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摄于四川攀枝花市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一盘大棋</p><p class="ql-block"> 曾经隐匿神秘</p><p class="ql-block"> 纵横棋布腹地</p><p class="ql-block"> 全民备战备荒</p><p class="ql-block"> 历程披荆斩棘</p> <p class="ql-block">遐想随聊——</p><p class="ql-block"> “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这是毛泽东主席说的,这话与“三线建设”有关;</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三线建设?国家为啥要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成效如何?今天的中国经济和国防科学技术等与曾经的三线建设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机会到坐落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看一看,不但这些问题有最严谨完整的答案,而且你大概率地将受到一次情感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因为,你看到的是一群群人在国家最困难时期的开拓、苦斗与奋进;</p><p class="ql-block"> 与这群人有过交集的自己对此并不陌生,因为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周边,就有好几家隐藏在山沟沟里的这种性质的工厂,但对这盘棋之大,棋之复杂,棋之牵一子动全局的特征以前却知之不多;</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并不仅仅是在战略后方开展的国防建设,沿海地区的一线和华东华南华北等二线地区,都给了以西南西北为重点的三线国防建设以极大的支援,有的更是把工厂整体搬迁到了三线地区,比如上海,就有多家企业从人员到技术装备深度参与了当年的三线建设;</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三线建设是一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棋,所以也称为“大三线”建设(还有对应的“小三线”建设),许多地方的工业基础,就是那个时期所奠定,而博物馆所在地、欣欣向荣的移民城市攀枝花,也是三线建设结出的硕果;</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博物馆的展室展厅,犹如回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令人唏嘘,也让人感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摄于西藏拉萨市区拉萨河畔)</p><p class="ql-block"> 天路壮歌</p><p class="ql-block"> 高原曾是禁区</p><p class="ql-block"> 天寒地冻氧稀</p><p class="ql-block"> 十万大军筑路</p><p class="ql-block"> 三千勇士捐躯</p> <p class="ql-block">遐想随聊——</p><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曾经是可望不可及的秘境绝境;</p><p class="ql-block"> 为了打通与内地的天路,以人民解放军为主体并有大量民工参与的10万施工队伍,经过前后长达近5年的努力才完成了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但也付出了3千多人的生命,不亚于世界性大战一场战役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今天,任何一个来到西藏和走出西藏的人,哪怕你乘坐的是飞机、高铁,或者是行进在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免费公路上,都不应忘记他们,没有他们昨天攀岩走壁肩扛手磨打拼奠定基础,就没有条条天路通达珠穆朗玛和西藏全域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牺牲令人惋惜,他们的功劳泽被后世,站在这尊具有多重意义的纪念碑前,我们理当默哀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摄于上海苏州河“苏河十八湾”)</p><p class="ql-block"> 脱胎换骨</p><p class="ql-block"> 曾经臭气远扬</p><p class="ql-block"> 今朝颜值担当</p><p class="ql-block"> 清水涤荡浊水</p><p class="ql-block"> 涅槃凤凰更靓</p> <p class="ql-block">遐想随聊——</p><p class="ql-block"> 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两条著名的河流,它们都有过浴火重生的经历,尤其被称为母亲河的苏州河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记忆尤深的是几十年前到上海行走在繁华的四川北路,经过路边一小桥时发现下面满是又黑又臭又浓稠的污水缓缓地流动,与车水马龙的繁华四川路形成巨大反差,这条小河浜就是直排苏州河的,而更早之前,除了工厂企业排污,苏州河也是岸边垃圾储存堆放后外运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从二十世纪末期开始,上海举全市之力,投入巨资,沿岸企事业单位鼎力配合,该拆拆,该迁迁,该建建,历时20多年,多个阶段的治理工程终于大见成效,使现在的苏州河成了一条独具魅力的滨水景观带;</p><p class="ql-block"> 对政府和沿岸企事业单位来说,这过程无异于壮士断腕、背水一战,对苏州河而言,则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p><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自然轮回,积重而返,否极泰来,苏州河的变迁,是人类纠正自己错误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案例,也是比修几条路,架几座桥大很多的功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