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游】走进惠安县 探秘惠安女

礁石鸣琴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一个不太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里生活着一群有着特殊的民间风情的妇女群体,她们是地道的汉族妇女。但她们却以奇特的服饰,勤劳坚韧的精神闻名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人们称她们叫惠安女。</p> <p class="ql-block">  为一探究竟,本人在福建霞浦采风之后与影友们专程走进惠安,实地考察考察,探寻惠安女的轶事。</p> <p class="ql-block">  惠安女的特色服饰在汉族女子服饰中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海边生活,为防风、防晒而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是扎在肚脐下面,而且大多是以白银制作。</p> <p class="ql-block">  惠安女虽属汉族,但其服饰素以奇特著称,与传统汉族服饰迥然有别;更有违于女士服饰藏而不露的原则。可以说,惠安女的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短衫便于劳作,挑石、补网都很方便,又可避免劳作时弄脏衣沿衣袖,黄斗笠可顶炎日,花头巾可御风沙,而头巾的花卉图案和颜色,是美的选择,增加了女性的丰采和神韵。人们风趣地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p><p class="ql-block"> 惠安女服饰各部分之间在色彩、款式、线条、图案等方面的配合相当协调且恰如其分,既带有传统韵味,又有一定的现代气息。虽历千年略有衍化,却风格依存,独具一格,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是中华民族服饰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为中华民族服饰增添了灿烂光辉。随着闽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经济发达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学艺术家们的摄影、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等创作,惠安女的服饰和惠安女的形象早已走出八闽,蜚声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惠安女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由于怕被晒黑脸庞失去丈夫的爱宠,更由于害怕姣好的面容被其他男人窥见,以防歹人心生歹念,她们不惜头戴方巾斗笠遮档面容。但又无法抑制女人爱美之心,故大多的惠安女(特别是年轻的少妇)会选用大花大朵的花布作头巾,或在斗笠上簪上花朵。</p> <p class="ql-block">  有学者依据惠安女喜戴有疍家妇女特色的头巾就提出,惠安女属疍民。</p><p class="ql-block"> 依我所见,惠安女不属疍民。因为疍民是以船为家,一家老少吃住、劳作营生都在船上的。而惠安女的家在岸上,只是家中男劳动力都在船上,以出海打渔为生。当渔船靠岸,男劳动力都会上岸过小家生活。</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男劳动力们经常出海,惠安女经常性地远离自家男人,怕被人欺负、怕被人看不起,才形成了别出一格的服饰,和悍人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而疍家女比较依附丈夫、依赖丈夫,逆来顺受,没有那种胜任任何工作的惊人魄力和悍人性格。</p><p class="ql-block"> 我倒认为惠安女较接近于客家女。因为客家的女人大多宁愿自己辛劳持家、干重活,都不愿自家男人出外辛劳,只盼着自家男人用功攻读,成就功名;或到处交朋结友找路子(广东话说:揾米路),想大事、干大事,出人头地。因而坚韧执着,性格悍人。</p> <p class="ql-block">  惠安女婚嫁时夫家有惠赠银镯和银腰带的习俗。惠安女手臂上所戴的银镯和腰间佩带的银腰带,既有炫耀夫家家底的象征。腰带越粗大,夫家越富有;当然银腰带也有锁铐女子的象征,一是告知他人佩戴银镯银腰带的女子已经“名花有主”了;二是让没有男人保护的女人免遭有歹念的不法之徒的毒手,即使遇袭歹人也难于得逞。</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采拍到一双老年惠安女的孖生姐妹,她俩还保留着惠安女的原始发髻。可惜因语言不通(她俩只会讲听当地方言,我们用普通话与她交谈,结果鸡同鸭讲),无法了解更多细节。</p> <p class="ql-block">  现今惠东女的常见发式已经大大简化了。只有上了年纪五六十岁的老妇还梳着老髻(脑后梳横髻,插几个头笄或银钗、塑料弯梳等;有的则包深色蓝巾,冬天髻两旁还要叠黑色丝料)。而年轻的惠安女或剪短发,或梳辫子了。</p> <p class="ql-block">  她们要为自家男人的渔船运送粮油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将渔船捕获的海产品运到岸上渔栏或集市。</p> <p class="ql-block">  她们有的则要为自家的渔船准备捕渔备品,如织渔网,补渔网,绑挂浮标等;</p> <p class="ql-block">  她们有的在村里负责修建房屋。如担砖、抬石;</p> <p class="ql-block">  她们有的从事造船、修船;</p> <p class="ql-block">  她们有的从事贩运贩卖工作;</p> <p class="ql-block">  她们有的从事小商小贩生意;</p> <p class="ql-block">  集市上到处都可以见到惠安女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很多的惠安女像男人那样骑着笨重的摩托车行驶在集市上、乡间上,或作交通工具或运送物品。</p> <p class="ql-block">  她们中有的在家相夫教子,哺肓和看护孩子;</p> <p class="ql-block">  她们每每在夫君的渔船归来之日,早早地就翘首以盼,盼望夫君的渔船早点靠岸,盼望夫君早点回家。</p> <p class="ql-block">  惠安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妇女群体,它彰显了中国妇女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惠安女,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责任,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家庭。这种精神令人感动,也令人敬佩,她们正是真、善、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然而,历史正在变革,社会正在进步,惠安女人的衣着服式正在变化。很多年轻一代的惠安女子都不再穿着传统的惠安女服饰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拍到的惠安一个家庭的两代人的服饰差异。</p><p class="ql-block"> 我们企望惠安的妇女们随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的仅是服饰,继续秉承惠安女的勤劳、坚毅、独立、自强,让惠安女的精神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 : 礁石鸣琴</p><p class="ql-block">文字编撰 : 礁石鸣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