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供稿:申增爱 编辑:了然</p> <p class="ql-block">申增爱,朱财宝,海恒天当年铜川的老前辈再聚首。</p> <p class="ql-block">与乒乓球前辈董树英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叫申增爱,与新中国同岁,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有幸学习乒乓球,也见证了中国乒乓球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我小学在西安灞桥国棉五厂子校上的,西安赫赫有名的乒乓名将毛华强以及他弟弟毛华建是我的学长。毛华强曾是冠军,我哥申增新继毛华强后也曾是冠军。因此,国棉五厂子校打乒乓球的氛围非常浓郁。他们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p><p class="ql-block">小学三年级(1959年)我受我哥的影响也学打乒乓球,并且也爱上了乒乓球运动。经过几年的学习,我也荣登了校乒乓球冠军。我乒乓球进步快的原因是,我喜欢向高手学习。毛华强到了省队常回灞桥郭家滩俱乐部打球表演,我受他影响最深。</p><p class="ql-block">1962年小学毕业,随即父亲被调往铜川,我们也一同随父亲到了铜川。我就读于铜川矿务局一中。到了铜川市我的乒乓特长就被发现。1963年14岁获铜川市少年单打冠军,并获国家三级运动员证书。与霍久鹏等队友组队参加陕西省基层中学乒乓球团体赛,荣获该赛事的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年参加比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65年获陕西省少年男子单打第五名。同年参加了在银川举行的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p><p class="ql-block">正当水涨船高,大展宏图之际,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我的乒乓梦被打断了,随后又下乡插队了,球拍也丢失了……记得最让我懊恼的事情,1969年秋我正在下乡,突然一辆车开到我下乡的村子,原来是革委会军代表派车接我回铜川市参加接待以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一行人的到来,当我赶到现场,朱财宝,海恒天等乒乓好手早已经到了现场,由于我久疏乒乓,甚至连乒乓球拍都没准备,临时借了一块球拍,匆匆上场,其结果可想而知。之后不久,又参加了一次接待工作,以李莉挂帅的国家乒乓球队与铜川乒乓球好手交流表演赛。两次的接待工作,让我意识到,我的乒乓球一定不能丢弃,它是我的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文革停了,天亮了,1970年我参加了工作,我被召到铜川市微波站,我用第一月的工资买了块红双喜乒乓球拍,重拾儿时的梦想。1971年由朱财宝,申增爱,任川鹿,成红山,带着小队员顾国庆,邢丽丽代表铜川市乒乓球代表队参加了陕西省第五届运动会。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铜川市微波站距市区10多里,70年代电视还不普及,非常稀有,我们微波站机房有电视。1973年,当我得知电视要转播第32届世锦赛,我立即给朱财宝打电话告知此事,谁知朱财宝竟带领业体校一群小运动员徒步到我们机房观看世锦赛的现场直播比赛。朱财宝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的同事。更是让我增添了一些对朱财宝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工作之余,我不再觉得无事可干,千方百计找机会打球,把乒乓当作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身体,放松压力,团结同事……还特别喜欢关注乒乓球运动的新技术,新流派。只要电视有转播国内国际的乒乓大赛电视,我是场场不漏,细心观察乒乓运动的新人,新流派。</p><p class="ql-block">真没想到我一辈子竟与小小的乒乓球结下了如此深厚的缘分,从懵懂的少年一直到现在的古稀之年,对乒乓球竟如此的热爱,如此的执着,乒乓成为我一生的骄傲与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