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家 的 “ 古 董 ”

一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理杂房时,翻出来了这个小提桶,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p> <p class="ql-block">  我哥哥的木工手艺是自学成才的!在乡下时,我的床铺、碗柜、桌子凳子,包括厨房的门窗;还与外甥一起帮我搭建了厨房…当然,小提桶的制作成功,我的哥哥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不起眼的小提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是我外甥学做木工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1975年一1976年,长沙的外甥来到郴州,在舅舅教书的郴州一中上高中。星期天跟随舅舅去许家洞我家,帮我家做木工:做床、做碗柜…其中外甥学会了不少木工手艺,包括这个小提桶。</p><p class="ql-block"> 别看一个小提桶,它的提手的制作方法,有点不容易! 在外婆的提示下去山上,找那野生的小杉树。挑选那直径在2.5厘米左右的小杉树,用根绳子一头捆在树杆杆上部,把杉树往下弯,然后把绳子的另一头捆在杉树蔸蔸上。一次不能太拉紧;下个星期天再去把绳子稍收紧一点,如此循序渐进…,一直让它达到要求的弯度后,才能砍下它备用…当然如此操作不止一根,要多挷几根从中择优。 这个时候捆挷它的绳索仍然不能解开,一直待它们干透了再去除外皮铇光表面待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提桶做好后,我妈妈用桐油与石灰按照一定的比倒调成浓糊状。把桐油石灰浓糊放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不断的用铁锤锤打它,捶打它,让它成为膏状。把木桶底部的灰尘刷扫干净,用根竹篾片挑上桐油石灰膏塞进所有的缝隙,不放过一个任何一处。…等它们干透了后再如此这般的要进行一至两遍。然后再把几个小提桶通体里里外外,均匀地刷上一层桐油,又如以这般的进行两三遍,让提桶通体成古铜色!</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操作都是我的老妈妈我外甥的外婆亲力亲为…</p> <p class="ql-block"> 同时的作品,还另有一对比这个还要小的小提桶,准备留给我儿子长大一点挑水用的。哪晓得,两年后的1978年我的儿子还没长大,我办理病退回城了! 再等他长大两岁,住进了带卫生间的套间房,包括自来水进屋。这对小提桶在我家用不着了,把它送给住效区的侄女家。…</p> <p class="ql-block">  这只普通的小提桶它曾包含了我妈妈和外甥的辛苦制作和希望!尽管它们后来都没能被派上用场。但它却是我家的一个饱含历史的纪念品…</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妈妈七十六岁,外甥十六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