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也是“发烧友”|散文

👦 文 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的固有认知当中,花草总是静静地待在角落生长,悄无声息,仿佛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小小点缀。然而,当我们深入探寻时,却会惊喜地发现,这些看似安静的花草,竟然也是一群别具一格的“发烧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常常会为家中花草那萎靡不振的状态而苦恼不已。我们尽心尽力地为它们浇水、施肥、防虫、修剪,可换来的却是它们那无精打采的模样。谁又能想到呢?也许是那电视机发出的嘈杂声响,又或许是阳台那沉闷的氛围,使得它们缺失了美妙音乐的滋养。这就如同我们置身于喧嚣之中会感到疲惫不堪一样,花草在不适宜的环境里,同样也会丧失生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用音乐为植物治病”已然成为多个国家的研究课题,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邃的科学依据。不同的花草对于音乐有着独特的“品位”,恰似人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各自的喜好。“植物声学”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大开眼界,例如拟南芥幼苗在特定频率声波的影响下,其根会朝着声源方向生长,这一奇妙的现象揭示了植物与声音之间那神秘莫测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含羞草便是一个典型的“音乐发烧友”。在实验中的含羞草被分成两组,一组有轻音乐的陪伴,另一组则缺乏音乐的滋润。在同等的生长条件下,听音乐的含羞草仿佛受到了特殊的鼓舞,植株长得更加高大,叶子和枝刺也愈发茂盛强壮,就像是在音乐中寻觅到了成长的动力源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植物喜爱音乐,是因为音乐声波能够引起它们机体有节律的振动。这种低频振动就像是神奇的肥料一般,唤醒了植物体内沉睡的分子,使它们活跃起来,齐心协力地推动植株茁壮成长。这就好比一场盛大的舞会,当音乐奏响的时候,原本慵懒的舞者们纷纷起身,欢快地舞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贝多芬、巴赫的音乐,宛如生命的清泉,能够让枯萎的玫瑰、干瘪的红萝卜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然而,那激烈的摇滚乐,对于某些“神经衰弱”的植物来说,却如同一场灾难,只会加速它们的死亡。这表明植物对声音有着敏锐的感知,特定频率的音乐能够与植物细胞产生共振,从而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让植物充满生机;相反,喧闹的噪声打破了植物原有的宁静与规律,如同平静湖面上刮起的狂风,阻碍了它们的生长,甚至会使生长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总是忙于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却忽视了身边这些绿色朋友的特殊需求。我们应当尊重花草的“音乐品位”,为它们营造适宜的音乐环境。这不仅仅是对花草生长的悉心呵护,更是对生命多样性的敬重。花草虽然不会言语,但它们却用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表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独特的感知和需求,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去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