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距离伊斯法罕150公里、距离德黑兰25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海拔994米,位于卡维尔大沙漠西部边缘的小城市叫<b>卡尚(Kashan)</b>,面积只有5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4万人(2024年统计),却有着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萨法维王朝时期的王室行宫:<b>卡尚费恩花园(Bagh-e Garden Kashan,或 Historical Fin Garden)</b>。</p> <p class="ql-block">卡尚的历史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在近现代考古中,中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及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的群体生活遗迹被发现。公元前两千年,这里的人们可能已经使用文字。在位于费恩花园的卡尚博物馆里,展出了出土的上至几千年前的陶器,下至几百年的波斯各朝代文物,证明了卡尚是古波斯文明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卡尚博物馆正门,我们在游览费恩花园时没有时间参观该博物馆,无法介绍更多内容。)</p> <p class="ql-block">卡尚开始形成城市是在公元十一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和辽代)的塞尔柱王朝统治时期。当时波斯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日趋羸弱的阿拔斯王朝为了对抗布韦希人(也称白益王朝),不惜引狼入室,引入塞尔柱突厥人并封塞尔柱首领托格鲁尔“苏丹”(即君主)称号。就此塞尔柱人建都伊斯法罕,并在伊朗这块土地上统治了近160年,直到蒙古铁骑横扫中亚。</p> <p class="ql-block">这段时期对伊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尚也因中世纪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而繁荣起来。当时的卡尚盛产瓷砖,“瓷砖”一词的波斯语“Kashi”就是根据“卡尚”的发音而来的。以后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贯穿整个萨法维王朝时期,城市建设有较大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卡尚还因盛产玫瑰,且<b>伊朗的国花“大马士革玫瑰”发源于卡尚地区,而被称为伊朗的玫瑰之乡和“世界玫瑰城”</b>。每年5月份,卡尚都要举办玫瑰节来庆祝玫瑰的盛开,届时城中玫瑰花盛开,香气四溢。据伊朗人说法,这里的玫瑰之所以香气独特,是因为得到了先知的福荫,先知的汗水浇灌了它们。</p> <p class="ql-block">大马士革玫瑰(波斯语发音:gol-e raz-e damasgi,英语:damask rose,或turkestan rose,rose damascena)学名“突厥蔷薇”,公元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时,这种玫瑰被带往欧洲,因大马士革城作为这种玫瑰的集散地而得名。早在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年),玫瑰纯露首次被发现并用于香水生产工艺中。随后,早期的阿拉伯人对玫瑰纯露的蒸馏提萃方法有开拓性贡献,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萨法维王朝国王阿巴斯一世(Shah Abbas I)对园林建造十分热衷。他迁都伊斯法罕后,在改建都城中建设了园林中心区,以代表波斯造园的水平。他不但在伊斯法罕建造了Chehelsotoon花园(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波斯园林”之一,四十柱宫就由阿巴斯二世建造在该花园内),还于1590年在卡尚费恩花园的中心位置,建造了一座宫殿作为他度夏避暑修养的皇室行宫,园内有供他和皇妃居住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费恩花园最早可以追溯到萨法维王朝之前,因附近一个叫Fin的村庄而得名,是伊朗现存最古老的传统波斯园林之一。阿巴斯一世完成花园的建设及行宫的建造后,以后多位统治者对花园进行扩建和修缮,增加了皇家浴室、官邸和图书馆等附属建筑。因此该花园实际上在萨法维王朝基础上,融合了十八世纪中期赞德王朝、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恺加王朝等多个时期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1968年,卡尚市政府将卡尚博物馆建在费恩花园原王宫的部分建筑上。<b>2011年,费恩花园和其他八座来自伊朗不同省份的花园,以“波斯园林(The Persian Garden)”的名义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波斯园林”世界文化遗产的描述如下:</p><p class="ql-block"><b>波斯园林,分布在伊朗的9个省份的9座园林,分别由帕萨尔加德花园、天堂花园、四十柱宫花园、费恩花园、阿巴斯-阿巴德花园、王子花园、杜拉塔阿巴德花园、帕赫鲁普尔花园以及阿克巴里耶花园共同组成,这九座园林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201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i)(iv)(vi),波斯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波斯园林”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价如下:</p><p class="ql-block"><b>这一文化遗产由分布在9个省份的9座园林共同组成。它们一方面体现了自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大帝时期以来形成的波斯园林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波斯园林为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而发展出来的多样风格。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对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所有园林都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水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九座园林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楼台、亭榭、墙垣以及精密的水流灌溉系统是园林的重要特征。波斯园林对印度及西班牙园林艺术都产生了影响。</b></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波斯园林”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b>从公元前559年,居鲁士大帝统一波斯以来,这片土地曾经被许多发源于地中海区域的势力所统治,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而形成了融合多民族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波斯文明。波斯园林是波斯文明的突出代表。它们一方面体现了自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大帝时期以来形成的波斯园林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波斯园林为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而发展出来的多样风格。波斯园林在古代已存在。在阿拉伯人统治的伊斯兰时期,波斯园林更为突出。阿拉伯统治者利用波斯人的园林技艺在安达卢斯(西班牙)至喀什市(中国新疆)广建园林。波斯园林的模式深受当地自然条件、风俗和宗教的影响。除了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筑传统之外,《创世纪》中“伊甸园”、古代波斯的拜火教和历史传说、伊斯兰教的文化,都为构建波斯园林提供的灵感和源泉,反映了波斯人对于天国的想象和向往。在著名神话《一千零一夜》中就存在着大量关于波斯园林的描写。在波斯园林中,水和树是最主要的元素,水的设施支配了庭园的构成,蓄水池、沟渠、喷泉在园林中起支配作用。在波斯园林中,庭园中栽培果树与花卉,凉亭和回廊环绕其间。波斯人喜好绿荫树,认为树顶的高度可以让他们更加接近天堂,因此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围墙内侧,以获取独占感,同时也用于防御外敌。水是生命的源泉,按照伊甸园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生命中有四条河流,因此波斯园林的特征就是以四条河分成的十字形水系布局。河边绿树成荫、穹顶建筑掩映其中,象征天堂和尘世的统一。</b></p> <p class="ql-block">费恩花园占地2,3公顷,以中间长长的水池为中心轴,两边对称分布草坪和花圃。</p> <p class="ql-block">水池的一端是萨法维楼阁,水通过水渠被引入楼阁内,形成室内水池。</p> <p class="ql-block">纵横交错的水渠把庭院分割成若干区域。园内的亭台楼阁都由十字形水渠引水穿室而过,仿佛这些建筑都建在清凉的水池上。据说这里的水一年四季都保持在摄氏25度,在酷热的沙漠里享受着通风降温的舒适,这就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有的奢侈生活。</p> <p class="ql-block">花园的中央有一个亭子,亭子的穹顶及柱子是具有波斯风格的图案。廊柱上绘有中世纪波斯皇族人物的画像。穹顶边缘的画像用类似中国青花釉瓷描绘出宫廷生活及狩猎(或战争?)场景。</p> <p class="ql-block">费恩花园以水池和喷泉为主题,水源来自附近苏莱曼尼山的泉水。供水系统设计非常独特,利用地势落差,仅依靠重力就让山泉通过沟渠流经整座园林,而无需任何压力工具。这套供水系统不但能保证水池和喷泉常年供水,还能灌溉园内的花卉和植物,充分体现了波斯人的智慧和在水利利用方面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园林内种植有多种树木,水渠两边高大的柏树,在果树和碧绿的草地掩映下更显示花园的皇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费恩花园作为萨法维王朝的行宫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但费恩花园的故事却延续到了十九世纪恺加王朝。</p> <p class="ql-block">1722年阿富汗部落首领米尔·马哈茂德攻占了伊斯法罕,推翻了萨法维王朝,并将萨法维王朝的大臣和贵族诱骗到王宫后全部格杀。以后伊朗又经历了短暂的阿夫沙尔王朝(首都马什哈德)、赞德王朝(首都设拉子)。</p><p class="ql-block">1786年,原跟随萨法维教团建立萨法维王朝的七个土库曼部落之一,恺加部族首领的后裔阿加·穆罕默德在德黑兰称王,建立起<b>恺加王朝(Qajia dynasty,或Kadjar dynasty,也翻译为“卡扎尔王朝”)</b>。</p> <p class="ql-block">从十五世纪起,当时以欧洲为主的世界格局出现了四个大的变化:一是伴随着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理大发现,先后形成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海上商业帝国;二是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野心和脚步不断,出现了亚洲、非洲、美洲大量殖民地;三是文艺复兴带来了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进步;四是宗教改革和反改革成为时代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而当时土耳其人统治的奥斯曼帝国、波斯人统治的萨法维帝国、蒙古人血统和突厥人血统混合的莫卧儿帝国、乌兹别克人统治的布哈拉帝国组成的伊斯兰世界四大帝国却没有跟上这一快速变化的时代潮流,以致从这一时代起,伊斯兰世界的文明进步开始逐渐与西方文明拉开距离。但在当时,这些伊斯兰世界帝国在各自有为的君主统治下依然显得强大和繁荣。</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1848年,伊朗杰出的改革家<b>阿米尔·卡比尔(Amir Kabir)</b>出任恺加王朝首相。他曾出使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具有“冷眼看外部”的改革开放意识,又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他在担任军队大臣的同时,被任命为年仅15岁的王储<b>纳赛尔丁·沙阿(Naser al-Din Shah)</b>的首席导师。</p><p class="ql-block">(阿米尔·卡比尔,图片下载自中国大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纳赛尔丁·沙阿1848年继位恺加王朝第四任国王后,师徒两人在平定国内政局的同时,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改革。</p><p class="ql-block">(纳赛尔丁·沙阿,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短短三年,他们建立新的政府部门,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部落和王室的势力;改革财税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扶持民族工业;改革征兵制度,按照欧洲模式训练军队;引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办了伊朗第一所新式大学,创办了伊朗近代第一份报纸,安排了第一批留欧学生,开设了第一所西式的医院等。这一系列的改革主导了伊朗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面铺开。</p><p class="ql-block">(阿米尔·卡比尔,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但是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注定是短命的。由于改革、整顿吏治抑制了大地主和贵族的利益,最终权贵阶层联合了当朝国王纳赛尔丁·沙的母亲,迫使国王于1851年11月免去阿米尔·卡比尔的首相职务及所有头衔,随后被武装押运至旧王朝行宫卡尚费恩花园,囚禁在这里达40天。</p><p class="ql-block">(阿米尔·卡比尔,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1952年1月,他在当年的皇家浴室里被割脉放血而死,凶手竟是他的门生。关于阿米尔·卡比尔之死有不同的版本,其中较普遍的说法是,当时国王纳赛尔丁·沙只是迫于压力将他软禁在这里,没想到被奸臣灌醉后在迷糊的状态下签下了处决老师的命令,等他清醒过来撤销了命令却为时已晚。另有说法是在太后及权臣的诱说下,国王相信了阿米尔·卡比尔正在计划废黜他并自己登上王位,便下令处死了他。</p><p class="ql-block">(阿米尔·卡比尔遇害的王家浴室,壁龛上方是他遇害时的场景图片。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据说他遇害时正在浴室沐浴,被杀之前他请求凶手让他和家人见面或给家人写信,都被拒绝。</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现在该浴室里有一组雕塑,重现行刑时的场景。阿米尔·卡比尔被杀后,他开创的改革开放步伐并未停止,在国王纳赛尔丁·沙阿的领导下,现代化的军用及民用企业开始大量出现,电报、铁路等公共设施仍在积极推进。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改革者,至今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学(阿米尔·卡比尔理工大学,伊朗排名第3,世界排名第375)、水坝(德黑兰阿米尔·卡比尔大坝,用于德黑兰的供水、灌溉及发电)和街道(卡尚的阿米尔·卡比尔街,费恩花园所在的街道)等。</p><p class="ql-block">(我们因为要去参观另一个浴室,没有参观该浴室。该浴室中的照片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参观费恩花园王家浴室,参观了名气更大的<b>苏丹·阿米尔·艾哈迈德浴室(Soltan Amir Ahmad Historical Bath)</b>。</p> <p class="ql-block">关于该浴室的历史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有说是始建于十一世纪塞尔柱王朝时期,有说是始建于十八世纪萨法维王朝时期。不论始建于什么时期,现在的建筑是十九世纪末恺加王朝时期改建或重建的。该浴室是由苏丹·阿米尔·艾哈迈德委托建造的,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苏丹·阿米尔·艾哈迈德的身份也有各种说法,有说是当地的富商兼慈善家,有说的萨法维王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有说是一位热心于公共事业和建筑艺术的人物。虽然他的确切身份是个谜,但该浴室确实是卡尚的波斯建筑和工程的卓越典范。</p> <p class="ql-block">我从网上资料查到,浴室的改建或重建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涉及数百名名熟练的工匠和工人。该建筑复杂的设计和精美的细节证明了恺加王朝时代的建筑和工程实力。</p> <p class="ql-block">苏丹阿米尔·艾哈迈德浴室是伊朗现存最完整、保存状况最好的公共浴室之一。设计体现了波斯建筑的特点,外部很不起眼,内部却有着复杂的设计、精美的艺术装饰、圆形的穹顶和完善的水管理系统。</p> <p class="ql-block">浴室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空间,房间分布较为复杂,主要分成两个部分:<b>Sarbineh(更衣室)</b>和<b>Garmkhaneh(热浴室)</b>。</p> <p class="ql-block">Sarbineh是浴室的入口和更衣室。它拥有八角形的宽敞大厅,用八根柱子撑起高大的穹顶。柱子之间除了通向其他房间的门外,是类似床一样的平台,用于更衣。平台靠墙有大壁龛,用于存放衣服和个人物品。大厅中间有一个八边形的水池,中间有一个喷泉。更衣室通向热浴室还有一个小水池,供浴客在进入热浴室前洗脚。</p> <p class="ql-block">Garmkhaneh是热浴室,这是一个巨大的圆顶空间,有一个用于沐浴的中央水池。一个个包房如迷宫般地分布在各处,每个房间风格各异。房间由地下通道系统供暖,该系统从建筑外部的锅炉带来热空气,通过穹顶上的一系列通风口在房间里循环,为浴客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浴室的每个表面都覆盖着复杂的图案,每个房间都以美丽的瓷砖和绘画装饰,但仔细看,这些绘画却都是凹凸立体的,像是雕刻出来一般。</p> <p class="ql-block">浴室引人注目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对光和影的运用。房间通过一个个天窗被照亮,自然光透入其中。墙壁和天花板上错综复杂的设计,创造了美丽光影在一天中变化的相互作用,赋予空间深度感和质感。</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资料得知,浴室的屋顶是另一个重要看点,一个个馒头就是一间间房屋的天窗,这是波斯建筑设计和工程的杰出典范。我们因为没有上到屋顶,无法描述其中的奥秘,只能从网上下载一张照片以作补充。(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浴室内还有专门的祈祷室,铺着波斯地毯,供穆斯林到时向真主祈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专门用于男子剃须的Shaving Room。可能为了防止剃下的胡须污染环境或沾到其他浴客,剃须必须有专门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网上一般的说法将波斯浴室称为土耳其浴室,其实波斯浴室起源更早。在波斯早期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中,认为宇宙本是洁净无染的,却被恶魔侵入、污染,作为教徒应奉行洁净律法,还宇宙本来的洁净面目。所以在进行宗教仪式前应清洁,洗去尘世被污染的不洁和罪恶,以洁净之身与神灵沟通和接近。清洁分为“大净”和“小净”。每次祈祷之前,必先清洗脸、手和脚,是为“小净”。重大仪式前,须全身沐浴干净后换上新衣,是为“大净”。可能由于水在中东地区是非常宝贵的,为了节约用水,波斯人便建造起公共浴室。在波斯文字记载中,波斯浴室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受古希腊和古罗马浴室的影响,波斯浴室作为公共设施开始兴起,浴室成为人们清洁、休息和社交的活动场所。这种演变到了公元三世纪,在萨珊波斯帝国时期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而此时土耳其人的前辈突厥人还没有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直到公元六世纪才以柔然汗国的“锻奴(打铁匠)”身份崛起于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山至蒙古高原,十三世纪末土耳其才由突厥人创立的奥斯曼帝国统治。</p> <p class="ql-block">公元四世纪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徒认为洗浴文化带来的愉悦会使人堕落,于是沐浴场所逐渐式微并消亡。到中世纪时,浴室在欧洲不再受到重视。但这时期的波斯洗浴文化却成为重要的社交文化。</p> <p class="ql-block">公元八世纪,伊斯兰教的征服对波斯浴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加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清洁的环境。在罗马时代,浴室动则千余人的大规模浴池(戴克里先浴场竟可容3000人同时洗浴);而波斯浴室则演变为小巧精致的包间,墙壁、天花板和地面通常以华丽的瓷砖、壁画和雕刻等波斯艺术装饰,采用穹顶和拱形结构实现良好的通风和热力学效应。在浴室的功能上,增加了休息设施,提供人们休息、交谈、按摩、面部护理、喝茶、抽水烟等各种需求。</p> <p class="ql-block">在浴室的建筑结构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波斯浴室和土耳其浴室也有着一些差异。波斯浴室整体建筑布局较为复杂,而土耳其浴室通常都有大理石蒸汽房。由于“土耳其之父”凯末尔推行以欧洲为蓝本的世俗化改革,土耳其浴室中可以男女同在一个澡堂中洗浴,甚至未来的夫妻可以在浴室中见面决定婚姻大事。而在女子出门都要遮发、遮面的伊朗,波斯浴室则严格按照男女有别的原则分开。</p> <p class="ql-block">在各时代,公共设施与社会阶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备豪华的设施和服务的浴室是专为贵族和富人所用,而普通人和社会低层人使用的公共浴室只具备基本的卫生清洁设施。苏丹·阿米尔·艾哈迈德浴室如此豪华精致的浴室,估计不会是为大众服务的一般浴室,而是富人贵胄相会交谈的社交场所。它不但提供客人们清洁身体,也是一个人们放松精神、进行交流和开展业务洽谈的高级社交会所。</p> <p class="ql-block">既然波斯浴室历史远早于土耳其浴室,为什么如今人们只知道土耳其浴室,而对波斯浴室知之甚少呢?其主要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一是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曾统治过中东和巴尔干半岛等区域,其文化传播比起伊朗更为广泛;</p><p class="ql-block">二是伊朗在近代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社会动荡,传统的波斯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如恺加王朝曾因惧怕人们聚会密谋反政府,一度关闭过公共浴室;</p><p class="ql-block">三是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新兴社交场所的出现,对传统的波斯浴室造成一定的冲击,加上城市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短缺,不少波斯浴室退出后被改做餐厅、旅馆;</p><p class="ql-block">四是土耳其的旅游产业将土耳其浴室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项目进行推广,无论在文学影视作品或现代媒体宣传中,土耳其浴室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伊朗因长期在西方制裁下,波斯浴室缺乏曝光率和公众的认知度。</p> <p class="ql-block">在今天,波斯浴室虽然已经式微,但依然是平民生活的一部分,浴客们在浴室除了清洁身体,也可以喝茶、抽水烟、聊天,按摩师会为浴客在按摩的同时唱传统的波斯小曲,浴客还可以享受剃头、修胡子、剪指甲等服务。伊朗是严格男女分开的国家,男女浴室分开,如果不能分开则使用时间分开。一般白天男子使用,4点钟以后女子使用;或者一周里五天男子使用,两天女子使用。</p> <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波斯浴室在城市中的数量大量减少,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分古老的波斯浴室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或旅游景点被保存来,这对于波斯文化的保护,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本笔记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根据有关书籍及资料,参考网上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心得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