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铁道兵第十师46团于1962年底秘密从甘肃山丹军马场乘火车进入金银滩二二一厂。驻地在今天的二二一厂总站后面山坡上,掩映在高高的草丛里的半埋在土里的帐篷里。现在那个位置是一条公路,驻地距离004的木材加工厂只有100多米。</p><p class="ql-block">46团从1963年1月5日开始施工,负责整修、重修、新修该厂的厂内铁路。原计划修建19.699公里,至1964年9月28日,实际铺轨22.74公里。</p><p class="ql-block">该厂铁路后来总里程38.9公里,包括了从海晏火车站至二二一厂总站十几公里铁路,以及少部分46团还是没有来得及完工的铁路。</p><p class="ql-block">1964年,中国开始了历时二十年的三线建设。其中毛泽东主席指示“成昆铁路要快修”。铁道兵十师各部队奉命立即从各个驻地秘密开赴四川修建“西南铁路”即成昆铁路。</p><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底修建二二一厂内铁路的铁46团陆续撤离二二一厂。团部警卫员郝庆东回忆,那天下午2点钟,他和团副参谋长在十六厂区(加工厂)看见了第一颗原子弹部件装上了火车。十六厂区是一个很大的棚子,火车可以开进棚子里,十六厂区的门口就是一个站台。</p><p class="ql-block">46团电影组战士石俊美和其他战友们回忆,那天他们沿着铁路站岗,每隔二十米一个人。他们并不知道</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样壁垒森严,以为是中央首长来了。</p><p class="ql-block">次日,他们登上了去往四川的军列。10月1日是在火车上度过的。</p><p class="ql-block">过了几日,火车来到了大渡河边,才知道是来修西南铁路的。</p><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大渡河边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上的战士们非常兴奋!这时候领导才宣布,我们在大西北修的那条保密铁路就是为它修建的,那天我们沿着铁路站岗就是为了护送它站岗的。战士们更加兴奋,骄傲。但是领导又公布说:从今天起,大家就不能再和就在二二一厂的战友们联系了,永远永远不能联系!战士们都难过得流泪了!从那以后,他们就永远失去了联系。</p> <p class="ql-block">以下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提到了运送第一颗原子弹部件的火车司机姜士荣,是从铁道兵调来的。也提到了当时沿着铁路每25米一个人站岗。</p> <p class="ql-block">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的背后的绝密运输:司机都不知道拉的是啥</p><p class="ql-block">百度首页</p><p class="ql-block">大熊熊说</p><p class="ql-block">2020-08-26 10:16</p><p class="ql-block">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青海研制成功,试爆区却选在新疆的罗布泊。这是因为位于内陆腹地的罗布泊更加偏远而人烟稀少,既能够避免误伤和辐射,也不会造成地质坍塌之类的问题,还可以避开国外势力的侦察和窥视。</p><p class="ql-block">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核武器的储存和运输问题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原子弹在储存方面首先必须绝对防止发生临界反应,要进行物理隔离,使分开的铀燃料没有聚集的可能,这就要拆除引爆装置;其次要绝对防止水的侵入(如雨水、河水、海水、地下水、自来水等),因为核燃料遇水浸泡后,水充当慢化剂,有可能诱发核反应;此外,还需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和防止人为破坏,因此必须有健全的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p><p class="ql-block">运输原子弹可用载重汽车、专列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除了必须严格落实类似上述储存的要求外还要保证整个运输过程中原子弹必须固定牢靠,盛装原子弹的容器一般由坚固的特质钢制作,必须确保能够经受住从10米高处跌摔的冲击;整个运输过程中所有途经道路路面要平整,并有沿路警戒和跟车警卫等。在运输过程中一般弹体和核弹头是分开的,待运抵试爆基地洞库里后再组装起来。对于核武器的运输和储存,我国专门颁布有国家标准予以严格而细致的规定和规范。</p><p class="ql-block">1964年7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221厂组装成功。其实,我国为首次核试验一共准备了2枚原子弹。其中596—1是正式产品,596—2是备用弹。为安全起见,221厂的工程师们严格按照规定将原子弹分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火车运送,另一部分由飞机运输。原子弹的关键核心部件——铀球和点火中子源,就是以空运方式先期运送的。这部分核心部件由第二机械工业部保卫部一位副部长和核工业研究院(即九院)的一位副院长亲自护送,从青海西宁搭乘经过改装的伊尔-14运输机飞往新疆马兰机场,在马兰机场卸载后直接装上直升机,运往罗布泊核试验场区。</p><p class="ql-block">这两个核心部件虽然体积很小,但要求保温、防潮、防震、防静电。因此,要将其先放入充满氩气的容器中,再用减震弹簧悬吊在一座特制的“鸟笼”里,然后装进一个特制的大木箱。飞机安全着陆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区后,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卸下装有铀芯的密封容器,并将它放置在一辆卡车上。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核心部位空运过程中,还专门安排221厂实验部一名副主任负责技术安全监测。</p><p class="ql-block">原子弹中没有核爆炸装置的部分则通过火车运输的方式走陆路,由于路途遥远,操作起来更加复杂。当时,周恩来专门就第一颗原子弹相关工作提出了“保装、保运、保响”的指示和要求,并亲自下令将运载原子弹的列车定为一级专列,按照国家领导人专列的待遇,实施最高级别的安全警卫。</p><p class="ql-block">运输原子弹的火车是铁道部从德国进口的带保温设备的专列。专列有20多节,原子弹各部件包装箱分别放入不同的车厢;牵引机车后面还专门留出4至6节空车厢,以备在紧急刹车时起缓冲作用。专列上所用煤都是用筛子筛过的,防止从煤矿带出没有爆响的雷管等爆炸物混在煤里;沿途列检员用的铁锤都改为特制的铜榔头,防止敲打火车轮子时产生火花;专列沿途所有横跨铁路的高压线,在列车通过前都要停电,以避免静电引起意外事故,保证专列安全运行;沿途遇到的列车都要给专列让路,途经所有岔口全部锁死,防止意外发生。专列车厢标有“三角七”符号(红三角形,里边写个7字),铁路人员一看就知道这是等级最高的军用专列,但各站甚至铁路指挥部却都不知道专列所运为何物。</p><p class="ql-block">专列驾驶员自然也经过了千挑万选,专业技术和政治素养都必须绝对可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专列在运输全过程中始终以50公里的时速匀速行驶,避免原子弹部件互相碰撞。最后,出身于杭州市郊区贫苦农民家庭、<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曾在铁道兵部队服役的姜士荣被选中。</span>时年31岁的姜士荣虽然有过数百趟专运、特运列车牵引经历,但还是从1964年7月就被送至金银滩进行相关训练和培训,这期间不能与外界任何人联系,也不得给家里写信,且自始至终不知道要担负什么任务。直到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他才晓得自己曾经完成了一趟何等重要的绝密驾驶牵引任务。</p><p class="ql-block">9月28日,由核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际霖带队,第一颗原子弹和相关的试验仪器设备与九院参试人员一起开始装车。装车时采取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超常规保卫措施:外围是221厂警卫团的官兵负责警戒,十步一岗、五步一哨;中间始终有该厂公安干警、摩托车队及骑兵队持续巡逻;内层负责搬运产品的是经专门挑选的221厂工人和科技人员。自发车起,专列机车驾驶室里就一直坐着一名解放军干部和两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从车头拉出一根军用电话线通向列车内部的临时指挥部,随时可以向列车指挥部汇报情况。为保证专列沿途绝对安全,按照规定,<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铁道沿线每隔25米就设有一名岗哨,</span>另有解放军战士在铁路沿线日夜巡逻,还在外围部署了大量民兵;专列经过的每个道口、站台上都有专门的铁路民警和地方公安保卫人员几步一岗守卫着,经过的每个涵洞、每座桥梁都安排有专门警卫力量;沿途各地公安部门领导和各铁路局公安处长时刻关注着专列的行踪,并随时能够汇报专列在本辖区内运行情况。有资料称,当时为保障这趟专列,仅动用的正规作战部队官兵就达3万人左右。</p><p class="ql-block">发车后,专列先从金银滩驶向西宁,然后转上兰青铁路过黄河到兰州,再折身驶上兰新铁路进入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奔驰。7天后,专列终于安全抵達乌鲁木齐火车站,并转驶到了这趟绝密旅程的终点——通往罗布泊的那条200余公里秘密军用铁路线上的一个车站。</p><p class="ql-block">596-1原子弹装置当即全部被汽车运往乌鲁木齐机场,再由伊尔-14飞机运往马兰机场,最终运至试爆基地的主控站装配工房。</p><p class="ql-block">596-2备用弹则留在专列车厢内,最初停在乌鲁木齐待命,后来试爆现场总指挥、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考虑到罗布泊实验场区的早期规划是苏联专家帮助搞的,他们对这个地区相当熟悉,为保密起见,便命令想办法隐蔽原子弹专列。当时,试爆场区人来人往,昼夜不停地布置各种爆炸效应物,100多米高的原子弹放置铁塔也竖立起来了,明摆着这里要有大的动作。所以,临实验前,专列又从乌鲁木齐转移到了东风基地(即现在的酒泉基地),在基地东部的<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古口乃苏木</span>(碱厂)隐蔽起来。当然,要不了多久,就没必要再保密了。10月16日晚,新华社发表了新闻公报,向全世界庄严宣布:“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同时发表了政府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至此,这趟绝密运送之旅圆满地划上了一个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