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法国。西班牙,安道尔三国的圣地之旅结束了,离下一程去瑞士的跟团游还有两天的时间,正好让我们有机会在巴黎重游一下。巴黎是个百游不厌的城市,我们虽然已有过两次游巴黎的经历,对这个城市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但这次有机会再次重游,还是很向往的。<div><br></div><div>两天的时间,一天计划去城外的圣米歇尔山,还有一天与同行的朋友们在巴黎市内逛一逛,特别是要重访一下巴黎圣母院,看看它火灾后重建到什么程度了。</div><div><br></div> <b>圣米歇尔山 Mont Saint-Michel</b><div><br></div><div>圣米歇尔山是一座神奇的岛屿,这座山坐落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共享的迷人海湾中, 岛上有一座修道院 Abbey Saint-Michel,是法国最令人惊叹的景点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这座圣岛一直是欧洲的主要朝圣目的地之一,自1979年以来这里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包括其美丽的海湾。</div><div><br></div><div>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圣米歇尔山,原来计划在巴黎找个一日游的团,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位驴友介绍怎么自己乘火车去,才知道只要时间选对,乘火车去也可以很顺利,而且省了不少钱,于是出行前就把来回火车票和修道院的入场券都给买好了。</div> 从巴黎的Monparnasse火车站出发,乘火车到Pontorson,火站门口就有到圣米歇尔山的接驳大巴,上车后在司机那里买了票,然后就被一直送到圣米歇尔山下的栈道,途径这个小小的村庄,不少游客就住在这里。 终于亲眼看到了这神话般的小岛了。 我们就在这里附近下的车。 步行走到山下进口处。 城门前有个吊桥,当然现在是不用的,乃是历史遗物。 进入城门是一条狭窄的小马路,马路两旁是一家接一家的餐馆,商店,旅馆,博物馆等,游客的人群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顺着台阶往前走,这条路带你逐渐上山。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爬坡,终于来到了修道院的进口处。 门口有不少游客正排着队呢。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参观圣米歇尔修道院Mont-Saint-Michel Abbey 是来到这个小岛的主要目的。 我们因事先在网上购的票,就很顺利的越过排队,拿到了导游器,是一个平板电脑,不仅有语音,还有图像显示。进去后又往上走了一些台阶就看到了修道院的教堂进口,前面是个大平台。 站在平台上四处远眺,无敌的风景一览无遗。 小女孩和海鸟,自然的和谐。 修道院就矗立在岛的顶端,远处还有一个小小岛 圣米歇尔山本笃会修道院是8世纪至18世纪的重要朝圣中心,是中世纪军事和宗教建筑的典范。修道院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成为监狱,从19世纪末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它现在全年向公众开放,由国家古迹中心管理。游客会被修道院教堂、回廊、食堂和僧侣长廊所吸引。 这座山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基督教朝圣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8 世纪初。从 966 年起,诺曼底公爵和法国国王支持在圣米歇尔山建造一座大型本笃会修道院。这些建筑违背了平衡定律,围绕着岩石的尖端。它们提供了中世纪宗教建筑技术知识的全景,从加洛林王朝时期到华丽的哥特式。位于顶部的修道院教堂坐落在岩石本身建造的墓穴上。它的独一无二的设计是与其他修道院无可比拟的。尽管历史上海峡两岸冲突不断,但仍有大量朝圣者前来参观。岛底的城墙是为了阻挡英国军队而建造的。陡峭的村庄街道两旁排列着其他精美的建筑,如今这些建筑已改建成博物馆、餐馆、酒店和商店,供今天的游客参观。圣米歇尔山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单。 教堂中正在举行礼拜。为了迎接朝圣者,最初的本笃会修士于 966 年在圣米歇尔山定居,1622 年被毛里求斯派取代。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驱逐的僧侣们于 1966 年重新占领了修道院,这是修道院成立一千年的纪念日。自 2001 年以来,来自耶路撒冷修道会的十二名修士接过了接力棒;他们每天在修道院教堂举行礼拜,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 修道院的回廊。僧侣及其建造者在 13 世纪初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建筑杰作:Merveille,由三层两座建筑组成。它的回廊悬在天地之间,和谐地融合了 Chausey 花岗岩、卡昂石和英国 Purbeck 大理石。 回廊上精细的雕刻 整个回廊轻巧而又美不胜收 在此刻可看到教堂的尖顶。 回廊的一面对着海。 向海的一面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 这个回廊连接了多幢建筑物与许多楼梯,可到达饭厅,教堂,宿舍等。 僧侣们用餐的大厅 圣奥伯特被大天使米歇尔触摸的雕像。 地室的5米直径的大柱子支撑着上面的教堂和其他建筑物。这里是僧侣们的小教堂,也曾经是犯人的囚室。 墙上有玛丽亚和耶稣基督受死时的雕像。 建于1820年的巨大转轮,在修道院被充作监狱期间,专门用于运送囚犯的食物。 深深的过道 最后来到一个大厅 这里是修道院的贵宾室,即修道院用于接待国王和贵族的大厅。 室内有两个大烟囱,用以烧火做饭。 参观毕修道院沿着小路下山。 回头再望一眼修道院,好壮观啊。 途中经过的广场 沿着后面的这条路下山可以看到外部的景色 外面的海湾水很浅,有一队队的孩子们在水中行走嬉游,倒影映照在水面上,像不像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 路旁的小教堂 教堂虽小但却很漂亮。 完成了在圣母歇尔山的游览来到出口处。 小孩子们刚刚参加了海湾里趟水的活动回来,正在清洗整理呢。 今天的时间很充足,离开前我们还在餐馆里吃了点东西。 在栈道上等去火车站的大巴。 临走前找个不一样的角度再拍一张。 别了,圣米歇尔山! <div><br></div><div><b>巴黎 Paris</b></div><div><br></div><div>与我们一起乘环英伦三岛邮轮而后又一起参加欧洲三国圣地之旅的几家朋友即将回美,而我们俩人还将继续下面两个去瑞士和意大利多洛米蒂的游程,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先去荣军院 Hôtel des Invalides ,而后去巴黎圣母院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观察灾后修复的进程。</div> 荣军院是巴黎代表性的古迹之一,始建于1670年,由当时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造,是一家用来接待及治疗退伍军人及残疾军人的医院。1861年,拿破仑·波拿巴的陵墓迁葬于荣军院为其建造的陵墓内,此后每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是一幢非常雄伟的建筑,以前来巴黎时只看过外表,今天准备进入参观。 进口处在荣军院大厦的北面,我们顺着围墙往北走,经过的围墙上有大炮和展览的照片。 进口处大家排着队做安检。 过了进口便是个大院子,前面就是荣军院的大楼。 过了拱门进入荣誉庭院 荣军院北侧,有一座简洁、庄严的庭院,名为荣誉庭院。四面拱门后的长廊摆放着70门精美的铜铸古典战炮。荣誉庭院是举行各种军事仪式的重要场地。 建造初期为了让国王以及他的士兵能同时出席弥撒但从不同入口进入教堂,建筑师孟萨尔设计了一座皇家教堂“ 圆顶教堂” 及一家军人教堂“ 圣路易教堂” ,在建筑师匠心设计下,两座教堂融为一体,又相互独立,这是圣路易教堂。 19 世纪,圆顶教堂内修筑拿破仑陵墓,陵墓建成后,一道玻璃幕门架设在两座教堂中,把两座教堂分隔开来。 这是原来的圆顶教堂,现为拿破仑一世的灵柩所在。 拿破仑一世的灵柩在下一层。整个大殿庄严肃穆。气势雄伟。 大厅的圆顶,也就是在外面看到的金顶,其金色的穹顶高达110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巴黎的最高建筑。 在圆顶教堂内,除了拿破仑一世的灵柩,其儿子,拿破仑的兄弟们约瑟夫,杰罗姆,以及一些著名军事人物也安息在此。这是法国大元帅蒂雷纳子爵之墓。 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作者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 华丽而又庄严的祭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协约国总司令费迪南·福煦元帅墓 殿内有不少精致的雕塑 法国元帅,著名的军事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的陵墓。 从这里可进入大厅的下一层 地室的入口 拿破仑一世的灵柩就安放在殿的正中。 拿破仑一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之陵墓 荣军院中还有法兰西军事博物馆,是法国第五大吸引最多观众的历史博物馆,2016年的参观人数达120多万人次。军事博物馆馆藏逾50万件,收藏世界上珍贵的军事艺术收藏品,丰富的馆藏涵盖中世纪至当代,包括历代法国国王的盔甲和武器、宝剑、战炮、军服、画作、摄影作品以及法国重要历史人物的个人物品,如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蒂雷纳子爵、戴高乐将军等。荣军院从退役军人、伤残士兵的居所及医院,演变为现今世界的军事博物馆和文化活动的举行地,从建立伊始的皇家机构,经法国大革命洗礼,如今已成为军事及文化的公共机构。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射箭比赛场地、马拉松比赛终点、公路自行车计时赛起点都位于此地。 花了一些时间看了有关二战的展览,东西太多,一下子也看不全,留着下次好好看吧。 从荣军院出来后我们去了不远处的克雷尔街Rue Cler这条著名的街区去逛逛,顺便吃个饭。 克雷尔街是个很活跃的市场,小卖店里摆满了新鲜的农产品、肉类、面包、海鲜和散发着香味的奶酪,妥妥的法国味道,还有各种类型的餐馆,为眼睛、鼻子和胃提供了一场盛宴。 在巴黎的街上走走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不经意就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物和事,譬如这个街边的雕塑。 遇到救火车在一幢楼灭火。 在去巴黎圣母院的途中,我们上了一辆地铁,遇到五六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少女与我们同一个门上车,凭着我曾经两次在巴黎地铁遭遇扒手的经验我马上就发觉不对劲,就向同伴们高声喊道“注意你们的钱包!”。果然不出所料,这一群小孩见我们已经警惕没法下手就立马又一起下了车,走时还对着我做了一个鬼脸,还好逃过了一劫。 来到塞纳河边的巴黎圣母院 留影是必须的 巴黎警察 圣母院前的广场,圣母院已被外面的围栏所包围,围栏上贴满了黑白的人物照,是一个展览。 这里展出的是所有为修复圣母院而兢兢业业地作出贡献的英雄榜,无论是建筑师,艺术家,还是普通的建筑工人,这里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我们绕着围墙走了一圈,看到不少游客也在做着和我们同样的事:关切着巴黎圣母院重建的现状。 欣喜地看到新的尖塔已矗立起来了,虽然脚手架依然没拆,估计修复完成的日子不远了。 圣母院的旁边有个小公园,这里的风景不错。 离开巴黎圣母院所在的西岱岛(Île de la Cité)隔着塞纳河欣赏圣母院。 塞纳河上时不时的有满载游客的游轮开过。 在此留个影吧。 塞纳河上好风光 同行的朋友们,明天我们就要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