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生活早己步入了快车道,从铁路提速,到快餐文化,从拜金主义,到信仰缺损,从生活无温度,到生命无意义。传统意义的伦理道德,在逼迫私欲膨胀和物欲横流中束手就擒。我们的每一步都在如履薄冰,我们每一次张口喘息,都有可能亮出金牙,闪烁露富露穷的危机四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匆匆地穿过城市的霓虹与高楼大厦间,看似在追逐着无形炽热的梦想之光,看似在追求效率与成就,但这所有具体的物象都是那么虚无缥缈,影影绰绰。而真正触动我们的仍然是内心世界的无限张力,是对未来无限可期的炽热情怀。时空在黎明与黄昏的每一次交替中,呈现出满天彩霞,宛如我们信手绘制了一幅幅奋斗与梦想的绮丽画卷,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星赶月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把日常庸俗的生活,设定在一个有趣多情的语境里,便会生发出激情四射,产生丰富多彩的联想。比如:我们读书散步,旅游观光;比如我们信笔涂鸦,诗词歌赋,这一切皆与民间故事有关,与烟火岁月有关,与鸡毛蒜皮有关,与情暖人生有关,这也是我们学写诗词的动力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节奏的生活,是一首奔放激昂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回响跳跃着时代的脉搏。即便在那些无关风月的语言游戏中,也充斥着莫名的奢华和躁动,也蕴藉着不堪一击的生存法则。这时,捡起一枚落叶,是诗;眼角挂满了泪水,是诗;放眼看向远方,还是诗。唯有诗意人生,方能渡劫你我,学写诗词,编撰歌赋,便是我们贫困时丰富的精神食粮,落魄时闪亮的宝马轻裘;这也是唐诗宋词绵延传诵,经久不衰几千年的功能所在,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写诗词当然有用。我们憧憬光明播出满人间,我们艳羡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崇拜文章练达通九州。尚不学诗词,便是俗人一个。诗人说悲伤: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言快乐:无为快乐,不羡王侯;诗人景仰家国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志存高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人思乡: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诗人单相思: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学写诗词,看山看水看月都有了别样的体验。当看到落日余晖时,脑海中便浮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看到漫天飞雪时,亦会脱口而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别人夸赞大帅哥,而你会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又有人说了句调皮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你会说:“囊中羞涩,不知市井繁华”;有人粗声吆喝你起床:“还在睡懒觉,太阳都晒屁股了。”你会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别人嘲讽:“你努力有什么用,还不是把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你悠然吟唱道:“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之,我们不学写诗词,可能会错过了人间很多的美好,错过感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洒脱之情;又错过了体会:“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的悠悠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爱上了诗词,必能意境深远,感觉到曾经与庄子一起遨游乘大鹏扶摇九天之上;与司马迁一起泼墨江海,纵览浩瀚古今;与张若虚共赏春江花月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与白居易一起书写千古离愁长恨歌;与曹孟德横槊赋诗;与李太白舞剑醉酒;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与白居易折杨柳送友人;与孟浩然鹿门山放歌;与王维在山水间埙乐合奏;与苏东坡豪迈高唱大江东去;与李清照轻吟不是悲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技术所包围,而诗词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已然成为了远离尘嚣的雅韵之选。如此,深入学习诗词不仅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还能在多方面展现其不可小觑的实用价值。诗词是情感的不二载体,它以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描绘出人类共有的喜怒哀乐。苦遇人生低谷时,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赐予我们无限的动力与希望;每当孤独寂寞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让思乡之情获得共鸣,慰藉忧伤心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词之美,在于其语言的精炼、音韵的和谐以及意境的深远。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领略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还能享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这种美的体验,不仅提升了个人的审美水平、自身素质修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足令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依然能够坚守文化的根与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词讲究炼字炼句,追求言简意赅。在创作或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如何运用生动的词汇、恰当的修辞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对于提升日常交流、写作乃至专业领域的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纵观天下文学家,乃至演说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均受益于诗词艺术的熏陶与感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词创作往往需要对事物进行抽象与概括,这需要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写诗词,就是锻炼自我,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学写过程中,我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乃至直觉思维都能得到锻炼,这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创新思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科学家、艺术家都曾在诗词中寻找灵感,从而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突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社交场合,能够引用或创作几句诗词,不仅能彰显个人的文化底蕴,还能迅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促进深入的交流。诗词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符号,它跨越时空,连接古今,是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人共同的语言。通过学写诗词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共鸣,建立友好达成合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学写诗词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个人素养的全面升级,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为了我们活得更通透、更快乐、更幸福。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片绿茵;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全国推进的高考改革,已经处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闪光点,诗词已纳入“中、高考”试卷之中。紧随其后,央视推出了一系列的诗词文化类节目,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让我们迎来了一个文化的春天,一个文化高度自信的新世代。而诗词将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枚文化基因,伴随终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现在还觉得,学写诗词没有什么用了吗?让我们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静下心来在诗词的海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让生活因诗词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生因诗词而变得更加灿烂。这部难能可贵的图书,将对诗词爱好者、初学者帮助很大。作者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地花了数年时间,甘之如殆的奉献,让子孙后代受益,必将名垂青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为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5年元月15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背景音乐《无怨又无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词:涛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曲唱:浅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