-block"> 书生以为别人都是书生,而江湖,一眼就能看穿谁是书生谁是江湖!所以,书生是万万斗不过江湖的。明朝的“东林惨案”就是明证。</p><p class="ql-block"> 位极人臣的都是书生,而开国君王都谙于江湖。诸葛亮是书生,刘备是江湖,所以刘备死后,仍然能驾驭诸葛亮,让他鞠躬尽瘁十多年。书生敬重书生,而即便是江湖客,也不喜欢别人太江湖!所以皇帝打下了江山,总要杀戮功臣,换一批书生来治天下。只有书生才好用,用了心里才踏实。当初打天下的一班老兄弟绝不能用,太江湖了!</p><p class="ql-block"> 最可怕的人,是书生突然热衷于江湖。最可敬的人,是江湖客翻然看破了世事,避居山野,捧起了圣贤书。</p> <p class="ql-block"><b>神性与人性、兽性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神性与人性、兽性有什么关系? 神性与人性、兽性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复杂关系,以下是详细阐述:</p><p class="ql-block"> <b>1、本质特性不同</b></p><p class="ql-block"> 兽性:本质上是基于生物本能的原始冲动和行为倾向,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繁衍等需求而存在的,缺乏对行为的理性思考和道德考量,更多地遵循自然法则,比如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配偶而本能地争斗、厮杀,人类在某些极端失控状态下暴露出的类似行为,像不顾秩序地哄抢物资等,都体现了兽性的这种本能驱动、不讲道德的原始本质。 ·</p><p class="ql-block"> 人性: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特质,包含了情感、理智、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它游走于本能欲望和精神追求之间,既有着基于本能衍生出的如自私自利等负面表现,也有着受道德、情感等影响而展现出的善良、友爱等积极面,是复杂且多元的,受到社会文化、人际交往等诸多后天因素影响较大。 </p><p class="ql-block"> 神性: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趋近于理想化的完美特质,往往象征着至善、至美、至真,有着超越常人的无私奉献、超凡智慧和道德完美等表现,超脱了人类基于本能和世俗生活所容易出现的种种局限与弱点,更多地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崇高境界,供人们仰望和追寻。 </p><p class="ql-block"> <b>2、行为表现不同: </b></p><p class="ql-block"> 兽性:行为表现较为直接、粗暴,例如动物在受到威胁时瞬间会发起攻击,人在被愤怒冲昏头脑时可能不假思索地动用武力伤害他人,以最直接的方式去应对外界刺激,只为保障自身本能需求的满足或者消除威胁,不考虑后果的合理性与道德性。</p><p class="ql-block"> 人性:其行为是经过权衡、思考,并且受情感、道德等因素制约的。比如人们在帮助他人时,可能会考虑自己的能力范围、与对方的关系以及社会道德的期许等,不会像兽性那般仅凭本能冲动行事;但同时,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又可能因人性中的贪婪而做出不太恰当的选择,行为表现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复杂性。</p><p class="ql-block"> 神性:行为往往是主动地、纯粹地为了他人或更宏大的目标而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且行为举止都符合最高的道德和精神标准。像那些被人们传颂的圣徒、智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高尚的行为,用智慧去启迪他人、用爱去温暖世间,几乎不存在人性中常见的摇摆和兽性那种本能失控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b>3、三者相互联系</b></p><p class="ql-block"> 兽性是基础: 兽性作为最原始的本能存在,是人性和神性发展的根基所在。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最初必然带着强烈的本能冲动,这些本能需求促使人类不断去适应环境、谋求生存,而后在这个基础上才慢慢发展出更为复杂的人性特征。例如,对食物的本能渴望在经过社会发展后,演变出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以及关于分享食物、保障粮食安全等人性化、社会化的内容;即使是神性中关爱众生的理念,追根溯源也能和保障所有生命生存这一最基础的兽性本能有着一定关联,只不过是经过高度升华后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 人性是过渡与载体:人性是介于兽性和神性之间的存在状态,它一方面包含着兽性残留的本能欲望和弱点,像自私、嫉妒等,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对神性所代表的崇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通过教育、自我修养等方式,抑制兽性的不良影响,同时努力挖掘和发扬人性中美好的部分,试图向神性靠近。例如一个普通人,可能一开始只是出于利己的想法去努力工作获取财富,但随着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受到身边善良事迹的感染等,开始参与公益活动,逐渐从只考虑自己变得愿意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这就是在人性的范畴内不断向神性所象征的无私奉献过渡的体现。而且人性也是神性得以在世间展现的载体,那些被人们视作具有神性光辉的人物,他们首先也是以人的身份存在,基于人性中的善良、智慧等品质,经过不断磨砺和升华,才展现出神性的一面。 </p><p class="ql-block"> 神性是引导:神性为人类的发展和精神升华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它激励着人们在面对人性中的弱点和兽性的本能冲动时,不断反思、克制,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所宣扬的神性理念,如基督教中上帝的博爱、慈悲,儒家倡导的 “仁爱” 等圣人境界,都成为人们在生活中规范自己行为、修养品德的参照,引导人们去克服兽性、完善人性,让人类社会朝着更加文明、美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兽性、人性、神性三者共同构建了人类精神世界和行为表现的立体图景,相互影响且不可或缺,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推动着人类不断地在物质与精神层面进行探索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b>资本撤离,剩女一地鸡毛</b></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资本在网络、杂志、影视上大肆炒作女性至上,鼓吹“不给女人花钱就不是真正爱你”,“要做一个精致的女人”!使得女性疯狂购买豪车、包包、衣服等奢侈品,达到出售高档商品,刺激女性消费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大批女性受到蛊惑,吃喝要有品位,衣服要买高档,追求高消费。找对象“彩礼要高价,买房要加名,相貌要英俊,收入要高端”等等,条件飞上天。有人说,这些女人不是来找对象而是来许愿来了。</p><p class="ql-block"> 几年过去了,好些女性在婚恋的苦海里苦苦挣扎。岁数越来越大,皱纹越来越多,心情越来越郁闷,但条件依然高高在上。理所当然变成了剩女。</p><p class="ql-block"> 现在,经济萧条,男人觉醒,资本撤离。剩女自然而然就剩下了。真是一地鸡毛!这些女人觉醒了吗?没有!她们依然沉迷在资本虚拟的空想世界里,流着伤心的眼泪,苦苦期盼着帅气的钻石王老五到来!</p><p class="ql-block"> 悲哀呀,悲哀!这不光是女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p> <p class="ql-block"><b>平衡并管理好你的七情六欲</b></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的广袤原野上,七情六欲如同奔腾的骏马,拉着我们内心的车前行。然而,如果这些马肆意狂奔,马车就可能失控;只有巧妙地平衡和管理七情六欲,才能让马车平稳地驶向幸福与成长的远方。</p><p class="ql-block"><b> 一、认知:明晰七情六欲的本质,</b>要平衡和管理七情六欲,首先要对它们有清晰的认知。七情六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和内在驱动力,它们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可以完全忽视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我们面对不同情境时的情绪反应。例如,当我们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时的喜悦,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和激励;而愤怒则可能是在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平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六欲涵盖求生欲、食欲、性欲、名利欲、求知欲和表达欲等,这些欲望反映了人类生存、繁衍、发展以及与外界互动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绪是大脑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复杂反应,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生理机能的变化。欲望则与人类的本能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只有深入了解七情六欲的本质,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p><p class="ql-block"><b> 二、情绪管理:驾驭七情的缰绳,</b>对于七情的管理,就像是驾驭马车的缰绳,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1、觉察情绪,觉察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我们要时刻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如同马车夫要时刻关注马匹的状态一样。当愤怒即将爆发时,我们要能察觉到身体的变化,如心跳加速、面红耳赤等;当悲伤悄然袭来,我们要能感受到内心的沉重。例如,在工作中受到批评时,我们可能会首先感到愤怒或沮丧,这时如果能够及时觉察到这种情绪,就能避免冲动行事。</p><p class="ql-block"> 2、表达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是平衡七情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压抑情绪,但也不能肆意发泄。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愤怒,比如通过冷静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大发脾气。在表达喜悦时,也不要过度炫耀,以免引起他人反感。就像在社交场合中,分享自己的快乐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3、调节情绪,当情绪过于强烈时,我们需要调节情绪。深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它能调节身体的生理反应,使我们平静下来。另外,转移注意力也有助于调节情绪。例如,当我们陷入忧虑时,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阅读、绘画等,让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p><p class="ql-block"><b> 三、欲望管理:掌控六欲的方向,</b>六欲的管理如同掌控马车的方向,确保我们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行。</p><p class="ql-block"> 1、审视欲望,我们要审视自己的欲望,分辨哪些是基于真正需求的欲望,哪些是虚荣或过度贪婪的欲望。例如,对名利的追求,如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对社会做出贡献,那就是积极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炫耀和满足虚荣心,那就是需要调整的。对于食欲,要区分是为了满足身体营养需求还是过度放纵口腹之欲。</p><p class="ql-block"> 2、适度满足欲望,在确定了合理的欲望后,要适度满足它们。求生欲促使我们珍惜生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对求生欲的适度满足。对于求知欲,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满足,但也要避免过度追求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适度满足性欲是维持健康亲密关系的一部分,但也要遵循道德和伦理规范。</p><p class="ql-block"> 3、延迟满足欲望,有时候,延迟满足欲望能够增强我们的自控力。比如,面对美食的诱惑,如果能够延迟享受,先完成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管理食欲,也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对于名利欲也是如此,不要急于求成,而是通过持续的努力逐步实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b>四、培养内在品质:稳定马车的底盘,</b>除了直接对七情六欲进行管理,培养内在品质就像加固马车的底盘,使我们在面对七情六欲的冲击时更加稳定。</p><p class="ql-block"> 1、培养正念,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意识状态。当我们拥有正念时,就能更好地觉察自己的七情六欲,不被过去的烦恼或未来的担忧所左右。例如,在吃饭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咀嚼的过程,而不是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烦恼的事情,这样有助于我们管理食欲,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p><p class="ql-block"> 2、增强自律,自律是平衡和管理七情六欲的关键。自律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原则和计划行事,不被情绪和欲望轻易左右。例如,一个自律的人即使在面对强烈的娱乐欲望时,也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我们可以逐渐增强自律能力。</p><p class="ql-block"> 3、提升认知,深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优点和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七情六欲。当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重视什么时,就能更好地判断哪些情绪和欲望是符合自己内心的,哪些是需要调整的。例如,如果我们重视健康和家庭,那么在面对过度的工作欲望时,就会考虑到这可能会对健康和家庭关系造成影响,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p><p class="ql-block"> 平衡和管理七情六欲是一场持续的修行,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通过认知七情六欲的本质、进行情绪和欲望管理以及培养内在品质,我们就能驾驭内心的马车,在生活的道路上平稳前行,实现幸福与成长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b>耐心等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b></p><p class="ql-block"> 世人极傻的行为就是急着要结果,得不到,便又急又闹。殊不知,命好的人,老天自有安排,比你自己选的,更好更周到。人生有许多的时候,没有按照你的剧本安排,你急和不急都是这样,不如安心下来做自己的事,耐心等等。</p><p class="ql-block"> 在世间,美味佳肴从不嫌晚到。然而,人的一生中,却常常充满急躁。急于成就大事,急于看到成果,追求速成而渴望立即得到结果。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急于求成往往不会带来最佳的结果。相反,那些真正美好且令人充满希望的事物,总是以缓慢的步伐呈现。正如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总是缓缓地进行。</p><p class="ql-block"> 天顺其然,地顺其性,一切都是刚刚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请允许一切顺其自然地发生,包括允许自己偶尔迷失方向,或是看错他人。世间万物皆有其因果循环,你只需在原因上尽力而为,而在结果上顺其自然。</p><p class="ql-block"> 有些事情你未能完成,并非代表你能力不足,成败不应只看一时的忧愁,福与祸总是相伴而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积极的一面,所有经历的事件,都是注定要发生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会给予我们教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婆娑就是遗憾。在这烟火人间,事事遗憾,事事也值得。无论生活中发生何种变故,我们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以镇定自若的态度去面对,过着心安理得的生活。相信每一次经历都是对自我成长的助力,每一次风雨和磨难,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世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善行与仁慈的回报。保持身体健康,专注于你喜欢的事物,善待你生命中重要的人,你所追求的一切,都在前方等待着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