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堡”与“柏谷城

师吉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头堡”又名云子堡、石寨子,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西交口乡西南赤石沟和北午芹村交界瓜峪水库大坝西边的悬崖之上。它全部由石头筑砌,酷似长城,共分上下两层,一层可容纳二三十人,顶层高达三四米。石寨四周是悬崖峭壁,东西两边各有石砌的台阶至悬崖边,其长约百余米,地方之险,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堡在明祟祯及清光绪《河津县志》中都称作“云头堡”,也是元明时期河津著名的八景之一,当时称曰《云中暮雨》。有资料证明,早在金元时期,河东著名的“二妙”中的大文学家、诗人段成已就来过此地览胜,并留诗一首曰:“古垒云藏一逕微,河山依旧昔人非。贪征往古兴亡事,不觉城头泪湿衣。”这首诗中的“古垒”一词,显然证明这个古垒在金元以前就已经存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还有一个人要提到,他就是元代吉州太守刘庆。据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记载:“刘庆其先世为猗氏令,解组后筑室于津之北午芹,元世祖征风翔,下河中,庆皆扈从车驾。嗣因董正乡宁营屯,兼领县事,历七载,民称便安。改河津丞,迁吉州刺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是说刘庆的先辈曾担任猗氏县令,辞官后在河津之北的午芹村建造房屋居住。元世祖忽必烈征讨风翔(今陕西宝鸡),攻下河中(山西永济一带)时,刘庆都随从车驾。后来他负责管理乡宁的军队的营地,同时兼管县里的事务,历经七年,百姓都称赞生活便利安宁。之后他改任河津地方的副职官员,后升迁为吉州的行政长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与当时隐居在午芹峰上设教著书的段克己,段成己兄弟二人关系甚密,结为世交。刘太守生有三子,依次排名为思立、思和、思道。刘太守的几个儿子都先后拜段克己为师,在午芹峰学诗读书。据史料记载,因刘太守日献芹溪水,讼爱其林壑之美,他谢政后便筑室于芹之北道,退老林泉。刘太守死后就安葬在现在水库东南岸的旁通峪口。墓地现残存墓碑帽,龙雕画边,刻有“太守刘公墓碑”篆书。他的长子思立,次子思和也都葬于此地。现在北午芹刘氏一族就是刘太守的后代。刘太守墓碑的祭文是段成己所撰写。刘太守的行营及练兵场就是现在瓜峪水库办公楼的地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说,瓜峪水库也是当年的古老战场。这里还沉积着许许多多需要挖掘的历史文化和千年之迷。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云头堡不仅是一个军事防御工事,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段成己的诗作和刘庆的驻军历史,展示了该地在文学和军事上的双重价值。其地理位置的险要,使其成为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案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柏谷城”是北周时的一座石城,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北周将其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北齐书·段韶传》记载,北周天和六年,宇文宪攻伏龙四城,二日尽拔。又攻张壁,克之。宪自入两乳谷“山有两岫,望如乳形,因以为名”,袭克齐柏社城,使柱国谭公会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齐武平二年二月,周师来寇,遣左丞相段韶、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高长恭往。三月暮行,达西境有柏谷城者,敌之绝险,石城千仞,诸将莫敢攻围。遂鸣鼓而攻之,城溃,大斩获首虏,仍城华谷,置戍而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是说北周天和六年(571 年),宇文宪进攻伏龙四城,两天内全部攻克。又进攻张壁,也成功攻克。宇文宪亲自进入两乳谷(位于山西乡宁县西南七十里,山上有两个山峰,形状像乳房,因此得名,见《元和郡县志》),突袭并攻克了北齐的柏社城,命令柱国谭公会修筑石殿城,作为汾州的支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齐武平二年二月(571年),北周军队前来侵犯,北齐派遣左丞相段韶、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高长恭前往应对。三月,北周军队在傍晚时分到达西境的柏谷城,这是敌人的绝险之地,石城高达千仞,众将无人敢攻围。于是北齐军队鸣鼓进攻,城池崩溃,大获全胜,斩杀俘虏众多,随后在华谷筑城,设置戍守后返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战对北齐在汾北地区的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的军事部署和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乡宁县志-古迹》中载:“柏社城,又名柏谷城,在县西。南北朝周、齐争战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乡宁县志-大事记》中载:“北齐天宝十年,晋州刺史斛律光率骑一万讨周,柏谷城主弃城逃遁,遂取文城镇,立戍置栅而还。”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述史料从理论上足以证实“柏谷城”在乡宁西南“两乳谷”附近,“柏社城”即“柏谷城”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柏谷城在北周和北齐的争战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成功攻克对北齐的军事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段韶的军事才能和决策,展示了古代将领的智谋和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