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记

闲人

<p class="ql-block">报名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潮汕五日游,掐头去尾也有实打实的三日游。行前上网查看潮汕的旅游资源,算是提前做了一些功课。到了潮汕也觉得旅行社的安排总体是合理全面的,把潮汕的景区景点——南澳岛、妈祖屿、潮州古城古寨、礐定山、小公园和古炮台、开元寺等等都走个遍。还有几个意料之外的项目,坐茶馆观看潮音表演,去博物馆看英歌舞,这两项都是国家非遗项目。当然也有遗漏的,如号称小布达拉宫的菩提寺,还有广济桥,没赶上时间上桥。</p> <p class="ql-block">潮汕的景点和龙眼南路、小公园、珠江路上的小吃,说句实在话真不错。但是,给我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潮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潮州博物馆五楼有非遗展示馆,看介绍有十七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旅行团给的时间太短,没有细看,非常遗憾。不过在旅游过程中可以时常是发现非遗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潮州博物馆内的红头船</span></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木雕,这是最普遍可见的。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潮州木雕以多层镂通为特色,不少木雕以金箔贴饰,以黑漆或五彩衬托,前者称“黑色装金”,后者称“五彩装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为的是达到质朴无华的效果。在构图处理上,潮州木雕大多模仿中国画,或者模仿戏曲舞台,其特点是在一个木雕面上将不同时空中发生的故事同时表达出来,其表述方式全凭艺术家的眼光和手法。潮州木雕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绣。博物馆的介绍说,潮绣是粤绣的一大体系,它是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迄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了。潮绣以金绒结合,构图均衡饱满,色彩浓郁鲜艳,纹理清晰,装饰性强,垫高工艺,绣法独异,富丽堂皇而屹立于中国刺绣艺术之林。潮绣项目是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剪纸是广东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过去的剪纸主要用于祭祀、节庆、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的一种饰物,寺庙中的僧尼也剪纸花馈赠善男信女,潮州剪纸因之而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展,内容以戏曲人物、鸟兽虫鱼、花卉博古、诗词书法等为主。我这次看到的潮州剪纸,主要是现代题材。潮州剪纸项目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花灯已经有400年历史,主要以竹、铅线、丝纸做骨架,用绸缎、丝绢、花边绣品做衣饰,制作工艺包括了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大型或活动型花灯)等复杂流程。潮州花灯集彩扎、彩绘、剪刻于一身,融合了潮州特有的潮剧、潮绣、泥塑等多种艺术元素,造型精巧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自成体系,别有一格,是古老潮州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岭南灯彩艺术的奇葩。潮州花灯项目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博物馆的介绍说,潮州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代笔架山潮州窑,出土了大量人物瓷和动物瓷。 瓷花技艺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更大放异彩,手工创制的梅花、桃花等瓷瓣片,竟薄如蝉翼,轻如纸屑,下水不沉,落地不碎,堪称神枝,其造型有盆景瓷花、平面瓷盘寄贴立体瓷花等多种手法,尤以花瓶寄贴立体瓷花最富特色。枫溪瓷烧制技艺项目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彩瓷烧制技艺。潮彩是清末潮州彩瓷运用新彩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艺术而成独特地方风格的彩瓷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昌盛时期,其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嵌瓷是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工艺品。它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是潮州地区持有的工艺品种,俗称“贴饶”或“扣饶”。其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被誉为“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旅游中,可以看到不少当地的庙宇、民间建筑也以嵌瓷装饰。潮州嵌瓷项目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菜,是广东菜(粤菜)的三大流派之一。潮州菜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分布区域以潮州为中心,向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它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潮州菜烹饪技艺已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工夫茶艺。据介绍,潮州地区饮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潮州工夫茶是我国的茶文化与地域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在潮州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潮州工夫茶艺项目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州珠绣。珠绣工艺源于潮绣,是潮州地区优秀民间工艺之一,其作品从民间戏剧舞台上珠光宝气的戏服,到妇女的头饰、衣服、珠花等。珠绣作品是由一粒粒的珠粒串绣而成,完成一幅珠绣作品,要用成千上万颗珠(片),经过千针万线,一针一颗珠(片),用线将每颗珠(片)钉牢在布料上,采用不同针法和技巧排列,一幅作品往往要花上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珠绣项目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两千多个。潮剧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潮汕英歌舞集畲歌 、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表演者手拿两根短木棒,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现手法十分概括写意,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整体的形象。2006年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次潮汕行,没有看到非遗还有潮州铁枝木偶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歌册(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潮州大吴泥塑(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抽纱(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留下的遗憾等些下次再去潮汕弥补吧。</p> <p class="ql-block">图片皆由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文字部分来自潮州博物馆,部分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