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 人之患 在于不读史 <p class="ql-block">雍和宫是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的一座佛教寺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被改为喇嘛庙,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它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1983年,雍和宫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原为康熙帝建造的府邸,并赐予其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王府被改为行宫,并称为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后,其灵柩曾停放于此,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的绿色琉璃瓦被改为黄色琉璃瓦,以象征帝王的尊贵。乾隆皇帝诞生于此,使得雍和宫成为“龙潜福地”,其殿宇规格与紫禁城皇宫相同。</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拥有殿宇千余间。</p> 精致满、蒙、汉建筑 <p class="ql-block">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满、蒙、汉三族的建筑艺术,整片建筑群分为东、中、西三路布局,宛如简化版的“紫禁城”。雍和宫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此外,雍和宫还会举办一些传统活动,如腊八节的施粥活动。在腊八节这一天,雍和宫会准备大量腊八粥并向公众免费发放,吸引了数千市民和香客参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雍和宫不仅是一座宏伟的佛教寺院,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 </p><p class="ql-block"><br></p> 镇寺之宝——木雕三绝 <p class="ql-block">雍和宫拥有众多极具特色的佛教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文物有“木雕三绝”、铜铸须弥山、竖三世佛、六道轮回图、雍和宫的佛仓等等。 </p> <p class="ql-block">“木雕三绝”分别是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其中“五百罗汉山” 收藏在法轮殿,整个山体由紫檀木雕刻而成,层峦叠嶂,阁塔错落;五百个用金、银、铜、铁、锡铸制的罗汉置身其间;讲演佛法的、降龙伏虎的、乘鹤飞升的,或坐或卧,或醉或思,或笑或痴,姿势生动,神态各异,造型逼真,雕技精湛。 </p> <p class="ql-block">北京雍和宫万福阁:一尊26米高的檀木大佛</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机会来北京旅游,一定不要错过雍和宫的万福阁。这个宏伟的殿堂是雍和宫的最后一进大殿,也是最壮观的一座。它建于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最初是观音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雍和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工程。不过,乾隆皇帝担心雍和宫坐落在柏林寺的右边会影响到"龙潜禁地"的风水,所以决定建造一座建筑作为屏障,并供奉一尊大佛,以借助佛力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这尊大佛的来历可不简单,它与乾隆年间西藏的一次叛乱有关。当时,西藏政务管理者朱尔墨特·那木扎勒郡王勾结在印度的英国侵略者发动叛乱,与达赖发生冲突。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政府派兵入藏平息了叛乱,废黜了朱尔墨特·那木扎勒郡王,把西藏军政大权交给七世达赖。达赖对乾隆皇帝非常感激。当七世达赖听说乾隆皇帝想供奉一尊大佛却苦于没有雕塑大佛的木料时,便将尼泊尔国王从印度运回的一棵直径达8米的白檀木,用了三年时间运到北京献于乾隆皇帝。后来在西藏察罕达尔罕活佛的设计下,由紫禁城养心殿造办处的技工们精心制做,雕了迈达拉佛(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的楠木佛龛是雍和宫的镇馆之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价值。雍和宫的楠木佛龛因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脱颖而出,被誉为镇馆之宝。该佛龛不仅代表了古代木雕艺术的高峰,还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和历史意义。楠木佛龛采用金丝楠木制作,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因其纹理细腻、色泽金黄而得名。佛龛上的龙形雕刻栩栩如生,寓意着皇家的威严与宗教的神圣。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里外三层,上下左右布满云水图案,上面雕刻着99条金龙,技艺精湛,美轮美奂。楠木佛龛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古代工匠对美的追求和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作为镇馆之宝,它成为了雍和宫乃至整个北京的文化象征之一。如今,楠木佛龛依然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的目光,成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氛围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的法轮殿内供奉着宗喀巴佛像,许多人在这里烧香礼佛后,会从殿堂的后门离开,却不知道在宗喀巴佛像背后,竖立着一座木质细雕的大围屏。大围屏的北面,陈列着雍和宫的镇寺之宝——五百罗汉山。“五百罗汉山”是由紫檀木雕刻而成的,五百罗汉是常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在我国三大佛教体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中,都占有相当的分量。一些著名的古刹,也建有罗汉堂,堂内的诸位罗汉,或采用石板阴刻,或采用木制雕刻,或采取泥塑造型……而雍和宫的紫檀木雕五百罗汉山,则是诸多艺术品中的珍品。此外,雍和宫还珍藏有一幅同这座五百罗汉山图案一样的大型彩画五百罗汉山佛画。相传这座雕塑和佛画,是乾隆皇帝将雍正行宫改为喇嘛寺庙时,按照他母亲孝仁皇太后的意愿,安排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铜须弥山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朝,由太监冯保捐献给番经厂作为供奉之物。冯保是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的红人,与名臣张居正联手掌控朝政。番经厂后来改名为法渊寺,但在60年代因修建工厂的需求,法渊寺被拆掉,铜须弥山被移至雍和宫。</p><p class="ql-block">铜须弥山本身制作非常精美,高达1.5米,坐落在汉白玉雕刻的椭圆形池子中,周围雕刻着九山八海和山峦叠嶂的图案。其底座刻有“大明万历年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施供”的字样,显示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p> 《喇嘛说》碑 <p class="ql-block">《喇嘛说》碑是乾隆皇帝的御制碑,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成,立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碑文内容主要包括对喇嘛教的阐述、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及其弊端,并提出了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的革新办法。</p><p class="ql-block">《喇嘛说》碑的立碑背景与乾隆皇帝的政治决策密切相关。乾隆年间,为了稳定西藏政局,乾隆两次命清军进藏,击退入侵的廓尔喀军。为了进一步巩固西藏的统治,乾隆制定了“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并亲撰“喇嘛说”,宣诏天下,确立了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这一制度确保了活佛转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防止了私人操控和权利滥用。</p> <p class="ql-block">《喇嘛说》碑不仅是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镌刻,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的见证。碑高6.2米,每面宽1.45米,气势雄浑,蔚为大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喇嘛说(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法始自天竺,东流而至西番。即唐古特部,其地日三藏。其番僧又相传称为喇嘛。喇嘛之字汉书不载,元明史中,或讹书为刺马。陶宗仪《辍耕录》载:元时称帝师为刺(读作拉,下同)马;毛奇龄《明武宗外纪》又作刺麻,皆系随意对音,故其字不同。予细思其义,盖西番语谓上日喇,谓无日嘛,喇嘛者谓无上,即汉语称僧为上人之意耳。喇嘛又称黄教,盖自西番高僧帕克巴旧作八思巴,始盛于元,沿及于明,封帝师国师者皆有之。元世祖初封帕克巴为国师,后复封为大宝法王,并尊之曰帝师,同时又有丹巴者,亦封帝师,其封国师者不一而足。明洪武初封国师、大国师者,不过四五人,至永乐中,封法王、西天佛予者各二.此外灌顶大国师者九,灌顶国师者十有八,及景泰、成化间,益不可胜纪。我朝唯康熙年间,祗封一章嘉国师,相袭至今。我朝虽兴黄教,而并无加崇帝师封号者,唯康熙四十五年,敕封章嘉呼土克图为灌顶国师,示寂后,雍正十二年,仍照前袭号为国师。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号,不过沿元明之旧,换其袭敕耳。黄教之兴始于明,番僧宗喀巴生于永乐十五年丁酉,至成化十四年戊戌示寂……</p> <p class="ql-block">香炉边也成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