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陋巷 颜庙 县文庙 府文庙 据清《滋阳县志》记:兖州为复圣颜子故里,城南八里陋地村有郭外田五十亩,为颜子生活和桑麻之地。自汉唐宋元至今,凡天下文庙祭祀孔子,皆以颜子等贤哲配享,称孔子为“至圣”,颜子为“复圣”,二人合称为孔颜。原兖州府文庙有孔行颜随石雕像。陋地村曾建有兖国复圣公庙,始建无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颁发制诰:追封颜子为兖国复圣公制。称颜子为“复圣”。元至顺元年(1330)元明宗颁发制诰:兖国复圣公制。曲阜颜庙碑文中称颜子为兖国公,称颜子夫人戴氏为兖国夫人。<br>明初兖州州署官员在陋巷路北,坐北朝南建起兖国复圣公庙,<br>简称颜庙,是全国唯一只建颜庙不建县文庙的一个县。明万历年间将颜庙后移至县文庙大成殿之后,称为颜子阁,也称为尊经阁。陋巷坊立在陋巷街口,此照片是英国人骆克等人 1903 年来兖州时拍的照片(图 8-1 本章标图)。此图明显看出兖州陋巷是一条半截巷,两旁只有几户人家。该图中“陋巷”二字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滋阳县事夏晓春书”。<br>兖州剧团颜世珠先生是颜子后裔。2009 年为寻找陋巷内的陋巷井,专门请来陋巷里的街坊辨认陋巷北路西、第四家院墙南侧西头即为陋巷井的位置。1920 年出版的《山东省乡土调查录》把陋巷井列为滋阳县十大古迹之首。(图 8-2)陋巷街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8-1 标题图 骆克拍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8-2 杜心广拍摄</h3> 这幅 1958 年拍摄的县文庙两座歇山顶建筑,后面重檐建筑即是县文庙大成殿(图8-3)。 <br>照片中间的重檐五间建筑为颜子阁(图 8-4)。此两幅照片为郑金庭 1958 年拍摄。<br>府文庙即兖州府文庙,位于原知府衙门以北,今建设路与新世纪路十字路口以西、以北,建设路乔家街十字路口以北、以东,一直到文化路农业银行办公大楼。 《滋阳县志》记:县学、邑有学、学有庙、庙如阙里制。《陋巷志》中有一幅《滋阳县学庙图》,这张平面图是明万历年之前未设滋阳县文庙之前所绘(图 8-5)。<br> 兖州府文庙是供府属四州二十三县的生员在此就读的学校,有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的大成殿等建筑。原府文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分别有太和元气坊、神路、大成门、戟门、乐台、大成殿。大成殿左边是乡贤祠,右边是崇圣祠,大成殿后是明伦堂、书楼,书楼左边是府学,右边是文昌阁(图 8-6)。此平面图是著名教育界人士刘祥彬先生所绘,收录在 1987 年版《兖州县教育志》中。<br><br> 2021 年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如绘先生提供的传教士薛田资所著《孔夫子的故乡》一书中的插图(图 8-7)。府学大成殿在高高的平台上,丹陛两房有七级石台阶,正中为大成殿的三扇<br>正门和木窗。大成殿前有几棵长得很旺盛的古柏树,树下立有数通古碑。<br>清末,天主教堂的传教士对中国古建筑和孔子文化颇感兴趣,经常到府文庙游览。<br>兖州天主教教主王德成提供的这张传教士在府文庙某大殿旁的照片(图 8-8),可见传教士笑得很开心,古建筑前的古槐下有几盆花卉。<br>清《滋阳县志》记:“北魏兖州刺史 贾思伯碑在府学戟门下(图 8-9)”。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8-8 贾玉璋提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8-9 杜心广拍摄</h3> 此碑被兖州知府金一凤称赞为:“真神物也”。唐代吏部尚书、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曾专门来兖州临摹此碑。<br>1948 年 7 月第二次解放兖州战役前夕,国民党守军在兖州府府学建筑群内存放了大量弹药,一天,一个弹药库失火爆炸,引起了所有弹药库皆炸,瞬间整个府学建筑群如同遭遇特大地震一般夷为平地,所幸贾使君碑被压在戟门墙下。据孙华铎先生生前口述:“1956 年,曲阜文化人士宋学森花五元钱雇一牛车,将贾使君碑挖出后运到当年设在关帝庙的滋阳县文化馆,文化馆负责人不收,后又将该碑运往曲阜孔庙,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馆室内(图 8-10)” 。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8-10 贾玉璋收藏</h3> <p class="ql-block">资料由兖州民间文史研究协会杜心广会长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