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青阳古桥

四季清

<p class="ql-block">  图文原创 四 季 清</p><p class="ql-block"> 摄影器材 华为手机</p> <p class="ql-block">  据《青阳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七年(1891)本县有古桥168座,宋代建4座,元、明时期建18座,清代建63座,其余古桥建造年代不详。至1989年统计,原桥废弃或拆毁79座,民国时期建桥58座,合计现存古桥147座。青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县,称陵阳。唐天宝元年(742年)置青阳县,沿用至今。青阳自古以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既是徽商、晋商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也是江浙沪及宣州、芜湖香客上九华山朝圣的重要通道,“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古桥梁不仅在青阳的发展历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历史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1、南流桥。话说青阳古桥,一定要从陵阳镇的南流桥开始,南流桥横跨陵阳河,连接陵阳老街的南街和北街,该桥始建于宋代,历经沧桑 ,屡毁屡建。明洪武及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复建。现存为条石结构3孔拱桥,长45米,宽5米,高7米,桥两端嵌有修桥记事碑数块,桥面高齐屋顶,人立古桥上,可纵览陵阳街景和远近山色。南流桥是古代徽商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的桥梁,是徽商赣客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几千年来,南流桥见证了朝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2、黄山桥。黄山桥坐落在木镇黄山村,横跨七星河支流木镇南河之上,距木镇老街约1.5千米,离黄山村木瓜铺约1千米。该桥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份因桥两头的石望柱被拆除而消失了。该桥为三孔古石桥,全长27米,中间拱桥跨度约10米,桥拱面宽4.2米。拱桥两头的平桥长约17米,桥面宽近2米,分别由5根石梁拼成,每根石梁长8米多。拱桥和平桥结合部,平整宽阔,便于行人和车马通行,桥梁上面残留着古代车马磨损的痕迹。黄山桥造型奇特,设计精妙。它采用拱桥与平桥相结合的奇特造型,中间为拱桥,河水中屹立的两个桥墩,造型设计形如斧头,雨水多发季节,可将上游湍急的洪流一分为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很好的保护了石桥基座,两头为平桥,由长8米的石条拼接架连,一头架在河中的桥墩上,一头架在岸边的桥座上,最大限度的保证河道流量。</p> <p class="ql-block">  黄山桥不仅在造型上奇特无比,其桥墩、桥座的建造堪称脑洞大开,至今仍是谜团。其桥墩、桥座水下部分使用了一层石块、数层松木板叠加的方式建造的,石块与松木板之间、松木板与松木板之间,看不到任何粘接措施,看似自然堆砌上去。这样的建造方式,用现在的眼光看,简直是不可思议。最神奇之处在处,这座桥历经600多年风雨与洪水冲刷,仍然稳如磐石。在桥墩、桥座的水下四周,使用了碗口粗的松木桩连排钉立于河床之上,像是桥墩、桥座的卫士,桥墩、桥座形成了保护,使河水湍流时,无法对桥墩、桥座形成冲刷。水下松木板和松木桩至今仍完好如初,没有丝毫腐蚀。黄山桥的外观造型、水下的建造工艺在古石桥中非常罕见,充分展现了明代精妙的造桥技艺,具有极高的古桥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在青阳存世的147座古桥当中,仅此一座。黄山桥位于青阳至南陵的官道之上,是南陵、泾县、酉华方向往来客商、行 人、古代州县之间联系通邮的必经之地,在明代黄山桥是非常重要的官桥。</p> <p class="ql-block">  3,华西桥。华西桥,位于庙前镇下街头,横跨九都河,又名彩虹桥,彩虹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之意。华西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青阳邑人张传跃,罗维源所捐资建造。桥全长57米,宽7米,高13米,为传统工艺砌筑而成的石拱桥,桥有三孔,一大两小,大孔跨度13.6米,小孔跨度11.7米。该桥为九华古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承载了庙前古镇和九华圣地的优秀文明。</p> <p class="ql-block">  4,石安桥。石安桥,位于酉华镇石安村。初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重修于清乾隆四十八年,至今保存完好,桥身三孔,青麻石砌成,上世纪90年代前,石安桥是酉华通县城的必经之道,是连接318国道的交通枢纽。石安桥边存有石碑三块,左和中两块是原碑,右面大的那块石碑是《重修石安新桥碑记》,内容是与修桥相关的人和事。古时候的石安小镇叫石堰,是芜湖、南陵方向以及下江一带香客,朝拜九华山圣地的必经之地。当时供香客下塌的小旅馆就有好几家,当地的小商小贩们还在古桥两头摆起了摊位,兜售土特产。木竹潭几家大商户,在小镇上建起了分店,酒肆、茶坊热气腾腾,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现如今,石安老街随公路交通的改变已不复存在,只有桥头这幢老百货商店见证着石安街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  5,巴毛埂大桥。 巴毛埂大桥坐落于原竹阳乡新春村(现称木镇新竹村),大桥横跨七星河之流木镇北河,古时是南陵何湾、丫山从陆路到青阳、九华山、池州等地的必经之路。该桥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桥长60余米,宽10米,高近20米,桥面两侧建条形石护栏,高约一米。桥面由两排长条石块平行竖铺,再由三排石条横向铺插其中,整个桥身均用长方形石条砌成,用糯米汁伴灰灌浆,嵌缝,建桥所用石材均从江苏昆山水路运来,呈深棕色,大桥虽经四百多年风雨,仍是挺拔、平整,可并列平行两辆卡车;桥基由四个船形桥墩组成,前尖后方,前翼斗拱矗立,劈波斩浪,后翼方形如磐,安稳如山;桥孔三孔并列,呈半圆形,倒影水中恰成月圆之形,船只可畅行桥孔之下。巴毛埂大桥又称“孝义桥”,为当时本地在四川做官人士章侹遵母意出资建造这座大桥。据章氏家谱记载:一生在外做官五十余年的章侹,听母亲说北河五十里水路,没有一座桥梁,他经过勘察,在木镇与原竹阳新春村交界的巴毛岗河上,造三孔石拱大石桥一座,名曰:“孝义大桥”。那时,因巴毛岗地段河水遄急,蛟水频发,为防止水土流失,在河岸遍植巴毛,以稳固两岸土质,因此当地人又称该桥为“巴毛埂大桥”。如今当地政府为保护这座古桥,在它的上方新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的大桥,巴毛埂古桥已不再通行车辆,只供游人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  6,镇华桥。镇华桥,位于杜村街东头,系三孔石拱桥,桥身东西走向,长44米,宽7米,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说是西馆(现在的西河村)的刘必融带头集资建造的。因九华山经常发蛟水(现在叫泥石流),给八都河两岸的百姓造成极大的危害,故将此桥命名为“镇华桥”,即镇九华之蛟。人们习惯上都称“杜村桥”。镇华桥是当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通道,人与耕牛往来于桥上,常有落水身亡的事故发生,因此,20世纪30年代初,杜村的绅士刘月波牵头在桥的两边修建了栏杆,栏板上雕刻了吉祥花草,他还在桥的两头建造了凉亭(现已不存),供人休息。因现代交通需要,不少农用车辆要通过这里,于是2010年乡政府就在桥上铺上了水泥路面。镇华桥横跨八都河上,桥面较宽,桥身较高,桥头河岸上的两棵柳树亭亭玉立,柳枝迎风摆动,像是在向来往游客挥手致意;桥下的河水清波潋滟,水中鱼虾聚戏,人若流连桥畔,风爽水凉,树荫盖顶,翠藤缠壁,虽盛夏亦有凉意;桥之东南岸,乡人种桃无数,每到春天,桃花盛开,粉云袅袅,香风阵阵,落英水面,红霞泻影,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  7,世荣桥。世荣桥,坐落在青阳县杜村乡龙华村,横跨九华河上游的八都河上,桥长35米,宽1.65米,为条石结构5孔平桥,桥面由4块长条石跨孔搭建,宽而平整。四个桥墩由规则的长形或方形条石垒砌而成,造型设计独特,形如船舰,墩首两侧弧形收拢,呈尖形,顶部上翘,墩尾平齐,种“斧”形桥墩有分水的作用,减轻洪水对桥墩的冲击,保护桥墩不被洪水冲倒,从而保证整个桥身的稳固。世荼桥建于清代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桥身刻有"世荣桥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吉曰告竣"和"范村罗世显公堂、中文罗铭字荣山合造"等字铭,桥西头建有"静波静”,供行人歇足观景而用,“静波亭”亭长6.5米、宽4.2米,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南北扇墙对称开门,亭上刻有“静波亭”3个行书字,内墙嵌有修桥石碑2方。龙华人将世荣桥视为感恩桥,这种说法源于当地一直流传的一个美丽故事:传说杜村龙华本无桥,山里人出山只得等河水清浅时淌水过河。有一年,两个强盗落泊而躲进山里,山里人纯朴善良,虽知道他们是强盗仍然收留供养。强盗万分羞愧,从此改邪归正,做成正事之后,为报答山民,便在九都河上修建了这座世荣桥,祈福这里的村民世代荣华。</p> <p class="ql-block">  8,双河桥。双河桥,位于县城蓉城路北段,跨东河故道汇入青通河处,建于清代,因地名“双河口”而得名。清乾隆年间改建成圆弧实腹式3孔石拱桥,孔径8米,桥长40米,宽6.9米。有石栏荷花柱分立桥头两侧,刻有“双河桥”字样。该桥原为青(阳)童(埠)公路上重要桥梁,1984年进行维修,加固桥埻,加高护栏,桥上立标志,禁止汽车通行,2020年该桥路面和护栏维修加固,桥上可通行小型车辆。</p> <p class="ql-block">  9,富阳桥。富阳桥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原名“汪王桥”。嘉靖四十三年被洪水冲倒后重建,易今名。清光绪元年(1875年)复被洪水冲垮,三年后重建双孔石拱桥,孔径均为8.3米,全长22米,宽6.7米,高7米。相传在富阳河的东边有座汪王庙,以祭祀“古徽州第一伟人”的汪华,他是徽州绩溪瀛州汪村绩溪人(今安徽绩溪),唐朝时期因功封越国公,他的最大功绩在于保境安民,促进了山越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之前,徽州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礼仪趋于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汪华离世后,徽州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因汪公庙在城外,中间有条自南向北的富阳河,所以城中的人们去祭拜汪公要么绕很大一圈路赶来,要么就是乘坐一条摇晃的小摆船,很是不便,于是官府便拨款施工兴建了这座拱形石板桥,方便城中的人们往来和祭拜汪公,故而得桥名——汪王桥。</p> <p class="ql-block">  10,虎踞桥。虎踞桥坐落于杜村乡东馆村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为3孔石拱桥,桥长37米,宽7.3米,桥上刻有“虎踞桥”字样,整座桥为条石结构,每拱由16道拱圈拼成,石料拼接,交错有致。一百多年来,八都河发大水时,山洪来势汹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虎踞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这座石拱桥在造型上不同于一般石拱桥,它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河中的两个桥礅上下游都有分水斧口,这是极为罕见的一种石拱桥式样。为什么要在两个桥墩的上下游都建有分水斧口呢?据说:古时候在降大暴雨时大虎山经常会出现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形成倒流,为了减轻倒流的洪水对虎踞桥的冲击,所以在桥的下游也建了分水斧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