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无论回味还是回忆,拙著《涟漪》的面世,我想究竟该用怎样的一段文字去描述自己的心情,是忐忑?更多的是欣喜和激动!在此之前我本不想发布关于它的某些预告或图透。直至今天,分享会已过去三天,我才有暇在它正式面世之后的日子把它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1日,这是一个我心激荡,值得纪念的日子,大理白族作家杨腾霄先生小说创作心得暨鄙人新作《涟漪》分享会在我的衣胞之地——云南省南涧县青年旅舍举行。当拿到新书的那一刻,感觉手感很好,狠狠摸了一把, 细细品鉴了一番外, 好甜!</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我一路走来,遇见的都是提携我的贵人。从二零二四年九月准备出《涟漪》伊始,目录归纳,章节删减,定书名,定封面,错字漏字余字的修改补充删除,以及整个出版过程,我似乎都是“躺平”状态,原因颇多,父亲脑梗住着院,家里修建房子,还要到单位搬砖,我恨自己不能像孙悟空七十二变,至少会个分身术。家庭,事业,亲情,把我这个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妻子、女儿、职员整得焦头烂额,力不从心,心力憔悴,身心俱疲。辛弃疾写道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喜欢的还是喜欢,把自己的文字装订成册的夙愿,在大理白族作家杨腾霄先生、杨学文先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span>滇西文艺评论》执行副主编李镜泷先生的倾情相助下,《涟漪》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它像个呼之欲出的姑娘,美好得让我心醉!</p><p class="ql-block">南涧县文联主席自平方主席、作协主席杨训波老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说家苏金鸿老师,我的同窗好友杨映红金桂芬夫妇,李思银同学,张美同学,南涧县内作者及其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分享。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原常务理事、大理著名小说家杨腾霄老师分享了小说创作心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说家苏金鸿条分缕析地深究小说创作经验,回族作家马韶华,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滇西文艺评论》执行副主编李镜泷等均作了交流发言,只叹时光匆匆,相聚太短。董家泽老师和夫人刘姐姐忙前忙后,用心用情在自家青年旅社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佳宴,还不收取一分一毫的费用,甚是感谢!分享会圆满成功,大恩不言谢啊,因为谢不完根本谢不完!</p><p class="ql-block">未能亲临现场的前辈,老师,同学纷纷发来贺词,黄金屋没找到,颜如玉没找到,自我找到了,世界因之大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族作家杨学文老师的贺词:</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张学溢女士:欣闻你的散文集《涟漪》已经成书了,今天在她的原籍南涧“游南涧,品美食,乐共享”的新年贺岁聚会上和大家分享。我因寄居北京,不能亲临现场直接参加分享会,特致贺词,对张女士的分享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对张学溢女士《涟漪》一书的赏析,已在本书我写的《序》中有所表述。我现在所说的是:按照我的理解,文学是一种不可而期之,不可爱而爱之,不可美而美之的事业,唯有心中光,心中有爱,心中有数,心中有沟壑也有锦绣的人,才能够与文学结缘。为什么呢?因为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才能分清是非,才能分辨善恶,才能分享美丑,才能对人生命运有所敬畏,有所悲悯,有所关怀,有所爱恋,有所期待,有所感悟,有所认知,落在纸上,才能形成诗歌,才能形成散文,才能形成小说,才能形成文学,才能从灵魂深处让人生荡漾出一圈圈优雅妩媚美丽动人的涟漪。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张学溢女士以非凡的文笔,在今天和我们共同分享了她的作品集《涟漪》,她以事实来证明,她就是心中有光,心中有爱,心中有数的人。话又说回来,文学没什么的,不能改变世界,也未必能改变自己;文学甚至养不了家,糊不了口;文学还会让人牺牲健康,承担风险。都知道苏东坡那样的大文豪,才具之长、格调之高、规模之宏、阃域之深,五百年来只有一人。而就是这样的文学泰斗,一生际遇依然波澜起伏,只落得在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之路上奔波流年。文学既然如此不堪,为什么有人还在“爱你没商量”呢?因为喜欢,因为爱好,因为感兴趣,因为乐此不疲,所以值得。试问:除了人,还有什么动物有自己乐此不疲的兴趣爱好呢?由此看来,文学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能抵达并拯救心灵。难怪《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也这么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还有什么比人生至乐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呢?据我了解,在张学溢女士《涟漪》的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我州著名的元老级作家杨腾霄先生,知深作家、诗人和评论家李镜泷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以博大的襟和开阔的视野,不拉垅山头,不计较门阀,不论资排辈,不漠视底层,不小瞧后进,不信邪,不信教,不拜鬼神,只念苍生,只认作品,以各自的一已之力和不同方式,为草根作者做了社会团体和相关组织应该关心帮助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使我看到了文学的神圣、尊严、高贵与温馨。不作文明始,恐为野蛮荒。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金子总会发光——愿张学溢女士在今后的岁月中,依旧对文学坚贞不渝,爱恋有加,勇往直前,始终如一,多出新作,出大作,出佳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华文桂冠诗人李郁东老师发来贺信:</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杨腾霄先生并张学溢女士:</p><p class="ql-block"> 欣闻杨腾霄小说创作心得暨张学溢新书《涟漪》分享会,1月11日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举行,这是大理州文坛2025年的开门之喜。我因文事有约,不能前往,谨代表中诗网西南交流中心(藏诗阁文艺家驿站)致信祝贺。</p><p class="ql-block"> 杨腾霄先生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原常务理事,早在上个世纪就驰名大理文坛;张学溢女士则是和我仅一面之交的文坛新人,其对文学追求的执著精神,值得称赞。</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用文字演绎人生是个体关照社会的新时代文化自信。人生有许多选择,尽管各自选择的不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让自己所做的事内心感到充实,未来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文学是人学,一代文坛宗师巴金说,一个优秀作家的能力就是培养人说真话的能力。南涧是我的族胞彝人之乡,南涧文联对大理文学的这种包容精神是十分难得的,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预祝分享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文友们愉快写作,快乐生活!</p><p class="ql-block">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郁 东</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8日</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很多,篇幅有限,恕不再一一例举。</p><p class="ql-block">文学是什么? 我个人理解:文就是文化,有文而化之; 学就是学问,学以解百问。 这便是我在分享会所收获的意外之笔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