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论语》诵读践行第118周</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开启中华文化诵读践行之旅,体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让我们带着道德的使命和光辉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精神、中华风貌、中华气派。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p><p class="ql-block">【论语•雍也篇】诵读</p><p class="ql-block"> 6.13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p><p class="ql-block">【意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他走在最后,掩护全军,将进城门,便鞭打着马匹,一面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匹走不快的缘故。”</p><p class="ql-block">【大化思语】</p><p class="ql-block"> 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据历史记载,孟之反担任部队统帅时鲁国有一次打了败仗。自古就有打胜仗容易,打败仗难。打了败仗如何撤兵也很重要,每次撤退,一兵一卒都不能少,自古至今,安全撤退也很难 。身处统帅的孟子反撤兵时做到“奔而殿”,也就是让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将入门”是说孟之反快要撤退到自己的城门时,“策其马曰”,他才赶紧用鞭子,抽打着马,超到队伍的前面。然后告诉大家说:“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他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是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孟之反不怕牺牲,知难而进,又不以勇敢自居,而以马跑不快为由。孔子认为像孟之反修养到谦卑自牧,不争功名的心境,非普通人能具有的格局和境界,号召他的学生们要以他为榜样。</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生活,工作中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孟之反在工作中做到了授之以政,通达,使于四方专对,并能起到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当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鉴赏能力,而不是因循守旧,值得借鉴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寒来暑往,日出日落,这是宇宙自然玄德,人类也要遵循天之道,不能被名利,金钱所困,知进退,才能远离世俗的纷争,以无私忘我的精神,服务于社会,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就会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论语诵读践行118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