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健康“哨兵”闲置,守护老年健康需日常监测

晚晴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自身健康,血压仪、血糖仪等家用医疗设备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部分老年人虽然购置了这些仪器,却很少在家进行日常监测,仅在出现明显病症时才偶尔使用,甚至有些设备长期闲置,成了摆设。殊不知,血糖、血压的异常并非一蹴而就,它们往往有一个缓慢的累积过程,若平时疏于监测,一旦发病,后果可能不堪设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血压:潜藏的“无形杀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收缩压应小于 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小于 90 毫米汞柱。当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就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对身体的损害是悄无声息、逐步累积的。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腔变窄,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许多老年人认为自己没有头晕、头痛、眼花等不适症状,就不会有高血压问题,从而忽视了日常血压监测。殊不知,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严重症状时,血压可能已经升高到很高水平,且可能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家用血压仪,老年人可以在家中轻松、便捷地测量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建议老年人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最好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测量一次,以便更准确地掌握血压的波动规律。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血糖:血糖稳,身体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血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应为 3.9-6.1 毫摩尔/升,餐后 2 小时血糖值应小于 7.8 毫摩尔/升。当血糖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会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身体的血管、神经等组织,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糖尿病的发病过程较为隐匿,早期可能仅有轻微的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甚至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没有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视力模糊、手脚麻木、伤口不易愈合等时,血糖可能已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病情也较为严重。家用血糖仪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血糖监测手段。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老年人,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血糖;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每天监测 1-4 次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运动计划,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为何监测设备常闲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认知不足:部分老年人对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的重要性缺乏深入了解,认为自己身体一直很健康,不会出现相关疾病,从而忽视了日常监测的必要性。他们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操作困难:一些老年人由于视力、听力下降,手脚不灵活等原因,在使用血压仪、血糖仪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血压仪的袖带绑扎位置不准确、充气放气操作不当,血糖仪的采血针扎手指时力度把握不好、试纸插入不正确等,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法正常测量,从而影响了他们使用设备的积极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心理因素:有些老年人担心测量结果异常会给自己带来心理压力,害怕面对疾病,因此宁愿不测量,也不愿去面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没有出现不适症状,频繁测量血糖、血压是“杞人忧天”,是一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很少使用监测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缺乏指导:在购买血压仪、血糖仪后,部分老年人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指导。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按照说明书操作,对于测量的最佳时间、频率、注意事项等不够了解,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或无法正确解读,进而对监测设备失去了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何让监测设备发挥作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加强健康教育:社区、医院等机构应定期组织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医生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害、预防和控制方法,以及血压仪、血糖仪等家用医疗设备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年人深刻认识到日常监测对于维护自身健康的关键作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监测积极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提供操作指导:在老年人购买血压仪、血糖仪时,商家应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也可以定期举办设备使用培训活动,手把手地教老年人如何正确使用监测设备,包括设备的安装、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对于视力、听力不佳或操作有困难的老年人,可以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放大镜、语音提示设备等,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心理疏导与支持:医护人员、家人和社会工作者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当老年人出现对测量结果的担忧和恐惧时,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告知他们及时就医、科学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家人应多陪伴老年人,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增强他们使用监测设备的信心和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建立监测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为老年人建立健康监测档案,定期上门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档案中。同时,鼓励老年人将自己在家测量的数据也记录下来,定期反馈给社区医生。社区医生根据监测数据,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建议,如饮食调整、运动计划、用药指导等。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年人感受到监测数据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他们参与日常监测的积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用血压仪、血糖仪等医疗设备是老年人守护健康的“哨兵”,它们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老年人应摒弃侥幸心理,养成良好的日常监测习惯,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同时,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应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这些健康“哨兵”真正发挥作用,守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