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艺影》第一百十期

海上艺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封面摄影:张英 封面设计:李兴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刊头设计:沈月敏</font></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海上艺影》是充满生机的摄影微信群创办的微刊。它不仅是我们宣传报道那些老摄影家的摄路影程及优秀作品的展台;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展示自己丰硕成果的平台;更是广大摄友以摄交友、互相学习、交流切磋、分享快乐的舞台。我们期盼《海上艺影》在老摄影家和广大摄友们的鼎力支持、热情呵护下,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编者的话</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 ▲《米罗和世界旅游小姐》 ▲《航拍延安路高架》 ▲《嘉峪关》 ▲《祈福》 ▲《交配》 ▲张明清老师近照<br><br>张明清,<div>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br>上海市摄影家协家会员<br>上海市职业摄影师会员<br>厡上海市摄协工业摄影协会付会长秘书长<br>2002年至2004年涟续获得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十佳优秀摄影家称号<br>曾获上海市苐五届国际影展佳作奖<br>曾获上海市南京路旅游节一等奖<br>曾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影赛获特等奖和一等奖二等三等奖及入选无数次<br>  以上我们精选张老师五幅摄影作品,与摄友们分享。</div> <div><br></div> ▲张廷爱《长城》【西部摄影】 ▲李玉宏《神州梦圆》【西部摄影】 ▲张明清《嘉峪关》【海上艺影】 ▲毛之涛《童趣》【海上艺影】 <div>▲高荣华《全家福》<br></div>2020年1月20日,一三口之家的国际友人游览外滩,正兴致勃勃的用自拍杆拍全家福,我举着相机向他们亲切致意,也想帮他们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全家人欣然同意。只见可爱的小儿子和父母紧密相依,都洋溢着幸福甜美的笑容,而父亲正举着自拍杆在拍摄,我准确的按下快门拍下了第一幅全家福。但紧接着我看到小儿子性急,跟爸爸闹着要看刚刚自拍的全家福,只见慈爱和耐心的父亲,右手拿着自拍杆并抱着小儿子,左手在给儿子找回放,母亲此时紧紧依偎着父子俩,幸福甜美满足的笑容溢于言表。此时我容不得半点犹豫,连续按下快门。又获得了一幅更为自然生动温馨感人的全家福。三口人看了都特别的喜欢和满意,连连表达真诚的谢意,当我将为他们前后拍的两幅全家福都发给他们,并强调了特别喜欢的第二幅。 <p class="ql-block">▲赵四九老师近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四九, 现为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杨浦区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摄影家学会会员、上海文化促进会摄影家联盟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与摄影结缘40余年,在《解放日报》《上海法制报》《中国航天报》《上海航天报》《上海老年》等报刊上发表了诸多摄影作品,曾参加各类摄影比赛并多次获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摄影感言:拍照是记录,而摄影是创作。让我们以影像的方式铺展自己的经历,将快乐的经历永远留在自己人生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下精选赵老师三幅摄影作品,与摄友们分享。</p> ▲《奇峰可观》 ▲《伴》 ▲《小巷闹大年》 ▲《人民警察之歌》摄于上海<br>臧志成 摄影/ 配诗<br><br>陪着月落陪着日出<br>神圣的国徽放射出正义光芒<br>金色的盾牌守卫着千家万户<br>我们维护着祖国的尊严<br> ▲《冬天里的一把火》<br><div><br>吴小杭 摄影/楼丽君 配诗<br><br>秋天开始燃烧<br>一团团火焰,从初秋燃到深秋<br>于是,绿色被还给了大地<br>黑色还给了夜空,而红色<br>坠在枝头,是麦穗金黄的饱满<br>是枫叶上写不下的相思<br>是你回眸时亮丽的笑<br>从此<br>冬天不再到来</div> <p class="ql-block">▲《在磨练中突破自我在传承中汲取精神》</p><p class="ql-block"> 1月10日晚传承版淮剧《三女抢板》是作为上海淮剧团开年大戏登陆天蟾逸夫舞台。</p><p class="ql-block"> 该剧自1957年首演亮相便颇受观众追捧,扣人心弦的剧情演绎、独具经典的派别唱腔,如何将前辈老师们树立起的人物角色和剧目的精髓精华完整且较为完美地传承下来,这对于此次传承版剧组每位艺术家们,是一次多重挑战,挑战的不仅是大家能否对剧目有精准且成熟的把握与理解,更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再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摄影:唐淳 张静 祖忠人 /文:祖忠人</p> ▲蔡解民《打卡》 ▲陈春山《渡》 ▲陈定良《泼水成冰》 ▲侯福樑《生活碎片》 ▲阿芳《陪伴》 ▲杜莉萍《神奇的魔术师》 ▲丁正民《 取暖》 ▲陈祖民《奶奶是这本吗?》 ▲段明强《丰收儿归》 ▲顾巍《红肚兜》 ▲玲玲《酒不醉人人自迷》 ▲刘成国《游上海》 ▲卢惠桦《逆光》 ▲冉华《牧民》 ▲沈建明《彩妆魅境》 ▲吴克金《舞龙》 ▲姚坚《马来西亚渔市》 ▲阿昌《回家》 ▲章祖炜《街头巷尾》 ▲子小《画廊采风》 ▲雅仕《弹奏》 ▲拓荒者《灯》 <p class="ql-block">▲陈杰玉《黄昏时分》</p> ▲陈祖德 越剧《白兔记》 ▲夫音《阅读学习》 ▲楼万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吕瑛《新年第一天》 ▲郑钟方《行在路上》 ▲适雨《雾松与美女》 ▲徐新林《品…》 ▲于光明《挤火车》 ▲翟亚平《喂鹅人》 ▲张广祥《村姑》 ▲张晓红《调皮》 ▲翰墨《高雅美丽》 ▲楼徐峰《精灵王子》 ▲汤更生 《胡哥》 ▲温故知新《人像》 ▲翁世荣《调皮》 ▲杨自炜《模特》 ▲俞宝铭《写真》 ▲马丁《公园随拍》 ▲雪琼《仕女》 ▲陈 冲《夕阳无限好》 ▲陈金鑫《祥龙戏珠》 ▲崔豪佩《霞浦曙光》 ▲方 伟《光影交错》 ▲黄伟助《雄伟的华山》 ▲蜻蜓《“和氏璧”》 ▲沈明华《网格与人》 ▲宋建群《旋转摇拍树叶》 ▲唐嘉鸥《五彩斑斓》 ▲童宝兴《影》 ▲王之成《一棵树的故事》 ▲祥海《雪山脚下》 ▲云中河《晨起》 ▲张忠林《雾松》 ▲张宗斌《仙景》 ▲周平《光影》 ▲CJA《白鹤》 ▲龚冠华《树梢》 ▲励福华《好望角》 ▲卢雯《魅力四射的魔都》 ▲钱泽民《杨浦滨江大吊车》 ▲王世钧《远方的梦》 ▲徐龙德《光影》 ▲张忠民《海边》 ▲朱锋《腊梅初放》 ▲黄瑞华《兰花》 ▲陆连发《哨兵》 ▲罗西干《松枝觅食》 ▲唐益芳《火烈鸟》 ▲王仲华《溜达》 ▲徐敖齐《天网》 ▲钟泓《哺育》 ▲周国群《喜水》 ▲朱琪琳《火烈鸟》 <h1><font color="#ff8a00">本期执行编辑:张忠民</font></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本刊为旬刊,每月5号、15号、25号发布新刊</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