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赵孟頫写10cm大字!

菲特

<p class="ql-block">当我站在《雪晴云散帖》前,那四行二十八字的唐代诗人贾至的七言律诗《送李侍郎赴常州》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送别的场景之中。“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望路漫漫。”这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祝福,更是赵孟頫用他那罕见的10厘米大字书写出的深情厚谊。赵孟頫,这位极为罕见的伟大书法家,他的大字作品弥补了书法史上的一大遗憾,并且引领了后世700年的潮流。对于熟悉书法史的人来说,二王的地位无疑非常高,而赵孟頫则是“二王”一脉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他在书法史上将羲之的笔法放大并应用于大字作品中,完成了这件优秀的作品——《雪晴云散帖》。</p> <p class="ql-block">父子俩的书法风格在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字体上都留下了优秀的法帖,但赵孟頫的《雪晴云散帖》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件作品每个字的大小足有10厘米,赵孟頫在入纸时使用顺锋,行笔时的力度很大,笔画粗细分明,字形的大小错落,而且经常需要一笔写就数个字。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他的作品在宋代以及后世的书法史上,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地欣赏着这件作品,“雪晴云”用墨凝重,三个字呈现出苍茫、朴实的气息,接着“散北风寒”四个字则以轻柔、灵动的方式出现,笔画连带,用墨却萧散不羁,与前面的三个字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这种动静结合、方圆并进的风格,既有静止的视觉效果,也有动感的感受,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在《雪晴云散帖》中不仅继承了王羲之的传统用笔方式,还加入了他的个人理解和创作体验。很明显,他在用笔方面参照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但在细节和气质上与原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件作品具有丰富的笔法和高雅的气息,是赵孟頫大字作品中的佼佼者。后世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家,大多都学过此作,可以说它引领了后世700年的潮流。</p> <p class="ql-block">“雪晴云出似高谈”跃然纸上,笔触流畅自然,仿佛赵孟頫在书写时的心境也随着这十个大字流淌而出。这不仅是对诗句的书写,更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表达。赵孟頫的《雪晴云散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才华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法之家网 2025年01月14日 12:10 江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