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随笔】泉州开元寺

孙建平游记

踏入泉州鲤城区西街,喧嚣仿若被一道无形屏障阻隔,千年古刹开元寺静静伫立,红墙黛瓦,翠影摇曳,悠悠梵音似从岁月深处飘来,轻拂心尘。 檐角风铃,在微风中浅吟低唱,唤醒沉睡旧梦;佛前香雾,缱绻萦绕,氤氲着千年禅意。于寺内悠然踱步,指尖摩挲岁月雕琢的砖石,每一道纹理都藏着往昔故事,时光仿若慢了下来,心灵寻得久违安宁。 回溯历史,开元寺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莲花道场,如一颗莲子扎根华夏文化厚土,历经风雨,几易其名,终在唐开元二十六年定名,传承至今。它是福建佛教建筑翘楚,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印度教、婆罗门教、伊斯兰教元素点缀其间,宛如一座东方文化博物馆,无声诉说着海丝之路的繁华盛景。 西廊那株“桑莲”古树,雷劈裂干,却愈发枝繁叶茂,根分三岔,似在诉说生命顽强。它与开元寺缘起相牵,见证兴衰,“桑莲”之名,承载古寺悠悠过往,引得旅人啧啧称奇。 大雄宝殿内,“嫔伽”天女彩绘石柱引人注目。二十四尊妙音鸟,半身探出,或捧珍宝,或持乐器,璎珞华裳,翩然欲飞,梵音袅袅处,似闻仙乐飘飘,宛如佛国天境落凡尘。 开元寺整体最精华的“部位”就是大雄宝殿了。这座大雄宝殿也叫“紫云大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传说在修建这座大殿时,一片紫云盖在了顶上,这可是祥瑞之兆,所以这大殿也就有了“紫云”之名。 大殿外高悬着“桑莲法界”的榜书匾额,至于为什么是这四个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传说。根据《泉州府志》记载,这里原来是黄守恭经营的一片大桑园。有一天,黄守恭白天睡着了,梦见有一个和尚向他乞地建置道场。 在大雄宝殿前,有这么两座宋代的石塔,它们是阿育王式塔,也称作宝箧(qiè)印陀罗尼经塔。是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泉州右南厢梁安偕妻柳三娘为祈求平安舍钱结缘,在泉州开元寺大殿前大石庭东西两边修建的。 两座塔的形制相同,各高5米,至今已有850年历史,比东西塔还早100多年。宝箧印经塔是石建的大塔,塔从下到上是基台、石函、塔柱、塔盖和刹顶,其中在塔身四面雕刻着释迦牟尼本生故事。 走进大殿,就能看到宏伟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东方不动如来、南方宝生如来、中央为大日如来、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关于这座大雄宝殿,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就比如这些石柱。他们横着数是十个,竖着数也是十个,所以大家就都认为这大殿里有一百根石柱了。至于为什么是石柱不是木柱,这是因为南方雨季较长,气候温润潮湿。在传统木构架建筑中为防止蛀虫侵蚀,多在原柱础基础上采用石柱替代木柱,降低因木柱腐蚀而倒塌的风险。 但其实,在工匠的巧手下,支撑大殿根本用不了一百根石柱,八十四根就够了,这就省下了很多空间。这些柱材取自当地辉绿岩,材质细腻,并具有高度耐磨性和耐腐性,石材质地坚硬,不易风化,还很适合雕刻。就在大殿背面,有这么两根十六边柱比较特别。上面有一些圆形的浮雕,这些浮雕的题材是很少见的,基本上是印度教神话故事和图案比较多。 看过了大雄宝殿,让我们来看看开元寺里其他的部分,不如就先从这两座高耸的宝塔开始看吧,这两座是开元寺的东塔(镇国塔)和西塔(仁寿塔)。 东塔是唐代落成的,刚开始只是一座五级的木塔,到了宋代才被改成了十三级。第一层至第五层雕刻着各类佛教人物浮雕。第一层放置四大天王,担负着护塔的职责。第二层是十六罗汉。 西塔落成于五代期间,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基本修建完毕。塔上的图像倒是不如东塔严谨,上面有常见的金刚力士,僧人,罗汉,菩萨之外。 大雄宝殿后面就是甘露戒坛了。戒坛呢,是为方便佛子受戒的地方。在佛教兴盛的唐宋时期,僧人建筑了众多戒坛。不过经过灭法运动和战乱,大部分都已经被毁坏了。开元寺的甘露戒坛作为初建于北宋时期的戒坛,能保留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桑与莲的传说,再加上从世界各地刮来的风,造就了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或许,在几百年前的某一天,某位元代商人结束了疲惫的海丝路之行,踏上刺桐城坚实的土地,一阵暖风吹过来。他可能会感叹:“终于回来了,真好啊。”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自江西萍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