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特殊学生结对帮扶案例</p><p class="ql-block">一、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 蒋宇轩:头脑聪明,非常有想象力,由于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倍受家人的宠爱,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无论做错什么事情家长总是袒护。把孩子宠的自私,任性,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的性格,当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时。家长无可奈何。在校没有合作的意识,上课时为所欲为,一切看此时的情绪如何,同学们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以下称为小蒋同学,在校的具体表现如下:</p><p class="ql-block">场景一</p><p class="ql-block"> 新生入学这天,学校门口家长人声鼎沸。一家长扛着一名嚎啕大哭的孩子急步走向学校。放在一班教室门口,转身就走,孩子抱着家长的腿。哭喊我不上学。</p><p class="ql-block">场景二、</p><p class="ql-block"> 教室,下课铃声响过,老师一声“下课”,班长一声“起立”。教室里边怪叫声迭起。原来,小蒋同学正在钻桌子向前冲,突然行动,小蒋同学被踩了。</p><p class="ql-block">场景三、</p><p class="ql-block"> 教室,一位老师,正在前边着急的找自己的U盘。全班同学都说自己没见, 无奈、着急的离去。过了几天,同事告知。被小蒋同学,拔走并藏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场景四</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正在进行单元测试,同学们都在认真的答题。突然,前边两位同学撕扯在一起。事后调查,小蒋同学宁来宁去东张西望,试卷掉到了地上,找不见试卷,就要抢后边同学的试卷来做……</p><p class="ql-block">场景五</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正在上课,老师示意一位正在玩玩具的同学,将玩具放在讲桌上,认真听课。下课后玩具不翼而飞,老师问班上同学,大家都说不知道。经多方调查,原来是小蒋同学恶作剧,将玩具扔到了一楼会议室。</p><p class="ql-block">场景六</p><p class="ql-block"> 老师办公室,小蒋同学振振有词,没有本子,我怎么写作业?没有书,我怎么听课?原来,小蒋同学又忘了带作业本,又忘了带书了。“我忘了”,已经成为小蒋同学的专用名词。</p><p class="ql-block">场景七</p><p class="ql-block"> 刚进校门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去教室门口站好队测体温,小蒋同学跑在后面,非得要排在第一个,同学们没有答应他,他的反映是动用武力,从远处跑来把在他前面的两个同学撞伤了,之后自己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场景八</p><p class="ql-block"> 几个同学共用小蒋同学的一份资料来写作业,小蒋是同学中第一个写完的,写完之后他就想走,几个同学跟他说让他等会他们,否则把资料拿走后他们就写不了了,但是小蒋的做法是拿起卷子就把卷子撕了,同时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你们谁也别想看了”任其谁说都不管用……</p><p class="ql-block">场景九</p><p class="ql-block"> 蒋宇轩头脑聪明,在课上比较活跃,但是这也是根据他的情绪来定的,如果情绪高的时候状态非常好,但是如果情绪不高整节课只是自己低头玩文具,提醒后没有作用,有时如果他不想听课时他会在课上指出老师所讲的课没有用,不用讲了,课上做练习或者平时的小测中,在规定的时间里只能完成三分之一的内容,边写边玩,提醒数次后无效。</p><p class="ql-block">以上表现总结为:</p><p class="ql-block">1.缺乏合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p><p class="ql-block">2.自私,蛮横,乱发脾气</p><p class="ql-block">3.为所欲为,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二、分析思考</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小蒋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p><p class="ql-block">三、辅导过程</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深深地认识到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来帮助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问题,针对他的这些特殊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对他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1.经常会谈</p><p class="ql-block"> 平时尽量抽时间与他交谈,疏导,对他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使他产生信任感。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我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2.培养合作意识</p><p class="ql-block"> 殷导他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例如如有意识地让他参加跳大绳小组的比赛。增进与同学的交流,使其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使之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活动的乐趣,知道如何和同学们相处,并感觉生活的美好,友谊的可贵。在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培养他的合作意识,开展小组合作,营造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p><p class="ql-block">3.激发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我注意利用知识的趣味性,调动他学习的热情,指导掌握学习方法并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同时采取“反复训练、强化记忆、集体帮学”的举措,他学得轻松,并且培养他的耐心,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我用放大镜去发觉他的优势,关注他的闪光点。使他漫步向优等生迈进。</p><p class="ql-block">4.家校合作</p><p class="ql-block"> 和家长沟通时,采用心理学共情原理。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指出其的缺点和不足,充分尊重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从心理上接纳意见,同时恳切的指出溺爱孩子的危害,耐心的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家长如实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能因为溺爱隐瞒孩子的过失,能够和学校积极配合,共同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p><p class="ql-block">四、效果</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我的工作初见成效:他已经融入到班集体之中了,能够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提高;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了卫生意识;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并且做练习时的速度也提了上来,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虽然还远远不能像优等生一样,但已经有了明显进步,这是可喜可贺的。</p><p class="ql-block"> 兴奋之余,我也一直在反思和总结,对待心理问题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才能教育别人。教师是阳光下最辉的职业,值得我们每个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去拥抱。</p><p class="ql-block">附蒋宇轩同学的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 人与斧</p><p class="ql-block">斧砍倒了树</p><p class="ql-block">殊不知是人在挥舞着斧子</p><p class="ql-block">斧就像学生</p><p class="ql-block">人就像教师</p><p class="ql-block">斧只有在人手中才能砍树</p><p class="ql-block">学生只有在教师手中</p><p class="ql-block">学生才会成器</p><p class="ql-block">没有人</p><p class="ql-block">斧是一块废铁</p><p class="ql-block">没有教师</p><p class="ql-block">学生也只是一块朽木</p><p class="ql-block"> 四一班蒋宇轩</p><p class="ql-block"> 写于11月18号下午</p><p class="ql-block"> 完成于二零二一年十一 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