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头城里的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p><p class="ql-block">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孩童时记忆最深的诗句,常常在那样的早晨来想象帕米尔高原上群星闪烁的样子。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长大后的我便终于爬上这帕米尔高原。此时,我正站在塔县石头城的大门外,这里不是群星闪烁,我也无法去想象那东海碧波上跳耀的太阳。</p><p class="ql-block"> 相反,我却想象着在这丝稠之路,三国交汇的必经之处,那驼玲叮珰的悠扬声,那马帮踏石的撕呜声,那凉弓冷箭飕飕声,那风声、雨声、雷声,这一切配上周围的喀喇昆仑雪白的山峰,给我无尽的荒凉。</p><p class="ql-block"> 想象终归想象,当我仰望那大门上横挂着的“石头城遗址”几个大字时,一种神秘和敬仰之心让我涌出一种渴望,渴望即刻便能一睹门内的究竟。</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存的三座石头城,我见过楚威王在六朝古都南京清凉山上所建的金陵邑,那是东吴吴主孙权后期完善的石头城,是利用了清凉山的自然岩石作为城墙的一部分,依山而建,以江为池,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石头城”。我也见过辽阳石头城:那是公元四世纪,高句丽所建,在辽阳市东,整个山城全以石头建造,分为内外城两部分,外城的南面则以垂直的悬崖做墙,崖下是太子河,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是东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防守兵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而眼前,塔什库尔干县的石头城,有两种说法:一是,据记载初建于汉代,是华夏番禺氏族部落,其祖先是帝舜,其中一部分番禺后裔迁到山西蒲坂,被称为蒲人,即现在的永济,在漫长的发展、迁徙历史中又结合了戎族,又称蒲戎。正是蒲戎的一支约于战国时期迁入今甘肃西部至新疆东部,再迁入葱岭而成立蒲犁国。而这石头城就是这蒲犁国国王为过往的商人所建。</p><p class="ql-block"> 二是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史料中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说是一位汉族公主远嫁波斯和亲,在匆岭遇战乱无法行走,接亲使团和送亲的队伍便在高丘之上安营扎寨,公主居住山顶险要之处,三个月后,附近的战乱平息,送亲队伍打算启程,继续向波斯进发。不曾想,居住在高丘之上的公主竟有孕在身,使臣问公主的侍女,公主的贴身侍女神秘地告诉他,每天中午,有一男子从太阳中乘马出来,来这里会见公主,所以公主怀孕了。(附原文:“勿相尤也,乃神会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从日轮(太阳)中乘马会此。”)。使臣出于无奈,公主即不能前去波斯,又不能回朝庭宫殿,便下令在此安居乐业,两个使团提倡通婚,开枝散叶,公主自立为王,公主所生的儿子为王子,从此这里有了人间烟火,有了塔吉克族民族。西汉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东汉时称为德若国,后来,由于该国敬崇佛法,因而被称为“朅盘陀”。这就是唐朝时,玄奘到天竺取经,归国途中在朅盘陀国停留了二十多天,并把见闻写进了《大唐西域记》的那个朅盘陀国。</p><p class="ql-block"> 无论那种说法,都证明了这块土地自古就在中国板图之内,这石头城的建成统一在一个传说中,那就是蒲犁国王修建了石头城,为建此城,国王下令,让全国的百姓排成行,从塔什库尔干河一直排到阿甫拉西雅布山上采挖和传送石块,经过40多个昼夜的苦战运来了足够的石头;又让全国的百姓在山下挖土和泥,一桶一桶地传递到高地上;再经过40天的努力,运来了足够的泥土;又经过40个昼夜的奋战,—座宽敞宏大的宫室建成了,这座宫室就是今天的石头城。</p><p class="ql-block"> 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我一口气爬上了这充满离奇色彩的石头城。</p><p class="ql-block"> 站在石头的外城,目及之处,一堆堆的石头,散散乱乱,一片残垣断壁,一条木栈道呈折线状铺向墙内,我的目光也散乱地四处寻找,心也散乱,因为自己也不知找什么,能到什么呢?我失落地举头远望,面对着微微的昆仑山,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等诸多山峰,如同擎天玉柱一般,石头城荣也好,废也罢,这些山峰都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地守护着石头城。</p><p class="ql-block"> 我在外城的木栈道上走着,意识让那一堆堆的石头重新复活,想像得出,这外城的当年,也是鸡鸣犬吠,纤陌交通,街巷互通,房舍俨然,可眼前却是一片冰冷的石头,只能看出一些露出地面的城墙、炮台和民宅的遗址轮廓,还有马面墙及墙上的望楼。</p><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栈道终于走进内城,这内城与外城可就不一样了。内城,以城墙与外城相隔,依稀可见王宫、官府、军政官员宅第和佛庙等一堆堆的塌倒的建筑,处处都有标注。我在唐高僧,三藏法师讲经处停留很久,想听听那位高僧取得真经后第一场的讲经内容,可惜时空太过遥远。这些残存的建筑皆用夯土砌成,少有的夯土墙在杂乱的石头堆或土堆中倔犟地站着,接受着岁月蚕食,我靠在一堵不算高的夯土墙上照了张像,手扶在墙上,拍照时感觉很是冰冷,但拍完后,似乎感觉到了历史的温度,于是我听到了街上的叫卖声,还有宫殿里那打更声,还有三藏法师的讲经声,那优扬的骆驼玲声,以至于这边疆少不了的弓箭声、撕杀声,这些在夕阳中舜间复活,我寻着声音想找那位公主,那位不愿做王妃,却祟尚自己爱情的公主,还有那位聪明绝顶,公主身旁的小宫女,竞然以超凡的想象力,给公主所生的儿子冠名太阳之子,用太阳的光芒化解尘世的不堪。她们都在那呢?我寻问过一名貌似导游的人,他说公主可能不在这,而是住在距此不远公主丘。</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黄昏,帕米尔高原那湛蓝的天空白云悠然,随着游人的离去,石头城又复于宁静,顺着木栈道继续向北,从那一堵保存尚好,夯土域墙的豁口望去,这石头城下是大片的水草,让石头城失去了荒凉之感。</p><p class="ql-block"> 塔什库尔干河那一湾清水从石头城旁缓缓流过,从河的两旁蔓延过来的是绿色草原,草原上,栈道回转,观光平台随处可见,水泊滢光点点,在远处雪山的簇拥下,这抺绿洲,这条河流显得异常珍贵而生动,沿石阶慢慢地走出城后,再回望身后的石头城,只见高丘之上,高耸残缺的夯土墙,在雪山的映衬下,不失其往日的威仪。 </p><p class="ql-block"> 走过了,看过了,才知道,这土墙里围住的是即神秘又有温度的历史,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史诗,那些旧时光里发生的故事,主角不仅仅有宫娥大臣,还有平民百姓、商人马队、官兵土匪……但这些,并不是我们今人所能耳闻其详的。 </p><p class="ql-block"> 种种遗憾消失在金草滩的醉人景色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玉梅,网名,飘旋的梅。吉林省伊通人。定居西安。现任骊山诗社副社长,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理事兼诗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韵雅茶馨》副总编。作品散见于《西安日报》《三秦晚报》《西安晚报》《炎黄春秋》《西安党史》等纸刊。著有《梅林心语》文集。</p> <p class="ql-block">来到石头城</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头城下</p> <p class="ql-block">栈道伸向内城</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散乱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坐下来照个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