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年1月11日,我和老伴一同来到了长春市宽城区的伪满皇宫博物院。这一天天气寒冷,轻度雾霾笼罩着这座城市,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兴趣。博物院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同德殿。1938年末建成‘,薄仪的妃子福贵人李玉琴在此殿居住。</p><p class="ql-block"> 系1936年修建的黄琉璃瓦顶二层宫殿。溥仪为表示“日满一心一德”而取此殿名。原作溥仪办公起居之所,因恐室内装有窃听设备,未敢使用。一楼自西向东依次为溥仪亲属等候召见的候见室、与家属共餐的大厅、预备作正殿用的叩拜室、“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和“帝室御用挂”的便见室、休息室、钢琴室;门外有台球室,按日本风俗陈设的日本间,以及隔走廊与正殿相对的电影厅。</p><p class="ql-block"> 二楼自东向西为溥仪妃子“福贵人”李玉琴的客室、卧室、书房、觐见室等。</p> <p class="ql-block">瓦当滴水写着一心一德</p> <p class="ql-block">叩见厅</p> <p class="ql-block">薄仪便见室</p> <p class="ql-block"> 同德殿里的薄仪卧室,但他并不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李玉琴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刚入宫的李玉琴</p> <p class="ql-block"> 勤民楼 <span style="color:rgb(0, 3, 17);">勤民楼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将其作为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并更名为“勤民楼”,以表达其“勤政爱民”的决心。</span></p><p class="ql-block"> 二楼东南即勤民殿,西南为西偏殿,勤民殿系“登极”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1934年3月1日晨,溥仪身着“龙袍”粉墨登场,并在南郊杏花村“天坛”祭天,回勤民楼后易大元帅服,在勤民殿举行了“登极典礼”<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18px;">,标志着伪满洲国的正式建立。</span>1933年9月15日签订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均在此进行。</p> <p class="ql-block"> 勤民殿: 薄仪第三次登极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 1934年秋建。该楼主要用于溥仪祭祀祖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怀远楼的名字取自《中庸》中的“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意在怀念和感恩列祖列宗。</p><p class="ql-block"> 怀远楼的建筑结构包括一楼和二楼。一楼设有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帝室审查局、近侍处、掌礼处办公室等。二楼则有奉先殿、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奉先殿供奉着大清列祖列宗的牌位和画像,每逢年节,溥仪会在此行三拜九叩大礼。清宴堂则是伪满洲国皇宫的中型宴会厅,溥仪在此设宴招待来宾或赐宴高官。</p> <p class="ql-block"> 缉熙楼: 缉熙楼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始建于1908年,并在1928年进行了翻建。该建筑立面呈对称布置,两翼突出,正立面入口上方正中为砖发券圆窗,其余窗洞上方为平券装饰风格,颇为精美。</p><p class="ql-block"> 1932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迁居至此,并将这座楼房命名为“缉熙楼”。缉熙楼在伪满洲国时期是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的寝宫。溥仪取《诗经·大雅·文王》“於缉熙敬止”句为此楼命名,意为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p><p class="ql-block"> 二楼西侧为溥仪的生活区,包括卧室、客厅、书房、佛堂、浴室、理发室、中药库等;二楼东侧为婉容的生活区,包括卧室、客厅和书房。由于婉容受到冷落,最终吸食鸦片成瘾,生活在一间吸烟室中。(这半侧成为了冷宫)</p><p class="ql-block"> 一楼西侧原为溥仪的会客厅,1937年谭玉龄入宫后,改为谭玉龄的生活区。</p><p class="ql-block"> 溥仪在缉熙楼度过了近14年的傀儡生涯,受到日本关东军的操纵和控制。尽管生活条件优越,但精神生活空虚,最终结局大多悲惨。</p> <p class="ql-block"> 薄仪卧室</p> <p class="ql-block"> 薄仪客厅</p> <p class="ql-block"> 薄仪书房</p> <p class="ql-block"> 婉容卧室</p> <p class="ql-block"> 伪皇宫时的婉容</p> <p class="ql-block"> 谭玉玲卧室</p> <p class="ql-block">谭玉玲客厅</p> <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谭玉玲入宫。</p> <p class="ql-block"> 1906年2月7日薄仪出生于醇亲王府。</p> <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仍居清宫,享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 </p> <p class="ql-block"> 1917年7月,张勋复辟,拥立薄仪(11岁)第二次登基,但复辟仅持续12天,便以失败告终。</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薄仪坐在乾清宫宝座上。</p> <p class="ql-block">18岁时被冯玉祥逐出皇宫。</p> <p class="ql-block"> 1922年(16岁)在乾清宫举行了大婚。一后一妃。</p> <p class="ql-block"> 婉容为皇后,文绣为妃。(图片上为婉容,下为文绣)</p> <p class="ql-block"> 1925年2月薄仪由北京来到了天津。19岁的薄仪在天津的张园和静园度过7年㝢公生活。</p> <p class="ql-block"> 1931年8月,文绣离开静园与薄仪离婚。</p> <p class="ql-block"> 1932年2月,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召开“东北行政委员会会议”,通过“满洲国建国方案”,决定成立伪满洲国执政府,并以溥仪为“执政”,定都长春,改名新京。同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溥仪(26岁)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伪满洲国覆灭后,溥仪准备出逃日本,结果被苏联人擒获带到了苏联。</p><p class="ql-block"> 1950年8月1日,苏联政府正式将溥仪及其他战犯转移到中国,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里接受了近十年的改造。</p> <p class="ql-block"> 1959年,溥仪迎来特赦,并且因为改造良好成为了第一批特赦的人,政府给他开了介绍信,介绍他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工作。</p> <p class="ql-block"> 晚年的溥仪认识了护士李淑贤,李淑贤也一直陪伴到溥仪去世。</p><p class="ql-block"> 1967年,这位末代皇帝就悄无声息的去世了,从此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