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杭州市钱塘区,这儿,你能看到,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乡村的宁静。城镇商铺林立,田野生机盎然,地铁纵横交错,农庄星罗棋布,城市和乡村完美融合,自然和现代浑然一体。然而谁会想到,五六十年前,这里还是钱塘江水域,举世闻名的钱江潮由此而过。</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钱塘区江东区域大部分原属萧山区管辖,就是由当年的萧山县组织几十万农民肩挑背扛筑堤造坝围起来的。我老家所在区块围于1968年,其时我还只是一黄口孩童,只记得家家户户的青壮劳力都去“搞围垦”了。围垦一般都在冬季进行,因为冬季潮汛小,水位低,淤积的滩涂相对成形且外露面积更大。所以,一旦开工,必须在来年潮汛增大之前完成,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重之又重。据说农民们晚上都睡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在寒冷的冬天,在潮湿的环境下,其艰苦程度让人无法想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70年迁户至围垦,住的照例是草舍,家家如此,小学和大队部都如此。问题在于这方水土跟别处不一样,一是泥土干燥松散,大风一起便尘土飞扬,几近遮天避日,屋里每天都是一层厚厚的沙土,路上行人也无一例外风尘仆仆。如果是夏天,在太阳的曝晒下,路上沙土还滚烫滚烫的,据说将鸡蛋埋在土里都能捂熟。其二水是咸的,河水与钱塘江连通,根本不能喝,因此家家户户都打水井,其实井水也还是咸的,只是相对而言咸味有所减淡。但如果烧水泡茶,茶水上仍会有一层白白的油膜。至于河里的水,则是直接可以晒盐的,当时在别的尚没有农户迁入的区块就建有盐场。</p><p class="ql-block"> 地上除种植耐盐的水稻和番薯外,还大量种植本身没什么经济价值的咸青,只因为咸青可以有效地改善盐碱性土壤,有利于以后种植其它植物。也尝试着种西瓜和少量的甘蔗,甘蔗和西瓜自然也有明显的咸味,然而反倒觉得格外好吃。由于土壤太过贫瘠,无论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产量都非常低,自给自足都难以做到,更不用说缴公粮了。唯一可以出售的就是这西瓜,但只能水运到供销社,因为陆路都是松松的沙土,就算人力车勉强能拉,其实也很难过河,因河上的桥基本都是用竹片搭接起来的一米来宽的毛竹桥。实际上围垦区与杭州市区直线距离并不太远,与杭州郊区仅一江之隔,然而那时却如天堑一般。交通严重滞后的围垦可以说是当时萧山县域内最闭塞的地方,因而被戏称为萧山的西伯利亚。</p><p class="ql-block"> 萧山人多地少,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土地决定着农民的生存。但萧山人向来敢想敢干,在已有农民自发围涂的启发下,决定由政府组织向钱塘江要土地。从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二十几年间,前前后后万亩以上的就围了十余次,总共围了50余万亩,相当于当时萧小县域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一壮举,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当然,后期的围涂不再像以前那样靠人力了,而是大量地使用机械化,那种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再有了。</p><p class="ql-block">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条件下,围垦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勇闯勇干的拼搏精神。改革开放后,社办企业、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到了新世纪,则业已成为当时的萧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江东大桥的贯通,与杭州主城区的距离大幅缩短,到2017年,杭州正式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给拥有天时地利的围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昔日的西伯利亚终于成为了被人羡慕的香饽饽。早在2015年已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区,2021年,杭州区划调整,将整个围垦区和江西岸的部分下沙区域,直接合并组建钱塘区,定位为杭州市的副城区。</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围垦,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大桥隧道横跨钱江两岸,与主城区已无缝衔接。核心道路钱塘快速路、江东大道、青六路等通向四面八方,而即将建成的钱塘高铁站的启用,将完美融入一小时长三角生活圈。龙湖天街、宝龙广场等商圈的相继落地,主城区的名校和三甲医院纷纷在此设立分校和分院,绿树环抱的东沙湖和大湾区湿地公园的建成,都将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生活品质。作为主打智慧型、装备型的产业集聚区,也吸引着大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吉利、福特、东风、传化、杭钢、阿里巴巴等名企在此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已成为围垦乃至整个钱塘区经济腾飞的引擎。</p><p class="ql-block"> 在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同时,农业也呈现出了显著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特征。从翻耕到收割,基本依赖自动化和智能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而智能化的广泛应用,如安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高清摄像头,使得对农田的智慧管理成为了现实。合作化的蓬勃兴起,又为农户销售农产品大大提供了便利。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城里人和外地人来此观光体验。而尤为瞩目的是,农民住房历经六七代更新后,都已变成了小洋楼,让有些外地游客误以为是别墅,实际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农民房。已拆迁的农户则住进了高端大气的商品房,分得多套的,除自住外多用来出租,家庭收入得以大幅增加。</p><p class="ql-block"> 生活靠创造,也靠机遇,围垦人从来不缺乏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而时代的发展又提供了千载难逢之良机,从而使我的家乡犹如插上了翅膀飞速前行。从风沙弥漫到碧水蓝天,从穷乡僻壤到繁华似锦,半个世纪前的一张白纸上,终于绘出了如今让人顿生向往的美丽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