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撑的

Millie

<p class="ql-block">叶天士和薛雪都是清朝著名医家,都住在苏州。叶天士有《温热论》传世,薛雪则写了《湿热论》。薛雪曾经把住处命名为扫叶山庄,叶天士则把书房命名为踏雪斋。两人留下了很多医林佳话。那么,到底谁更厉害?</p><p class="ql-block">咱们通过这个关于饮食的小故事,来细品高下。这个故事是关于比赛吃东西的。可见在吃这件事上逞能,古已有之。我们不要以为古人的生活就一定多规律、多养生。古时候热衷于用自己的胃来卷遍天下的人,也不少。今天做吃播的网红,古人早就玩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喝点水”不一定治病,但有时候却能救命话说,有两个人比赛吃烧饼。赢了的那位,吃伤了,腹中胀痛难忍,口中干渴,想吐又吐不出来。他找到薛雪,求一副泻药。薛雪说:“烧饼是刚刚吃下去的,要想泻出去,还得经过小肠、大肠,十万八千里呢!” 病人说:“那就消一消食积吧,有什么消导的药可以用么?”薛雪说:“这也很难,不管什么样的汤药,都含水分啊。烧饼是干的,吸了水,只能膨胀,到时候,不把你的胃撑破了才怪!”“可不可以吃丸药呢?”“丸者缓也,你这么急的病,用丸药怎么行呢?而且丸药也是干的啊,没有水,化不开,你也无法吸收啊。”“那怎么办呢?”“恕我黔驴技穷,没办法了,你另请高明吧。”薛雪客客气气地把病人送走了。</p><p class="ql-block">于是病人去找叶天士。叶天士说:“别着急,还有救。既然口渴,那就先喝一碗水吧。”病人慌了,说:“薛先生说了,喝水会让胃里干燥的烧饼膨胀,会把胃撑破的。”“胃有上口也有下口,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胀破呢?何况,你不是还想吐又吐不出来吗?那是因为烧饼太干燥了,得到了水的滋润,就能吐得出来了。”叶天士说。 </p> <p class="ql-block">果然,病人喝了一碗水,马上就吐了;再喝一碗,又能继续吐。吐得差不多了,也就不疼了。叶天士给他开了些养胃的药,叫他回去好好调养善后。</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说过:“因其高而越之。”邪在上则用吐法,是中医治病常用的思维。刚一开始吃坏了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吐出去。病人已经有要吐的迹象了,只是吐不出来而已。医生要做的,就是帮一把,用水润一润,也就行了。而且,有是证便是药,口渴必然要喝水,也是自然之理,何不从善如流?为什么要预设那么多困难,处处为难自己呢?薛雪就犯了这个错误。面对困难,他不是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去预设困难,最后自己把自己吓垮了,只能是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其实,做任何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想得越多越好,关键要想到点子上,要能把事情往前推进;如果东想西想,妄心必然生烦恼,那么越是聪明的人越做不成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