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赏析

贺承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是梦的故乡,雨是缠绵的代名词。《夜雨寄北》是一首爱情诗,它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与其说是夜雨在寄北,不如说是泪雨在往北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商隐是北方的子孙,在梓州的幕府任职,却成为巴蜀的过客。他们夫妻二人聚少离多,相思之苦必然是一种煎熬和折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雨寄北》是一首典型的绝句。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能否改为“你问归期没有期”呢?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你想呀,“君”是“您”的意思,属于敬辞,这表明诗人与妻子相敬如宾。若改为“你”,则敬意全无。更何况“没有”太口语化了,远不如“未有”更具有书面语的色彩,更具有古诗文的气质。这句诗给人的感觉是味儿苦。君念夫心切,那个“念”字幻化成“问”字,洒在了心田,于信笺之上散发出痛苦的味道。丈夫对于归期只能无奈写下一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无解,暗示着归期遥遥无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看第二句诗:“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给人的感觉是意凉。凉意因何而来呢?夜是凉的起点,雨是凉的源头,秋是凉的发端。众所周知,古人写诗是十分注重炼字的。敢问,这里的“涨”字能否改为“满”字呢?以我之见,“涨”字比“满”字更具有活力。“满”是“涨”的结晶。“涨”不仅给“满”立了丰功,还为“满”创下伟绩。</p> <p class="ql-block">  虽然绝句有绝句的文学属性,但是也有人赋予它个性化的解读。有些人认为,绝句虽然身躯矮小,但是它的五脏六腑里却有着写得比较绝的诗句。这首诗的名句想必就是后两句吧。这两句诗给人的感觉是诗人哭着哭着就笑了,但与此同时,诗人也在“变脸”——笑着笑着就哭了。诗人在“变脸”,却并非变心,他对妻子的爱至死不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当共剪西窗烛”能否改为“何时共剪东窗烛”呢?这也是不能的,毕竟“何当”有“何时才能”的意思。如果改为“何时”,花好月圆的美好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夫妻团圆的的想象之境就会不妙哉。至于“东窗”一词,大家极易想到“东窗事发”。这可是一个颇富贬义色彩的短语,而诗人在这里创造性地写成了西窗剪烛,显得更有暖意和蜜意,更有细腻与柔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句诗:“却话巴山夜雨时。”它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温情。“却话”可不可以改为“再说”呢?当然不可以。正所谓:“意同而境不同。”“却”字有转折之意,这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绝句中的四个诗句之间存在着起承转合的层次之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这首诗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让我们清晰地嗅到了诗人情感调色板上的灵魂之味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