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历 中秋节是仲秋季节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历朝历代,应该是由于人们太爱这个节日了,所以,根据各地风俗和自身感悟,赋予了很多诗情画意的名称,使这个节日显得更加隆重和神秘。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对华夏民族文化影响非常深远。<br>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中秋,教治兵。”现在也有把这个节写成仲秋节的,但严格地说应为中秋节。因为仲秋表示的时间概念是秋天中间的整整一个月。《古今图书集成》就是用仲秋部记载整个的阴历八月,用中秋部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对此,明人徐炬《事物原始》引唐诗人欧阳詹《玩月》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诸月数,则蟾兔圆,故曰‘中秋’。言此日为三秋之中也,又谓之月夕。”<br> 我国最初的祭月节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以十五日月圆为标志,所以称中秋。因为这一夜的月色比平时更亮,所以又被人们爱称为月夕;因为中秋节在入秋后的八月,所以又名秋节和八月节;因为这一天的晚上要祭月和拜月,所以又叫月节和月亮节;因为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也回家团圆,所以又称团圆节和女儿节;还因为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所以又称果子节。在少数民族地区,侗族称为该节为南瓜节;仫佬族称它为后生节;朝鲜族称它为秋夕节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可见人们对中秋节有多么喜欢。<br> 中秋节被文学作品正式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书中描写道:“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br> 历史沿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礼》记述)</h5>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从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我国古代民间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一词在现存的文字记载中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周礼·天官·家宰》。其中就有:“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周礼·春官·宗伯》也记载了:“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周礼·夏官·司马》也有:“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的记述。<br> 上述几处所述的中秋应为农历八月,也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仲秋,它虽与后世的中秋定义略有不同,但至少证明了先秦时代已有渊源,还说明中秋夕月是先秦天子的祀天大礼。这一点得到了《史记·孝武本纪》的明确记录:“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东门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但由于秋分的晚上不一定有月亮,有月亮也不一定圆,于是民间便渐渐把秋分祭月放到中秋了。中秋正是收获季节,古人举行的祭祀土神仪式叫作秋报和秋社。据《白虎通·社稷》记载:“仲秋之月,择元日,命民社。《援神契》曰:‘仲春祈谷,仲秋获禾,报社祭稷。’”由此可以认定,夕月和秋社可视为中秋节的渊源。<br> 中秋节在汉晋初成,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由于中秋的月亮特别皎洁晶莹,所以从汉代开始,祭月和礼月便更加民间化,逐步形成了赏月之风。汉代文学家枚乘就写有《月赋》,西晋的陆机、南朝的谢灵运、沈约和鲍照、北周王褒等人都有咏月和赏月的诗赋。<br> 但当时并没有把赏月的具体日子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此,并没有形成节日。据记载,汉代有在中秋或立秋日敬老、养老和赐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也出现了中秋赏月的文字记载,不过活动并不普遍,晋之前中秋节在中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br> 到了唐代,中秋节已经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中秋风俗也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流行。《唐书·太宗记》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明确表述。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把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和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中秋节充满了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因此,唐代应该是中秋节传统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中秋赏月风俗等主体内容一直传承至今。<br>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八月十五日夜,唐玄宗备文酒之宴,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以后每年八月十五,都照例赏月。为了与杨贵妃一起望月,还敕令在太液池西岸筑百丈高台,但因安史之乱爆发没有修成。<br>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施。市人争饮至午未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文人学士更是喜欢在中秋夜赏月咏月,平民百姓也充满了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的节日情怀。在宋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世俗的隆重节日,与唐代中秋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夜晚宴饮赏月,宋代却是全天都过节,人们从中午就纵情饮酒;二是唐代中秋节的活动主角是文人和中上层家庭,唐朝中后期,一般百姓开始参与,但并没到踊跃和热衷的程度。宋代的朝廷十分重视中秋节,还给公职人员一天的假期。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增记了“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的内容,表明此时中秋节已经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东京梦华录》中的秋习俗)</h5> 宋代中秋节也有拜月的习俗,不过当时的拜月在中秋习俗中并不重要,也不普遍,仪式远不如后世郑重。据已知资料显示,宋代拜月主要是少男少女对月祝祷和许愿,《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八月”就有这样的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br> 宋代以后的中秋赏月更加流行。宫中八月十五日供月饼和瓜藕,候月上便焚香,然后大肆饮啖,多竞夕始散。民间家家设瓜果酒馔,祭月燕饮。有的地区借月圆之意,把这一天称作团圆会、团圆节和圆月等。北方许多地区还有酬劳佣工的风俗,家人和长工、短工们一起饮酒赏月,酬谢他们一年的劳作。 自明朝起,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人们虽然还是围绕月亮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但整个节俗内容有了显著调整和变动。首先,中秋节不再以赏月活动为中心。这时,唐宋时期留下的浪漫抒情赏月传统开始淡化,虽然许多风景特别好的地方还有比较热闹的赏月活动,但在一般的地方,民众踊跃赏月的情景已经消失,使得各家的中秋活动不一定要包括赏月。在明代刘侗和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里,就有对中秋节的大段描述,其中就没有对赏月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对祭月的详细记载。可以说,拜月祈福是明清时期中秋节的最隆重的内容。 其次,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使得此时开始,中秋节有了团圆节的俗称。《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意思是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己婚妇女,当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民间认为,女子出嫁后就是公婆家的人,中秋节不回来就是这家没有团圆。 第三,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东西,以示互相惦记之情。 第四,明代出现了重要的节令食品月饼。开始月饼是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中的,祭祀仪式完成后人们吃掉它,它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后来月饼逐渐成为独立于祭月之外的节令食品。祭月之风衰退之后,月饼在节俗之中的地位反而提高了。总体来看,明清之后,贵人伦和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而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的祭果饼必须取圆的意思,节日里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据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各地岁时录中,均可见关于中秋的记载,明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有言:“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清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十五日祭月乃国家名禋之大典也。”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中秋祭月仍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国家祭祀庆典,团圆与合家欢聚的节日内涵已深入人心。北京的月坛,原名夕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秋分祭月的场所。到了清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与春节、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节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秋节因其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已成为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但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近些年来,由于受到新设节日和外来节日等影响,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节俗也产生了一定变化。除在广大农村的传统节俗风气仍较浓厚外,城市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影响力慢慢消退,更多转变为商家开展经济活动的时机。 中秋节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更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最终,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圆寓意人间团圆,不仅寄托了游子思念故乡,儿女思念亲人的浓郁人情,而且表达了人们祈盼丰收和幸福的愿望,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1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政府的引导下,中秋节借力文旅融合发展,有望逐渐兴盛起来。 节日习俗 祭拜月神。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娘和月光的习俗。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拜月仪式一定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祭毕,全家老少团座一起,叙话家常,饮筵赏月。在许多地方,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这项活动一般都是女子的专利。 赏月玩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中秋赏月风俗正式形成于唐代。唐代在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唐逸史》等书中也记载了唐明皇中秋之夜游览月宫、观看仙女跳“霓裳羽衣舞”的传说,就是唐朝宫廷中秋玩月习俗的缩影。 当时在民间,玩月也很普遍。中秋之夜,为赏玩明月,富者多自搭彩楼,贫者多集于酒楼,好游者或登高山顶,或泛舟水上,文人赋诗,艺人说古,饮酒欢歌,唱酬娱乐,往往通宵达旦,极尽玩月之欢。 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曾这样描绘当时杭州城中的玩月情景:“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赏月在唐宋时期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明清以后,此习俗日渐衰退。从古代文献来看,中秋节刚形成的时候,赏月就是文人和市民的事情,农民赏月的活动没见记载。到了现代,中秋赏月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登高望月和泛舟赏月等传统的赏月姿势外,又诞生了摩天轮赏月、坐飞机赏月、露营赏月和直播赏月等赏月新方式。 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的赏月演为追月。所谓追月,就是在中秋节次日的晚上,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记载:“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吃月饼。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和团圆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从历史上看,吃月饼并不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唐宋时期就没有专门为中秋而制作的月饼可吃。但自明朝出现中秋月饼之后,它就成为中秋习俗的必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日凯旋,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亲友团聚。我国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过节以亲人团聚、人丁兴旺为福。其中有两个节日在强调亲人团聚方面更加突出,一个是春节,另一个就是中秋节。自唐朝起,人们就把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间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一主题与中秋节源于月圆密切相关,也可以看作是中秋节的一个特色,中秋节由于与明月联系起来了,使它在人们的感受上更富于诗意。民间如果这天有儿女在外,不能回家团圆,家长和儿女双方都会觉得特别遗憾。现代社会人们与亲人团圆难以如愿时,也多会寄书信、打电话或用微信互相问候。多少年来,中秋除了家人团聚外,朋友也有聚会赏月和交流诗文等习俗。 互送礼品。从明代开始,就有了中秋节互送月饼、瓜果的活动。现在,这种习俗更加盛行。互送礼品是一种美俗,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和敬老爱幼的美好心意和优良品德,也是密切人际关系和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 庆丰收。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是很自然的事,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在神灵崇拜习俗衰弱以至消失之后,这个习俗的内涵演变为庆祝丰收。至少在许多乡村,人们在中秋节的夜晚,一定要准备丰盛的饭菜,吃得很饱,准备很多新鲜的瓜果让家里人吃个够,这一切都颇有丰收后纵情欢庆的意思。 游戏娱乐。中秋节各地的游戏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可谓五花八门。如走月亮、逛夜市、游园会、放烟花、燃宝塔灯、放孔明灯、看灯会、猜灯谜、荡秋千、舞龙、会饼、玩兔爷、唱月亮、看花展和文艺演出等等。与在各自家庭里的团聚、吃月饼不同,这些大都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也是大型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渲染了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既热闹又很有声势。 猜灯谜:中秋月圆夜会在公共场所挂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在家庭和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赏桂花和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祈子。在古人观念中月亮属阴、主母性,最早的月精蟾蜍就是一种大肚子和生殖力极旺盛的动物,后来的月神也都是女神,所以民间向来就有把月神当作生育神崇拜的习俗,向月神祈求早生贵子。民间看惯了瓜秧开花结瓜的现象,而且瓜里有很多籽儿,许多地方都把女人怀孕生子与结瓜联系起来,于是,不少地方就产生了摸秋的习俗,就是中秋节当晚到别人的地里偷瓜,送给没生育的妇女。中秋之夜,妇女们还会在夜间结伴出游,到寺院和桥头等地方祈求子嗣。一些少数民族还要举行跳月和唱月的活动,青年男女在月下唱歌跳舞,结识朋友,交流感情,为恋爱和婚嫁作准备。 预测天气。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一些根据中秋节的天气情况来预测第二年元宵节或来年收成天气谚语。这些谚语的意思是,如果中秋节的晚上云彩遮住了月亮,来年的元宵节就会下雨或下雪,会影响元宵节的灯会。这种对天气的预测,尽管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流传,但看不出其中的科学依据,应该只是一种俗信而已。 湖广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作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风俗更盛。对这个活动,《闲情试说时节事》描写得十分详实:“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中秋燃灯树中秋风俗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如今两广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的美感。 扎灯笼。古时在广东,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另外,还有木瓜灯、香蕉灯等,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耍禄仔。这个活动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耍禄仔,耍禄儿,点明灯。识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读书为第一,莫谓文章无用处,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书中出贵人……”儿童们在尽情游乐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饼果品之类。 钱塘江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中秋的又一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乞月照月。古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这个活动被称为照月。 江苏烧斗香。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潮汕拜祖先。广东潮汕地区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当天下午,各家厅里会摆上台设祭,置祖先神主牌,献上各色供品。祭毕,把祭品逐样烹调,合家同食一次丰盛晚餐。 香港舞火龙。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非常热闹。 听香。听香是古代流传在台湾的中秋习俗。古时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把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解释和判断占卜的吉凶。比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预示着喜事临近了。 烧塔。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是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中华全国风俗志》就记载,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中秋宴俗。古时我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吃完后饮苏叶汤,并用它洗手。宴桌旁边摆满鲜花、大石榴和时鲜,那真是活脱脱的中秋宴会神话。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和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放上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叫做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当年末代皇帝溥仪曾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的大月饼。 玩兔儿爷。老北京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一项习俗是供兔儿爷。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北京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玩兔儿爷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中秋习俗,约在起始于明末。兔儿爷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最初,兔儿爷用于中秋拜月祭祀,到了清代,逐步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燕京岁时记》记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在北京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的有趣活动。 <p class="ql-block"> 追节。追节是河北石家庄中秋节看望嫁出去女儿的习俗。娘家人要在节日前后带着礼物到孩子姑姑家做客,了解她在婆婆家的生活状况,送去娘家人的关怀,彰显娘家的威风,回来后向父母汇报。</p> 嗦田螺。民间认为,中秋嗦田螺可以明目。之所以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是因为此时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甜薯。甜薯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在中秋节赏月时,有很多人喜欢吃甜薯。 吃芋头。芋头是美味时令小吃,由于蝗虫不食的特点,自古便有平时菜蔬荒年粮的美誉。广东有些地方过中秋节时要吃芋头。此时家家都要煨一锅芋头,合家团聚,一边赏月,一边齐享芋香美味。另外,中秋食芋还有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就说:“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中秋博饼。博饼也叫跋饼,是几百年来闽南人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源于福建厦门,盛行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县等地,清代康乾时期的《台湾府志》曾有过相关记载。每逢中秋佳节,闽南及台湾地区会以家庭或社团为单位,自发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参加者以六个骰子轮流投掷,博取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第并按等第获取大小不同的月饼。博饼的游戏规则简单公平,既充满竞争悬念,又富于生活情趣,历来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命令部将洪旭发明的。以后历代传承,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民族活动 蒙古族。蒙古族人中秋节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就会追月不止。 藏族。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中秋节夜晚,男女青年和孩子们会沿河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侗族。广西侗族有行月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与那里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德昂族。云南德昂族要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人和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仡佬族。仡佬族在节前全寨会合宰一头公牛,把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朝鲜族。朝鲜族中秋节要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壮族。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个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也作月神下凡和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黎族。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节日文化 多少年来,美丽神秘的中秋节溢满了浓郁的节日文化,无论是美丽的神话故事、高雅的诗词歌赋、形象的琴棋书画,还是朴素直白的民间谚语和歌谣,都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本性。在这里,分别做个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咏月的名篇,就把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得到千古流传。 <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神话唐代已在我国北方流行,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据西汉《淮南子》中说,嫦娥到月宫的原因是她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来的不死药才飞上月亮,从此成为月宫仙子,寂寞地生活在空荡荡的月宫。</p><p class="ql-block"> 嫦娥是《山海经》中古天帝后羿的妻子,她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嫦娥或常娥,也有称她的姓氏纯狐和名字嫄娥的。</p>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个力大无穷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从此,便形成了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的常态。<br>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逄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把仙药藏在百宝匣里。<br>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br>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br>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br>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br> 吴刚伐桂。这个故事有许多版本。第一个传说来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说的是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在学仙过程中犯了过错,因此,天帝龙颜大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得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时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了。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后世的人也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桂树的形象。<br> 第二个传说是,吴刚又叫吴权,是西河人。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三年学仙道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就把吴刚发配到月亮上,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吴刚的妻子缘妇由于内心负疚,便叫鼓、延、和殳斨三个儿子飞往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爸爸,度过那漫长无尽的清冷岁月。三个儿子中叫鼓的变成了蟾蜍,叫延的变成了玉兔,叫殳斨的变成了不详天癸。从此,殳斨开始制作箭靶,鼓和延开始制造钟磬,还制定了作乐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广寒宫里时常仙乐飘飘。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把这些游乐曲记录下来,回到人间,创作了《霓裳曲》。传说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还见到了吴刚。只不过当时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头已经生满了黑锈,破旧的衣袖也因为没有人缝补而破烂不堪罢了。<br> 第三个传说是,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因为他经常与嫦娥相会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亮树的大树,告诉他不砍光这棵月亮树,就不能重返南天门,也不能与嫦娥相会。吴刚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把树砍光了,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亮树旁,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走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生到树上去了。从此,每当吴刚快要砍光大树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谁要拾道这片叶子,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珠宝。<br> 第四个传说是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而且每到中秋,会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古时候在杭州的两项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发现还有点气息,就慈心大发,也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她,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因为常言道,寡妇门前事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个汉子。后来,大家都不来买酒了,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目,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野坡哪儿来的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瘫汉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经传开,远近的人们都来索要桂子。所有心地善良的人种下桂子后很快就长出了桂树,开出了桂花,满院香甜,无限风光;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们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br> 玉兔捣药。玉兔捣药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服用此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诸多小说也常常使用这个掌故暗示月亮。在道教典故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关于玉兔捣药的传说,民间有多个版本:<br> 传说一。月宫里的白色玉兔是嫦娥的化身。因嫦娥奔月后,触犯玉帝的旨意,于是把嫦娥变成了玉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br> 传说二。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和兔子乞食,狐狸和猴子都拿出食物接济了老人,只有兔子没有东西,它告诉老人:“你吃我吧。”说完就跳进烈火中,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把兔子送到了广寒宫变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br> 传说三。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是同情,但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与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帮助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最后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于是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捣药了。<br> 传说四。玉兔本是后羿,因为嫦娥奔月,而又思念后羿,后羿为了和嫦娥在一起,情愿变成了她最爱的小动物玉兔。可惜嫦娥始终不知玉兔就是她日夜思念的后羿。<br> 传说五。后羿和嫦娥本是从天庭派到人间的,因嫦娥不愿长期过寂寞的人间生活,便偷吃了不死药,奔月后变成丑陋的蟾蜍,被罚终日捣不死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去了从前的自由,寂寞异常。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玉兔就是嫦娥,但玉兔何以成了嫦娥呢?据考证,玉兔源于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他们不但自称为虎,而且喜欢将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对几乎所有尊崇的神灵都称为虎神,将月神也称为虎神,用土语说就是於菟。嫦娥奔月后成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把菟解说成兔,是晋代学者王逸注解屈原《天问》时望文生义发生的错误。后人沿用这个错误的解释,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可见,玉兔捣药就是月神嫦娥捣药。<br> 传说六。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被妲己迫害后三魂化作玉兔。据《封神演义》,他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父亲因触怒纣王而被监禁,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纣王妃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之琴声是在暗骂纣王无德。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了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最后西伯侯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地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了西伯侯的宫殿,在西伯侯的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却见到它后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此时天已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仰望天空。这时,嫦娥奉女娲之命下凡,把它带到了月宫。<br> 对于玉兔捣药的故事,晋代傅玄《拟天问》有“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句。月有玉兔之说,民间久已流传。故旧时每逢八月中秋,街上即有兔儿爷、玉兔捣药、兔山”等节令玩具上市。当时的玉兔为模制,插耳、中空、有线,线连持杵之臂,拉线杵即上下捣动。玉兔降临人间,小儿齐欢欣。《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br> 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据说,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进饼子里,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把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节日谚语。在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谚语。这里仅举几例:<br> 河北邢台有“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广东茂名有“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鄂西土家族有“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等等。<br> 节日歇后语。有关中秋节的歇后语更加诙谐有趣。如:“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节日民谣。中秋节的民谣和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拜月娘,拜月,好头毛,好嘴齿,大是兄,细是地,月娘仔,你不可给阮割耳”《童谣》:“月亮光光,骑马燃香,东也拜,西也拜,月婆婆,月奶奶,保佑我爹做买卖,不赚多,不赚少,一天赚仨大元宝。”《拜月娥》:“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叶叶兴旺生好子,月娥出来免灾星,家中添财又添丁。”《中秋夜》“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分红柿,切蛋黄,赏罢月亮入梦乡,乘火箭,月宫逛,看看嫦娥和吴刚。”《月姐姐》:“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打麦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儿眼昏花,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云里月姐说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节日诗词。对于文人墨客来说,中秋节肯定是赋诗填词的好时节。在这里,只需把原作列出来,根本不需要有任何解释和评论,就能让大家耳熟能详、沉醉其中、浮想联翩,不能自拔。<br> 王建有《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br> 白居易写外出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br> 皮日休有《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br>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br> 李商隐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br> 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br> 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br>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br> 宋之问的《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张祜《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br>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r>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楼琼殿。蝦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br> 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br> 戴石屏的《中秋》“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br> 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br>汤显祖的《天竺中秋》“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br> 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br> 近代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br> 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br> 从古至今,面对天空中那一轮圆月,谁能说得清,它倾尽了多少人的内心激情,溢满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泪水。这从中秋圆月为背景,动情吟出的诗作,哪一句不是空前绝后,名垂千古! 节日画作。中秋节还有许多著名的画作,从不同视角忠实记录了历代中秋节的盛况和人们的真实生活。一画当前,任何说明都显得多余,还是心平气和、细细观赏更有意义。这是宋代马和之的《月色秋声图》。 这是宋代陈清波的《瑶台步月图》。 这是宋代马远的《月下把杯图》。 这是清代袁耀的《汉宫秋月图》。 这是近代祁崑、沈枢合作的《洞庭秋月》。 节日影响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还传播到了国外许多地区。主要传播途径有两种,一是古代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文化受到了追捧和效仿,特别是在东亚,出现了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汉字文化圈。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就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二是随着华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第一种途径传到其他国家的中秋节是由该国全体国民过的,如韩国、朝鲜、日本和越南都是如此;由第二种途径传出去的,主要是生活在该国的华侨在过。 朝鲜半岛。韩国称中秋节为秋夕、、仲秋节、嘉俳、仲秋、嘉俳日和仲秋佳节。他们在这一天扫墓,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的日子。还要回乡探亲,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鲜半岛的中秋节叫做“韩国感恩节”。韩国和朝鲜有春节、中秋和端午三大节,比较而言,在中秋节和端午节两大节中,韩国更重视中秋节,朝鲜更重视端午节。韩国的中秋节也在农历八月十五,韩语名称可音译为“寒佳宇”,汉文名叫“秋夕”。韩国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送礼、团聚、吃松糕、祭祖、扫墓、庆丰收。总体而言,韩国人很喜欢中秋节,把它当作第二大节。节日到来之前一个月左右,各大商场都在大减价,以吸引国民购买礼物赠送亲朋。朝鲜秋夕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与韩国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活动上的差异。朝鲜秋夕以欢庆丰收和祭扫祖坟为主,瞻仰烈士陵园和纪念碑成为朝鲜秋夕的特色活动。朝鲜秋夕节放假一天。 越南。中秋节在越南是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中秋节是越南各地、绝大多数民族都过的节日,也在八月十五过中秋。越南的中秋节也讲究家庭团圆但并非特别强调。与中国的中秋节相比,越南中秋节最显著的特色是特别重视儿童。中秋节当晚,孩子们会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和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日本。根据文献资料和日本专家的介绍,日本有中秋节,而且还有两个:一个是旧历的八月十五,一个是旧历的九月十三。前者是从中国传去的,后者主要是源于本土的文化传统。现代日本的中秋节不是个隆重的节日。部分日本地方民众在八月十五去祖先坟地扫墓,而将九月十三当作中秋节。<br>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和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和芋等。<br>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节在新加坡是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显著特色是大张旗鼓地办灯会,另一个是重在举办公共场所的欢庆活动。 马来西亚。中秋节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重要节日,并在2003年被马来西亚政府定为旅游庆典。华人除了在家里团聚、吃月饼,还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搞隆重的欢庆活动。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参加巡游,除舞龙舞狮外,还有花车巡游等声势浩大的展演活动,一辆辆载有嫦娥和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在其间载歌载舞。这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月饼也是这里盛行的中秋食俗,临近中秋,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中秋临近,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 菲律宾。中秋节是生活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佳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热闹非凡,当地华侨华人举行活动,欢度中秋节。华侨华人聚居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主要路口和进入唐人街的小桥上都挂上了彩幅,许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中秋庆祝活动包括舞龙游行、民族服装游行、灯笼游行和花车游行。 泰国。泰国的华人华裔较多,中秋节过得较隆重,并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泰国人称中秋为祈月节,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要在家院里举行拜月仪式,祭拜的神仙有嫦娥、观音和八仙等。临近中秋,商场的月饼专柜随处可见,月饼包装上大多有中国风格的图画。除月饼之外,泰国中秋节的特色食品还有柚子。他们把又大又圆的柚子当作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最大特征是把人与自然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天上。过节时正当农业丰收的时候,月饼和瓜果既是祭神媒介,也是人们庆祝丰收美好心情的具体象征。人们在追求花好月圆美景的同时,增进了亲情关系,因此,这一传统节日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特殊的重要价值。同时,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圆活泼的大节,有些崇尚的历史内容虽然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但娱乐和节日饮食等活动依然活跃,对于推动经济有着一定的作用。应该说,节日及其民俗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是某一时期政治政策、信仰文化和民间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是加深族群联系、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机制。节日的流变和各种习俗符号的变化过程,对我们深入认识中华文化内涵、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从心里向月神默默祈福,人们相信,月亮象征着团圆和幸福,无论身在哪里,人们都会在欣赏皎洁明月的时候,真心祈祷自己的家人平安团圆。这是中国人一直拥有的美德。<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1月14日 西山脚下)</h5><h5> <font color="#ed2308"> </font></h5><h5><font color="#ed2308"> 【注】文字参考了网上资料。插图在网络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