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廿八都,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 。其得名源于北宋年间,在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交界处的仙霞古道上设都44个,此地排名第28 ,<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地人称“廿八都”。</span></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廿八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廿八都,处于</span>三省边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最初主要是军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廿八都作为过往货物中转的第一站,一个必经的交通枢纽,迅速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处在浙江衢州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地势险要。四方关隘拱列,东有安民关,南有枫岭关,西有六石关,北有仙霞关,易守难攻。三省边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频繁战争、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长条形布局,古建筑风貌依旧。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武官衙门:门匾为“浙闽枫岭营总府”。始建于明代,顺治十一年,清政府在浙江省和福建省共同组建“浙闽枫岭营总府”。</p> <p class="ql-block"> 江山文昌宫,清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由当地富绅姜迂鸿等捐资建造。为祭祀文昌帝君和培养当地读书子弟以及担负起地方慈善组织职能,文昌宫门口立有“邹恩师写示劝办矜恤序文”碑,记载了文昌宫设立了矜恤局。</p> <p class="ql-block"> 江山文昌宫,占地面积约1576.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98.8平方米,为三进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整体布局沿着中轴线依次为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后殿。</p> <p class="ql-block"> 江山文昌宫是集建筑、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与一体的艺术宝库,它不但艺术价值深厚,而且还蕴含着浓厚的尊师重教、倡问导读的氛围。文昌宫中现存有451幅彩画,其中71幅人物典故,380幅山水花鸟,在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研究和传承方面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原创图片:阿拉摄影/2024.12】</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