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古称常山、真定,是连接燕晋两地的咽喉之地,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正定拥有丰富且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以“九楼四塔八大寺”为代表。“九楼”为四个门楼、四个角楼以及阳和楼;“四塔”指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分别为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洪济寺、舍利寺、崇因寺(后三寺已毁)。除此之外,正定<span style="font-size:18px;">府文庙的戟门、县文庙的大成殿都</span>是重量级的文保,重要的看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庙,又称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据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载,府文庙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由龙图阁学士、真定知府吴中复创建。宋元祐三年(1088年),成德军节度使蔡京扩大了府文庙的规模,后经金、元两次大规模增修,使得府文庙规制完备。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四年(1371年),真定知府郭勉对府文庙进行了重新修建。之后明清两代的不断增建和修葺,使府文庙成为规模宏大、名冠一时的著名学府。</span>2006年,府文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1913年撤府存县,又历经战乱,改为学校、医院,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span style="font-size:18px;">府文庙逐渐衰败,</span>原来的庙、祠、学已荡然无存。文庙现存建筑仅为中路的戟门五间和东、西配房各三间。2009年,对府文庙戟门及东、西耳房进行了重修。2019年,戟门南侧增建了牌楼、东西展厅、泮池泮桥等,使府文庙格局得以进一步恢复。</p> <p class="ql-block">牌楼,此牌楼为“钟灵坊”。外题“万代宗师”,内题“圣德同天”。</p> <p class="ql-block">泮桥,是建在古代学宫里的桥梁,它的交通作用很小,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形式体现。旧时,学子入学称为“入泮”。有将泮桥称作跨鳌桥的,意为跨过此桥,科举应试之时就能独占鳌头。也有称泮桥为状元桥的,如果是采用三座桥并列的形式,就把中间的一座称状元桥,两边的分别叫探花桥、榜眼桥,意思都一样。在科举取仕的年代里,跨过泮桥,象征着登仕的第一步,泮桥承载了学子心中一生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戟门</p><p class="ql-block">戟门坐北面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为单檐悬山式建筑,布瓦顶。檐下斗拱分布疏朗,昂为真昂。梁架简洁合理,为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两侧耳房为晚期建筑。</p><p class="ql-block">府文庙现存戟门是正定古建筑中唯一一座元代建筑,建筑整体载录着元代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技术发展的真实状况,是研究元代社会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唐代至民国建筑历史链条中最为重要的符号,使正定城内唐至民国完整的建筑体系没有断代, 正定成为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货真价实、原汁原味的元斗拱。</p> <p class="ql-block">《正定府重修文庙碑记》</p><p class="ql-block">此碑刻立于清乾隆四十二 年(1777年),2009年府文庙戟 门修缮时发现。该碑由钦命提督顺天等处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源汉撰文并书丹,其内容主要记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正定知府方立经”鸠工庀材“对 府文庙进行重修的事宜。同时记述了正定府文庙宋熙宁年间始创、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增建重修以及在庙内修建尊闻书院等重要史实,对研究正定 府文庙的维修历史及建筑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古井</p><p class="ql-block">平面形状呈圆形,直径1.5米,现深3.6 米。井壁由泥质灰陶砖错缝砌筑,砖长27厘 米、宽13厘米、厚5厘米。根据民国《河北省省立正定中学校全图》以及水井与戟门、泮池相对位置推测古井年代为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倡捐小引》碑</p><p class="ql-block">该碑横嵌在戟门东耳房墙壁上,刻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宽160厘米,高60厘米。正面阴刻楷书45行,共458字,由时任正定知府的方立经撰文并书丹。</p><p class="ql-block">碑文简要阐述了学校之设以及捐资修缮文庙的意义,提供了正定府文庙于宋熙宁年间吴中复创修、乾隆二十五 年(1760年)郑大进修缮的重要史实。此碑为研究正定府文庙的历史沿革以及修缮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宥yòu坐之器</p><p class="ql-block">意思是欹(qi)器,古时国君置于座右,以为不要过或不及之劝戒。</p><p class="ql-block">“孔子观于鲁桠公(公元前711年-前694 年在位)之庙,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欹</span>器焉。</p><p class="ql-block">孔于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p><p class="ql-block">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p><p class="ql-block">孔于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款,中则正,满则覆。</p><p class="ql-block">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p><p class="ql-block">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p><p class="ql-block">哉!”</p> <p class="ql-block">东西庑开辟为两个展厅,陈列有“府文庙史料展”,展览分为:历史沿革、建筑规制、近年修缮及发现,真定乡贤、祭孔大典五部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观众了解府文庙的历史变迁、祭孔礼仪、昌盛文风等,以彰兴文运、传承历史,引导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新风尚</p> <p class="ql-block">正定作为古代河北中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历史上曾是郡、州、府、路、县的治所,建有府、县两级文庙。正定府文庙曾是河北境内规模较大的府学之一。从文化上讲,正定府学文庙是“化推首善”的一方人文高地,“瑞气所钟,人文辈出”;从建筑上讲,正定府文庙是隆兴寺之外,正定县城内“局势恢阔,规模宏远”的又一大古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初期,府文庙主要建筑保存尚好。 文革时期大成殿等建筑被拆毁。</p><p class="ql-block">1982年由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9年,我县对府文庙戟门及东西耳房进行维修。2019年我县开展了府文庙环境整治项目,恢复 了棂星门、泮池、泮桥、 东庑、西庑和管理用房, 并向社会开放。</p> <p class="ql-block">府文庙平面布局分三路:中路为孔庙,东路为祭祠,西路为府学。中路主体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牌坊、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及耳房、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东路建筑为文昌祠、名宦祠、乡贤祠、六忠祠等;西路建筑为尊经阁、明伦堂、退省堂等。规模宏大,左右对称,极具庄严感。</p> <p class="ql-block">河北自由行</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9月10日——2024年9月19日</p><p class="ql-block">本景点游览时间:14日11:20点,30分钟</p><p class="ql-block">门票:免票</p><p class="ql-block">天气:阴•19——21℃</p><p class="ql-block">摄影:乡间小道</p><p class="ql-block">文字:乡间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