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33号院-杂谈》(一)话说北京的水井3

奎叔快乐生活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旧京城的渗水井</p><p class="ql-block">在北京这座古老而深邃的城市里,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篇章,每一口井、每一条胡同都铭记着岁月的沧桑。从“高亮赶水”的英勇传说,到“蜈蚣井”的神秘莫测,再到“满井”的悠悠往事,关于水井的传奇故事俯拾皆是。而“渗水井”,这个在现代都市喧嚣中已渐渐被人遗忘的词汇,在老北京人的心底,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烙印。</p><p class="ql-block">渗水井,顾名思义,并非取水之用,而是用来渗水排污的。在旧北京的院落里,渗水井静静地躺在角落,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默默见证着院落的荣辱兴衰。忆往昔,漫步于老北京的胡同之间,总能不经意间发现那些隐匿于院落深处的渗水井。它们或匿于绿荫之下,或藏于垣墙之侧,虽不引人注目,却是院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在过去,特别是在城市的中心城区,像龙须沟那样污浊不堪、排放污水的明沟并不常见。胡同里的院落,主要依赖渗水井来处理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它们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设施。</p><p class="ql-block">渗水井是京城先民的智慧之作。在昔日的北京城,尚未有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人们在营建房屋院落之时,便会于地势低洼处挖掘一深坑,坑内填以不规则的碎砖、瓦砾及石块,其上再铺以石板或方砖,并于最低处开设井口。这些渗水井,成为京城人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简单而实用,既保持了院落的清洁,又有效避免了污水四溢、臭气弥漫的窘境。</p><p class="ql-block">每当雨季悄然而至,淅淅沥沥的雨水沿着屋檐轻盈滴落,汇聚成一股股涓涓细流,穿梭于狭窄的胡同之间,最终汇入那些外表平凡却内藏玄机的渗水井内。如此,雨水与日常生活中的污水,便能顺着碎砖瓦间的缝隙,悄然流入井底,存于井中再缓缓渗入地下。而且,得益于碎砖头的支撑,渗井不会出现坍塌。有了这些渗井,院落和胡同也显得干净整洁了。</p><p class="ql-block">渗水井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雨、污水的排放问题,而且通过地层泥土的自然过滤作用,让这些水缓缓渗入大地深处,有效地补充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为这座历来缺水的城市提供了生命之源。它们如同城市的隐形血脉,默默滋养着这片土地,见证了智慧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与拓展,街巷间遍布起完善的雨、污水排放下水道系统,昔日的渗井以及那如龙须沟般臭气熏天的明渠排水沟,已逐渐被密闭的地下排水网络所取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座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曾经像莲花河那样承载着城市污水、散发着异味的臭水河,如今已蜕变成水清岸绿、风景宜人的清水河,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更迭,老北京那独具特色的渗水井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代化的下水道系统如织网般覆盖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渗水井的身影已难觅踪迹。然而,每当我漫步在北京的胡同深处,心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曾经的渗水井,它们已化作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成为旧北京城独有的文化符号,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与繁荣辉煌。</p><p class="ql-block">谢谢收看!</p><p class="ql-block">下期:《乙33号院-杂谈》二、居临铁路之侧</p><p class="ql-block">敬请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