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日三餐如流水,吃过忘过。单单一次平平常常的午餐,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们不知风和雨,不知忧和愁,也不知过去和未来。我们像一只只小鸟,一只只小鹿,在母亲的呵护下,快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那年夏日的一个晌午,人困日晒,母亲从滩田上工回来,我们兄弟三人纷纷放学回到了家,已是饥肠辘辘,母亲正忙着准备午饭,可手头有米无菜,眼瞅着菜园里的菜也没能吃的,母亲正在犯愁,刚巧摸到了两个洋葱,可也不够一盘菜呀。</p><p class="ql-block">母亲开始布置任务:“小林,去土桥换面去。”不等母亲开口,哥哥自告奋勇道:“我去南头沟摸几只螃蟹,回来螃蟹炒洋葱。”母亲笑着说道:“好嗳,我等你摸回来螃蟹下锅炒菜。”</p><p class="ql-block">此刻我脑海忽然浮现西游记里的场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有多少次忍饥挨饿,无饭可吃的情景,常常是大哥孙悟空一马当先去花斋,去找菜下锅,填饱肚子。我哥哥就是这样的人,遇事总是替父母分忧,总是替人着想。我们盼着大哥能早点找回来做饭的野味。</p> <p class="ql-block">大家分头行动,哥哥在南头沟找菜,母亲在厨房等菜下锅,我端上一盆雪白的面粉,一溜烟儿就到了我们邻村大岸旁的卞庄瞎子家的换面房。南方米多面少,做面不熟练,自然换面比擀面快。</p><p class="ql-block">说是换面,其实也是自己家的面。一种是拿自家的面粉换回来如数的面条,一种是拿上自家的面粉到压面房直接机成面条。给几分钱加工费。我今儿,直接是去机面。今天运气不错,不用排队,就我一个人机面,心情格外好。</p><p class="ql-block">卞庄有个瞎子,是摇压面机的。手摇那台又笨又重的黑黑的铁制的齿轮压面机,瞎子的母亲和面,把和好的面放在压面机上,瞎子双手用力摇着那沉沉的铁轮子,齿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一圈又一圈循环往复,没有力气是转不动那个笨重的轮子的,靠力气挣点小钱。母子俩开着这个压面房挺不容易的。</p><p class="ql-block">我听母亲说,卞庄瞎子的母亲一生做了二十个月子,生了不少小孩,有些是小产,由于缺医少药,大多中途夭折,活下来不过四五个,瞎子算是一个。 </p><p class="ql-block">我端上机好的面条,一路小跑,心想母亲还等着我的面条下锅呢。</p> <p class="ql-block">哥哥正在南头沟摸螃蟹,他水性好,会摸螃蟹。南头沟是个聚宝盆,状如鱼肚,水系通过后门口撩沟子通往大塘和大港,通过土桥水闸,连通引河,流往长江,每天来潮退潮,流动的是活水,我的家乡是个水乡,河网密布,条条河流通长江。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活水的南头沟,有美味佳肴。不愧是好水好地好环境,生长的东西样样味道棒。</p> <p class="ql-block">我哥知道南头沟那个地方可能有螃蟹,顺水去摸,就不会落空。一般来说在柳树洞里可能摸到螃蟹。我到家的时候,哥哥摸的野味也到家了,母亲正在锅台的板子上,拿着刀叮叮咚咚的,挆着张牙舞爪的几只大黑螃蟹,瞬间下锅,我看这几只螃蟹还不小,挺有肉的。一会儿功夫,锅里的香味就出来了,螃蟹炒洋葱,真正的野螃蟹,味道美得很。</p><p class="ql-block">找菜下锅,苦中有乐,娘儿四个的午餐不到半小时就解决了,那是儿时既平常又难忘的一顿午饭。</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就好像刚刚发生的一样,能忘记吗?回忆过去,是因为纯真,是因为好,是因为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我们回忆过去,后来人回忆现在。回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倒退。</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虽然穷点,钱少,粮少,肉少,菜少,柴火也少,可精神不少,活得简简单单,其乐融融。每天有晴朗的天空,干净的空气,天上的雨水,地上的流水,是那么的干净,地上生长的东西都能味到一股清香的味道,锅里煮出来的味道就更不用说了,谁家煮茶米(糯米)饭,全村都能闻到那诱人的饭香,那是鱼米之乡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