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二)

桂增

<p class="ql-block">陶灶,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5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此陶灶似船形,一端上翘,灶面上有3个火眼,上置釜形炊具,灶身两侧附汤缶,灶门口堆塑狗、猫等动物。 汉代对灶很重视,认为灶是生养之本。西汉中期以后,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陶灶在随葬品中开始增多。当时,江南各地流行船形灶,至东汉晚期,船形灶后部拢合上翘。除放置北方常见的釜甑外,南方陶灶上往往在前面的火眼上置双耳锅。广东广州地区出土的陶灶还常在灶台两侧附装汤伍,并塑出庖人及猫、狗的形象,而不象北方陶灶在灶面上模印或刻划厨具和食品等纹饰,反映了地方饮食习惯和风俗的差异。 </p> <p class="ql-block">献食陶俑,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7年重庆化龙桥出土</p> <p class="ql-block">鎏金熊形青铜镇,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2年安徽合肥出土。此镇呈熊形,昂首张口,长嘴前伸,双目前视,短耳竖起,前肢自然上举,后肢弯曲。 镇是用来压席子角的。魏晋以前,人们在室内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由于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遂于其四隅压镇。汉代席镇多被做成动物形,常见的有虎、豹、辟邪、羊、鹿、熊、龟、 蛇等。这些动物形青铜镇造型生动、构图紧凑,堪称精巧的工艺品。熊在汉代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汉代工艺家颇善塑熊,这套鎏金熊形青铜镇把肥胖的熊处理得憨厚可爱,这样的四枚熊镇放置在坐席四隅,为汉代较单调的室内布置增添了活泼气氛。 </p> <p class="ql-block">嵌贝鹿形青铜镇,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镇放在席子的四角,用来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水亭,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陕西西安新筑镇三里西村出土。此陶水亭位于圆形水池中,池周围环绕人物、马、鹅等。亭高两层,四阿顶,脊端与檐角均饰禽鸟。上层转角处从四根柱上各向两侧出两挑梁,接一斗三升斗栱承檐:下层也以同样结构承起平座。上层平座栏杆内四隅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有男子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三人拍手伴歌。亭下层有梯。 汉代官僚贵戚都拥有众多的倡优女乐,平时在家中或自娱自乐,或盛邀宾客同饮同乐,竞争豪奢。这件陶水亭就是豪强地主楼居歌娱生活的反映。 </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楼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6年山东高唐固河出土</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此壶盖呈弧面形,上有三环钮,口微侈,鼓腹,腹上饰一对铺首衔环,圈足。全器装饰复杂的鸟篆文和图案花纹,其中盖中心饰一条蟠龙,肩、腹宽带纹上饰龙虎相斗图案。 鸟篆文是古代的艺术字,其笔画构成或如鸟在腾跃,或如鸟在回首,变化无穷。此壶上的鸟篆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颂酒诗文,阐明了饮酒有“充闰血肤,延寿却病”的好处,是我国以酒为药、养生祛病食疗保健法的较早记录。此壶鸟篆文和图案花纹都用金、银双线勾勒表达,以金线为主线,银线辅之,显示了汉代错金银工艺的卓越成就。 </p> <p class="ql-block">十二支铁灯(复制品)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3年河南洛阳烧泃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船,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4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此陶船分3个舱室,前舱矮而宽,蓬顶作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蓬顶呈圆形而微凸;后舱特高,稍狭,蓬顶作拱形。船首有碇,船尾有舵,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船尾部,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船鴕形象资料。船上塑有6个人物,分立各处。甲板上布置有6组矛和盾。 </p><p class="ql-block">根据船上所塑人物身高比例推算,此船长约14-15米,载量约50石,在当时是一艘中等以上的船。船首悬碇, 沉入水下,能较好地扣底抓沙。船两侧船舷上铺走道,可供篙手撑篙行走用。船舵位于船尾中部,且装在船尾专设的舵楼中,其板叶宽大,障水有力,下端与船底取齐,水浅时不须提舵。 </p> <p class="ql-block">石天禄,东汉(公元25年-220年) 河南洛阳西郊出土。此石天禄颈背阴刻“缑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表明是缑氏(今河南偃师蒿聚村工匠成奴所作。天禄是东汉时期立于墓前的神兽,常与辟邪配对。 </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骑马人,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5年河北望都出土。此石雕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头戴黑色平巾帻,身着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 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酒椑,右手提两尾鱼,作欣欣然买酒归来状。 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西汉石雕一般雕出大体轮廓,力求简练,而东汉石雕则出现了用线条来表现衣饰、羽毛等新风尚。此彩绘石骑马人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细部又刻画生动传神,尤其是笑弯的眉眼,使人可以感受到僮仆欢快的心情,为东汉石雕艺术的精品。 其题材亦为汉代所仅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击鼓说唱俑,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祖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 神态诙谐,动作夸张,为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 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p> <p class="ql-block">骑士青铜带钩,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6年内蒙古集宁二兰虎沟出土</p> <p class="ql-block">双羊青铜饰,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67年河北张家口出土</p> <p class="ql-block">鹿形青铜饰,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6年内蒙古包头市郊出土</p> <p class="ql-block">“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青铜印,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9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此印为驼钮,印面篆文阴刻“汉匈奴归义亲汉长”8字,是东汉中央政府赐给匈奴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周边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p> <p class="ql-block">“滇王之印”金印,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此印为金质,蛇钮,印钮与印身为分铸后焊接而成,印面凿刻篆书“滇王之印”4字。 </p> <p class="ql-block">吊人青铜矛,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此贮贝器器身作筒形,中束腰,腰部有对称虎形耳一对,器盖上铸七牛,其中六牛环绕于器盖边缘,一牛伫立于青铜鼓上,耸然独出于众牛之上。 </p> <p class="ql-block">盟场面青铜贮贝器,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此贮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底部有3只兽爪足。盖上铸1间千栏式房屋及各种人物127个(未计残缺者)。房屋建筑主要由屋顶和平台构成。屋顶呈人字形,平台由小柱支撑,上面高凳上垂足坐着一位主祭人。这位主祭人的周围放置16面青铜鼓,其左前方和右侧均为参与祭祀者,面前摆放着祭品。平台左右两侧为椎牛刑马、屠豕宰羊等场面。平台之后有击打青铜鼓和錞于的,有待刑的裸体男子和持器感物的妇女等。 </p> <p class="ql-block">鎏金四人舞俑青铜扣饰,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此扣饰作4人并排站立舞蹈状。4人均头戴尖顶高筒帼,身着长衣,肩部披帔,腰束带,带上佩圆扣饰:右手执铃,左手挥舞于胸前;口微张,似乎在说教。 </p> <p class="ql-block">青铜枕,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此枕作马鞍形,两端上翘,顶端各焊铸一圆雕立牛,正面铸有双旋纹,背面在虎纹、双旋纹地上浮雕三立牛。青铜枕是滇国特有的器物,在此次古墓群发掘中共出土6件,均位于骨架头部,有的枕上尚留有头骨残片。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群猴环边青铜扣饰,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方形群猴环边青铜扣饰,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鎏金神兽青锏牌饰,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0年吉林榆树老河深出土。此牌饰正面铸出一形如飞马的神兽,神兽吻部有弯角上翘,昂首扬尾,四蹄腾空,双翼伸展,作奔腾飞翔状。</p> <p class="ql-block">提链青铜壶,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55年广西贵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羽冠舞人纹青铜鼓,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1972年广西西林普驮出土。青铜鼓是古代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一种象征权力的重器,可作典礼乐器、战鼓、贮存财物或装殓尸骨之用。 </p> <p class="ql-block">五铢钱纹青铜鼓,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1954年广西岑溪出土。此鼓由鼓面、胸、腰、足4部分组成。鼓面大于鼓腰,有面檐伸出鼓胸之外,腰部收束,以一道突棱与足部分界,足部略向外扩张。胸、腰间铸有鼓耳,可系绳悬吊。鼓面边缘环铸6只蹲着的青蛙,中心有12角光芒体。鼓面和周身间饰五铢钱纹、水波纹和云纹。 青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象征财富和权力的重器,可作典礼乐器、战争军鼓,也可用于贮存财物和放置尸骨。此青铜鼓鼓面及周身所饰五铢钱纹,系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的美好愿望。 </p> <p class="ql-block">陶骑马武士俑,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武士俑、陶牛车,十六国(公元304年一439年) 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武士俑和牛车是该墓葬随葬品的一部分。武土头带盔、身穿铠甲,战马全身披具装,合称为甲骑具装。甲骑具装是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骑兵装备,标志着中国古代骑兵发展到重装骑兵阶段。重装骑兵军队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在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南北对峙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青瓷羊形烛台,东晋(公元317年一420年) 1976年江苏镇江出土。瓷羊身上有几处深褐色斑点,这是两晋南朝时期瓷器出现的点彩装饰技法。一般先将褐彩涂绘在瓷器的胎体上,然后罩上青釉,再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点彩的面积不是很大,有的是在器物的口沿、肩和器盖盖面上加数点褐彩;有的是在器物的肩腹部用褐色点彩组成各种图案;还有的是在动物的重点部位点缀褐色斑点。这种装饰技法打破了青釉单一的色调,使瓷器的色彩更显加活泼。褐色点彩是我国釉下彩瓷的初期形式,为后来的釉下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p> <p class="ql-block">银壶,公元3世纪青海大通出土。银壶出土于卢水胡首领墓葬,由整块银片切割、捶摸而成。银壺制作于今新疆地区,其制作工艺与装饰纹样具有域外特色,显示出丝绸之路人员、贸易往来对器物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河内太守”青铜虎符,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1955年内蒙古土默特旗美岱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瓷羊形烛台,三国·吴(公元222年一280年) 1958年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瓷羊身躯肥壮,呈跪姿。头顶有一圆形插孔,昂首张口,羊角卷曲。全身施釉,釉色莹润。有学者认为此器是插蜡烛用的烛台,也有学者认为是盛水器。 此烛台釉色匀净,胎釉结合紧密,表现出较高的瓷器烧造水平。三国时期,制瓷工艺在坯料选用、成型工艺、釉料配制、 施釉方法等方面都有改进,使得青瓷器在产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比东汉时期有明显提高。 </p> <p class="ql-block">青瓷香薰,西晋(公元265年一316年) 1953年江苏宜兴周氏墓群出土。香薰是薰炉的一种形式。战国时期,我国就已使用薰炉进行熏香,汉代则流行青铜和陶制的薰炉。三国时期,瓷薰炉出现,多呈罐形或盆形,器腹部有几排小圆孔,以便空气流入和香气流出。在熏香时,将香料、香丸直接置于薰炉内点燃,香气从炉上的镂孔中飘出,使室内香气扑鼻。 </p> <p class="ql-block">青瓷魂瓶,西晋(公元265年一316年) 魂瓶是三国和两晋时期独特的随葬明器。此魂瓶通体施青釉,装饰有楼阁、各式人物和动物,采用了堆塑、雕贴、模印等装饰手法。魂瓶上堆塑的仙人、瑞兽体现了当时本土的“升仙思想”,佛像则受到早期佛教文化的影响,亭台楼阁展示了江南建筑特色。魂瓶装饰多样、造型繁复、是魏晋时期瓷器工艺技术改进和创新的体现。 </p> <p class="ql-block">青瓷莲花尊,北朝(公元386年一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莲花尊以仰覆莲花为主题纹,辅以宝相花、团龙、兽面等纹饰,运用了模制堆贴、镶嵌、刻划等装饰技法。莲花尊的装饰繁缛,釉层凝厚,是北方青瓷精品。</p> <p class="ql-block">青瓷魂瓶,西晋(公元265年-316年) ,魂瓶又称谷仓罐,是随葬用的冥器,流行于三国吴及西晋时期。魂瓶成型工艺十分复杂,采用了贴片、手捏、模印、镂雕等技术。 </p> <p class="ql-block">弹琵琶陶俑,北齐(公元550年一577年) 1973年山西寿阳厍狄回洛墓出土。陶俑所弹琵琶为丝类弹拨乐器,能以少许之音引发丰富的音乐变化。中国古代的琵琶类乐器有四弦琵琶(的项)、五弦琵琶(直项)和阮咸(也称秦琵琶)三种,其中阮咸是原产于中国的琵琶,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则由域外传入。 </p> <p class="ql-block">黄釉乐舞图瓷扁壶,北齐(公元550年一577年) 1971年河南安阳出土。扁壶的两面模印五位西域人乐舞场面:中间一人,脚踩莲花座,表演胡舞。左油二乐人吹笛、击掌,右边二乐人弹五弦琵琶、击钱。胡胯舞原为中亚塔什于地区的民间舞路,唐代盛行,以旋转、踏跳、腾跃为特色,以琵琶和横笛为主要伴奏乐器。</p> <p class="ql-block">彩绘双丫髻陶女俑,西魏(公元535年一556年) 1977年陕西汉中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女俑,三国·蜀(公元221年一263年) 1981年四川忠县涂井出土。女俑的两手分持簸箕和工具,头上簪花,身穿交领、右衽窄袖袍,右手佩戴串珠。 刘备建蜀,自称为汉室正统,服饰上保留了东汉传统的袍服。女子袍服的袖口有宽、窄之分,宽袖袍服是中上层贵族妇女的服饰,窄袖袍服为下层平民或侍女穿着。簪花亦为汉代遗风,多为年轻女子的装扮。 </p> <p class="ql-block">陶男俑,三国·蜀(公元221年-263年) 1981年四川忠县涂井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女俑,东晋(公元317-420年) 1955年江苏南京出土。女俑头戴巾,上身穿窄袖襦,下穿及地长裙。由服装式样及袖手站立的姿态看,其身份可能是家内的货女. 三国两晋南北朝女性的一般服装主要有袍、襦、袄、衫、裲裆、抱腰、帔、裙及袴褶等。日常服装是上身穿福、衫,下身穿裙。目前所见的陶俑衣袖以大袖居多,但从事杂役的女仆则多穿窄袖。从事户外劳动女性的裙子一般较短,在家内活动的女性的裙子则较长。 </p> <p class="ql-block">马头鹿角形金步摇,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1981年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步摇是中国古代重要头饰之一,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禽兽等装饰物。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此步摇是北方游牧民族典型的装饰品,以草原上常见的牛、马、鹿等动物形象作为主题纹饰。 </p> <p class="ql-block">牛头鹿角形金步摇,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1981年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步摇是一种帽饰,在佩戴者行走时一步一摇,故被称为“步摇”。这两件步摇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 </p> <p class="ql-block">鸟纹青铜牌,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1961年内蒙古土默特旗美岱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鹿纹青铜牌,北魏(公元386年-534年) 1953年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二兰虎沟出土。这两件青铜牌是北方游牧民族腰带上的饰品。</p> <p class="ql-block">乐舞陶俑,三国·蜀(公元221年-263年) 1981年四川忠县涂井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牛车,北齐(公元550年一577年) 1955年山西太原圹坡出土。牛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俑群的中心,是当时盛行乘坐牛车之风的反映。汉代的牛车多为地位较低之人乘坐或用来运载货物,魏晋至盛唐时期,牛车因行驶缓慢平稳、车厢宽大舒适而成为主要出行工具。 </p> <p class="ql-block">陶马,北朝(公元386年一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马在游牧民族中具有特殊地位,北朝墓葬的陶马较为普遍。此陶马比例准确,雕塑细腻,生动表现出马匹矫健有力的雄姿。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女乐俑,十六国(公元304年一439年) 1953年陝西西安草场坡出土。陶俑是从事唱奏的乐伎形象,一位高歌,两位抚琴。琴是中原传统乐器,是清商乐的伴奏乐器。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琴乐渐为北朝社会接受,在雅集、宴饮等场合均可见到。北朝琴人不仅可以弹奏清商乐,还可以选择流行的时调在琴上随手应声而弹,展示了较高的造诣。 </p> <p class="ql-block">陶骆驼,北齐(公元550年一577年) 1955年山西太原圹坡出土。骆驼背上驮有鞍架,铺有长毯,毯上有货袋,表现了骆驼用以载物的用途。雕塑者以写实的风格塑造出骆驼的健壮体魄和怡然自得的神情,是北朝雕塑的佳作。 </p> <p class="ql-block">陶镇墓兽,北魏(公元386年一534年) 1965年河南洛阳元配墓出土。镇墓兽是守护或镇守墓葬的特殊陶俑,一般成对出现,包括人首兽身和兽首兽身两种形式。该镇墓兽为兽首兽身形象,其脊背上有竖起的鬃毛,象征着灵兽的属性,而张嘴吐舌的夸张形象起到驱邪镇恶的作用。 </p> <p class="ql-block">鲜卑服陶武士俑,北朝(公元386年一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p> <p class="ql-block">彩绘执盾陶武士佰,北魏(公元386年一534年) 1965年河南洛阳元邵墓出土 。这类武士俑也被称为镇墓武士俑,多成对出现,是墓葬的护卫者。此俑双目圆睁,嘴角下撇,表情狞厉,以夸张的手法塑造出镇墓武士俑凶狞的神态和威武的形象,凸显出武士俑的威慑力。</p> <p class="ql-block">西城人陶头像,北朝(公元386年一581年)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瓷龙柄传瓶,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此瓶为单颈、盘口、双腹相联,左右肩部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其造型别致,既有北朝---隋时期瓷器的浑厚,又充满灵动,线条刚柔并济,是隋代创新的瓷酒器佳作,展现了隋代将龙的形象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工艺特点。 </p> <p class="ql-block">白瓷鸡首壶,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 1957年陝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始烧于三国末年,由两晋一直沿用到唐初,流传范围很广。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早期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对的一面贴鸡尾。东晋时壶身变大,鸡头引颈高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南朝至隋鸡首由小到大,壶身由小到瘦长,壶口更高,颈变细,肩部贴附的系由条状到桥形。此鸡首趋向写实,柄仍保留着南朝时期的双形柄。 </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方柜,唐(公元618年-907年) 1955年陕西西安出土。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以瓷土为胎,分两次烧成。唐三彩实际上不止三彩,而为多彩。当时工匠用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在釉料中掺入适量的氧化铜便烧成绿色,掺人氧化铁则成黄褐色,摻入氧化钴可成蓝色等,在同一器物上交错使用,产生绚烂多姿的色彩。该器仿造日常生活的方柜,用于随葬,是三彩制品中少见的器物。 </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镇墓兽,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唐代镇墓俑包括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或天王俑,二者一般各有两件,其中镇墓兽一为人面, 为兽面。镇墓兽一般位于镇墓武士或天王俑之前,放置于墓室入口处,用以镇恶驱邪。研究表明,在阴阳堪舆系统,兽面镇墓兽称为“祖明”,人面镇墓兽称为“地轴”。 </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骆驼昂首挺立,驼背平台上铺彩条长毯,上有3名胡人、2名汉人组成的乐舞队。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p><p class="ql-block">代,包容的氛围也促进了音乐舞蹈的多元化发展。当时,在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都有专门的百戏班子,他们除自主演出外,也可让人们花钱雇演。骆驼载乐俑集杂技和马戏于一体,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另外在西安中堡子村唐墓也出土过类似的作品。因而可以想见,这种形式的表演在唐时的长安一定是大受欢迎的。 </p> <p class="ql-block">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后梁(公元907年一923年) 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这件彩绘武士像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雕刻面成。武土身着唐代著名的明光铠,头顶风翅盔,脚踏牛形怪兽,双手扶剑,剑尖直指怪兽口衔的荷花,肩头上凤鸟含珠,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余韵,下开两宋之先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p><p class="ql-block">王处直其人生前官拜唐代、后梁时期的义武军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后其养子王都发动兵变,王处直被软禁,忧偾而死。王都为挽回名声,遂为养父修筑了一座建筑和装饰都极为讲究的大墓。此汉白玉石刻原本镶嵌于墓门后的甬道一侧。1994年5月,此件浮雕被盗走至美国,后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 终于2001年回归祖国。 </p> <p class="ql-block">鎏金青铜衔环铺首,十国·前蜀(公元907年-925年) 1942-1943年四川成都王建墓出土,铺首是中国传统建筑门饰,通常以铜、铁做成圆形底盘,上置门环,用来启闭门扉或叩门。 其底盘一般制成兽面,多为椒图、饕餮、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有不衔环而仅作装饰用的, 亦有用于青铜器、陶器等器物上以为提手。此铺首原饰于前蜀的建立者王建永陵的墓门。 </p> <p class="ql-block">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唐(公元618年一907年) 1956年陕西西安出土,唐代银盘发现甚多,其中带足者有10件之多,多数是三足,少数为四足。中国本土不产狮子,它主要产于非洲和西亚。唐代之前虽有狮子从西域进贡,但由于路途遥远, 而且这种猛兽不易豢养,一般很难见到。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安宁,西域商人往来不绝,西域国家向唐代皇家进贡狮子的也更多了。唐朝工匠们融会贯通,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将外域纹样与传统纹样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侍女俑,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笼冠陶俑,隋(公元581年一618年) 1956年湖北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汉代的将军们常常身穿鱼鳞甲,头戴武弁(bian)大冠上阵,直至东汉晚期,全副用胄的武士像渐多,武弁大冠开始退出实战领域。与此同时,武弁大冠由本来结扎很紧的网巾状的弁,演变成了一个笼状硬壳嵌在帻上,称之为“笼冠”.南北朝时的笼冠两耳下垂比西晋时长,但顶部略收敛。隋代笼冠状如此件俑之冠,顶平,正视近长方形,仅两侧微向外扩展。唐代笼冠的垂耳又逐渐收回,最后变成一无耳的方形物。唐末以后, 在此方形物下复缀以软巾。明代时,软巾则变成了直下而微侈的硬壁状物。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武将俑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1972年陕西礼泉郑仁泰墓出土,两俑均彩绘贴金,立于黑色台座之上。左侧俑为着明光铠形象, 右侧俑为着朝服形象。郑仁泰初为李世民的亲兵,并参与了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 “玄武门之变”,后随李世民多年征战,荣立战功,到贞观二十年(公元647年),已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 他卒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作为有“拥立之功”的“第一等功臣”、硕果仅存的开国元老,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得以陪葬昭陵。</p> <p class="ql-block">蓝釉陶驴,唐(公元618年-907年) 1956年陕西西安出土,陶驴全身施蓝釉,鞍鞯勒饰俱全。驴最初被认为是匈奴之“奇畜”,到东汉时已成了普通家畜。驴是比马低一等的出行工具,当时被称为“劣乘”。百官一般骑马不骑驴,但由于驴比较便宜,为民众所普遍使用。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骑马女陶俑,隋(公元581-618年) 湖北武昌出</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瓷牛车,唐(公元618年-907年) 1957年河南三门峡唐墓出土,先秦时期,牛车被看作“平地往载之具”,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汉代人已经把牛车作为交通工具,有些将军重臣偶尔都有乘坐牛车出门的。到了晋代,人们乘牛车出行才蔚成风气。牛车较慢,行走起来比较平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可以障帷设几,任意坐卧。大墓中出行图或出行俑群,都以牛车为主体。牛车在隋唐使用也很普遍,这辆瓷牛车小巧精致,生动地表现了唐代乘牛车出行的情形。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鸟纹银碗,唐(公元618一907年) 此银碗为葵瓣形口,底部为两只鸳鸯展翅于花丛中,外围饰弦纹和花瓣纹,内壁饰有两两相对的璜形图案,錾有花叶。边缘花瓣纹正反相间环列一周。此碗纹饰鎏金,亦称“金花银碗”。 </p> <p class="ql-block">碳金边白玉杯,大业四中(公元oU6年) 657年录西A安李静调察况土,北不典等的和玉限琢而成、版口,口沿银金帝一周,深腹,假留足,平底,通体光洁无纹饰。其北和E玉委、凝杀关造型使得这件玉器虽小却湿得高贵典雅,也包含了“金玉满堂”之意,成为隋代玉器的-件代表作品。从现有考古发现角度来看、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玉器发展似是走了低谷,出土的玉器也为数基少E淀在道少数的用件玉墨中,可以发现中国的玉器生产已逐步完成了从礼器向日用器的过渡。这件白玉杯便哪温兹配了汉代玉器制作程式的柬缚,向着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已经是非常生活化的器物了。 </p> <p class="ql-block">三彩绞釉陶狩猎骑俑,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 1972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此俑右手擎鹰,左手持食,目光专注,神情逼真,马鞍后置一猎物。唐代,放鹰打猎是一种盛行不衰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在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当时宫大鹰坊里养着猎鹰,有隼、 雕、鹞和苍鹰,许多来自城外的进贡。 </p> <p class="ql-block">舞蹈陶佰,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 1951年江苏江宁李昪陵出土,该俑高髻,脸部丰满,五官清晰,衣上罩云肩,袖口宽大,双臂左向,反胴而舞。李昪墓中出土数件舞蹈俑,与五代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成都王建墓石刻所见乐舞伎衣着大致相同。 </p> <p class="ql-block">演奏陶俑,唐(公元618年-907年) 1955年陕西西安唐墓出土,此套6件,为男性,着圆领袍、裹幞头、系腰带,盘坐或跪坐演奏。所执乐器有竖箜篌、拍板、横笛、排箫、琵琶、笙,可以说这是一个唐朝乐队的标准乐器配置。其中,排箫、笙、横笛是华夏的传统乐器;箜篌和琵琶则是自汉代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但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广为人知并日益重要。尤其琵琶,它音城广阔,技法丰富,能弹出所谓84调中的81调,旧有的乐器很难做到,是对南北朝和隋唐的音乐文化影响最大的乐器。拍板则属于这一时期出现的节奏乐器。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论语玉烛”银酒令筹、筹筒(复制品) 唐(公元618-907年) 原物1982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这是行酒令的器具。盛放酒令筹的筹筒自铭“论语玉烛”。酒令筹共50枚,每枚正面刻文字,其内容上半段采自《论语》,下半段是酒令的具体内容,包括饮、劝、处、放四种。 </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打马球女俑,唐(公元618年-907年) 1958年陕西西安唐墓出土,此套5件,均女性,着紧身服、骑马,手中木质鞠杖已朽失,但策马打球的身姿栩栩如生。马球是盛行于唐五代宫廷、军中和民间的一种全民体育活动。打马球一般分做二队,人数不拘,设裁判。球门依参赛人数多寡设一或二个,一般是一块木板,中心挖一圆洞,后接网盛球。比赛以破门次数多者为胜,胜者获奖。赛中有音乐助兴、击鼓助威。球大小如拳,由轻韧木剖空制成。鞠杖也是木质,长数尺,杖头似弯月,有些类似今天的冰球杆。球场的大小不等,但要平坦,以便跑马驰骋,讲究的球场甚至还洒上油,使之更加光滑。</p> <p class="ql-block">三彩黑釉陶马,唐(公元618年一907年) 1972年河南洛阳关林出土,唐马雕塑一改秦汉时期那种平稳古拙的风格,而以生动的高昂姿态著称。唐墓中出土的各种三彩马,尽管千姿百态,却都具有头小、臀圆、体态匀称、膘肥体壮的特点, 是当时西域马体型的写照。这件马俑除面、鬃、尾、蹄涂白釉外,全身披黑釉,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而且造型雄健,釉色匀称,姿态自然,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p> <p class="ql-block">彩塑供养菩萨,唐(公元618-907年) 甘肃敦煌出,此尊唐代菩萨彩塑造像由粘土模压,四肢内衬有木骨架;表面由石膏覆盖,施以彩绘和烫金,惜多已脱落。半跪的供养菩萨神情虔恭文静,造型严谨细致,气质端庄典雅, 双臂已残,双手动作原或为双手合十状,充分表现了菩萨聆听佛法时,对佛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较之前代,莫高窟的唐代塑像严塑技艺有很大进步,身体比例适当,人物形象较有个性,面容丰满、庄严,衣着也更资畅。 </p> <p class="ql-block">描金石雕武士俑,唐·开元廿八年(公元740年) 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两俑均系大理石质,有贴金,多剥落。均立在方形座上,头戴幞头,身着圆领宽袖长衣,腰束黑带,衣的前襟撩起掖于带内。下着袴,足穿黑靴。其中一俑双手胸前抱拥一套兵器,腰间左右佩戴一套兵器。另一俑亦腰间左右佩带兵器,但右手于胸前执一杆形物,左手抚剑。从他们的装束和佩带物来看,应该是墓主的侍从。墓主杨思勖是唐玄宗时期的亲信宦官,早在玄宗做临淄王时,就追随参与了诛灭中宗皇后韦氏的宫廷政变。玄宗即位后,其以军功官至一品。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女俑,唐(公元618年一907年) 1957年陕西西安土门村出土,女俑面带微笑,头微侧,梳倭堕髻(亦称乌蛮髻),鬓发抱面,发髻垂于额前;身穿绿色交领小袖上衣,内有半臂,蓝色长裙,裙腰束于胸上部,披帛自右肩垂于后背,足穿翘尖鞋。 与古代大多数时期女性追求苗条、纤细甚至病态的美不同,唐代女性有着非常积极的审美观。 不论是唐初的清秀、盛唐的丰满、或是晚唐的随性,无不蕴含着健康爽朗的气质。现在保存的唐代女俑,每一类作品的姿态、动作都表现出特定的思想情绪,毫无呆滞之感。 </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胡人骑卧驼俑,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马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马头向左侧视,通身白色,鬃上剪三花,马鞍上披着深绿色绒毯状鞍袱,胸前和鞍后均络绿色革带。将马鬃剪瓣是唐朝流行的一种饰马方式,这种做法应是受到突厥马饰的影响。目前唐墓出土的马俑有一花、二花和三花马。三花不仅是装饰,还是良马的最高标志。 </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观音造像,吴越(公元893年-978年) 1958年浙江金华万佛塔塔基出土,唐代出现了与法相庄严观音像风格迥异的普陀落迦观音造像,观音以自然舒适的姿态坐于岩石上,表现了他居住在落迦山谷中的形象。生活在公元8世纪末的画家周昉在普陀落迦观音图像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月观音,以水、月、圆光、竹及思维相的观音为主要元素。水月音又可分为两种基本样式,常见于石窟造像和壁画的是一手抚膝、不持物的造型,另一种是手持柳枝、净瓶的形象,多见于绢画。</p> <p class="ql-block">安济桥石栏板,隋(公元581年-618年) 1953年河北赵县安济桥址出土,该栏板是修复安济桥时从桥下淤泥中所得。安济桥又名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此物为安济桥栏板构件,长方形,两面雕龙。正面双龙周身鳞甲,身体相向似钻穿栏板,头相背,前爪互推。背面两龙相对而驰,身体绞缠,后肢撑地。修复安济桥时从河床挖出大小桥石1200余块,但拼接较为完整、有雕刻和铭记的石头不多。其中,各式雕龙栏板计7块,本栏板是其中之一。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琉璃釉兽头,唐(公元618年-907年) 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渤海国在发展过程中,吸取唐朝先进文化并仿照唐长安城建造上京龙泉府。上京城宫殿、廊庑、门楼、厅阁、大族邸宅以及寺院的建筑,屋顶均铺设光亮的黄色和绿色琉璃瓦。殿堂屋脊的两端有翘起的巨大的五彩绚丽的琉璃釉鸱吻,垂脊前头配有兽头。屋檐上垂挂着沿瓦和美丽匀称的莲瓣纹瓦当,墙壁和地面上镶铺着有楚花、壮月、萱草纹的砖。其形制与做法都具有浓郁的唐风。 </p> <p class="ql-block">青瓷凤首壶,唐(公元618-907年) 1954年广东广州出土</p> <p class="ql-block">孔雀蓝釉陶三系瓶,闽(公元909年-945年) 1965年福建福州北郊刘华墓出土,瓶状如橄榄,肩颈部置3耳,上腹壁贴饰3组半圆弧条纹,下腹部有一圈粗绳纹贴塑。 胎质粗疏,呈橙红色,通体施孔雀蓝釉,瓶内颜色青灰。同出的孔雀蓝釉陶瓶还有2件, 与之均放置在墓穴前室。这种陶瓶的造型、胎釉、装饰工艺,带有明显异国风格,在中国罕见,但在西亚的伊朗和伊拉克等国出土较多,应是公元9世纪前后古代波斯的制品。 </p> <p class="ql-block">黄釉陶胡人俑,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胡人骑骆驼陶俑,唐调露元年(公元679年) 1954年山西长治王琛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2024.12.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