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3年,梁长林作为天才画家,代表中国青年艺术家访问法国。</p><p class="ql-block">结果返回巴黎的途中,不幸发生交通意外,梁长林当场去世,年仅32岁。</p><p class="ql-block">消息传回中国,艺坛皆难以置信,而一直将梁长林当作接班人的卢沉,哭了几天,寝食难安。</p> <p class="ql-block">1974年,梁长林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卢沉、周思聪学习。</p><p class="ql-block">梁长林很有天赋,卢沉一点就通,次次上课都能给他不一样的惊喜。</p><p class="ql-block">凡是认识卢沉的人都听他炫耀过,自己的学生梁长林多么多么有悟性,素描、速写很上道,转去画笔墨,还能如此丝滑自然。</p> <p class="ql-block">确实,梁长林的才华有目共睹,大家也把他视为卢沉日后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与梁长林同班的史国良,经常调侃他“二卢沉”,梁长林也会回他一句“二黄胄”。</p><p class="ql-block">当时,史国良费尽千辛万苦,刚拜师黄胄,从军事博物馆到三里河再到友谊医院,才见到黄胄。</p><p class="ql-block">黄胄那会刚好因髓型颈椎病发作,致使四肢瘫痪,刚住进医院治疗。</p><p class="ql-block">一个拜师黄胄,一个拜师卢沉,两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特别用功,颇有“不能输给对方”的较劲感。</p><p class="ql-block">史国良的速写稿一装就是一麻袋,梁长林去趟乡下写生,回来就带回了两百多张速写。</p><p class="ql-block">史国良见了,晚饭也没胃口吃了,又回去接着画画。</p><p class="ql-block">1978年,史国良留下来读研,梁长林由于过分优秀,毕业后被留校任教。</p> <p class="ql-block">两人又可以继续待在中央美院,只不过身份不再是同学。</p><p class="ql-block">梁长林给本科生上完课,没课了就常常溜到史国良的班上,跟他们一起画画。</p><p class="ql-block">班上有些人不认识他,以为是别的班来蹭课的,惊叹他画得如此好,比现在某些老师厉害多了。</p><p class="ql-block">梁长林只是冲着唯一知情的史国良咯咯傻笑。</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了第一届人物画研究班。</p><p class="ql-block">由蔡若虹、丁井文、黄胄、李可染组织集训,周思聪、谢志高、王迎春等包括史国良、梁长林在内的画家,也被请去上课。</p> <p class="ql-block">这次培训中,梁长林创作了《石壕吏》,取材于杜甫同名诗歌,画面大概表现了官吏来抓壮丁,老汉翻墙逃走,老妇开门时的惊恐表情。</p><p class="ql-block">梁长林把老妇那一瞬间的惊恐,刻画得惟妙惟肖,恐惧的眼神,嘴角的抽搐,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特别是老妇的那双手,筋骨、血管、皱纹、宛如再多看两眼,老妇的手就要破纸而出了。</p><p class="ql-block">史国良记得,为了画好那双手,梁长林拜托身体消瘦的同学给他当模特,画了几十张速写,都不满意。</p><p class="ql-block">史国良跟他说,已经足够好了,梁长林冷不丁冒出一句:“这只手让蒋兆和先生来做模特最合适。”</p><p class="ql-block">史国良愣了一瞬,问为什么,梁长林悠然回答,“瘦啊,除了皮就是骨头。”</p><p class="ql-block">梁长林的这句玩笑话,透露着不能言说的心酸。</p> <p class="ql-block">蒋兆和是新中国新人物画的先行者、开拓者,在他和徐悲鸿之前,像张大千这种大人物,所涉猎的人物画还都属于古典人物画。</p><p class="ql-block">蒋兆和他的人同他的画一样,饱含岁月的沧桑。</p><p class="ql-block">青年时为了在上海活下去,整天翻垃圾桶找吃的。</p><p class="ql-block">后来经历了四川大饥荒,接着又是漫长的战乱,颠沛流离,晚年又疾病缠身,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骨瘦如柴的形象。</p><p class="ql-block">蒋兆和卧病在床时,还坚持给学生上课。</p><p class="ql-block">梁长林也旁听过几次,因而他的有些作品,像《春雨》《故乡行》,细品还很有蒋兆和的笔墨。</p><p class="ql-block">只不过,有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缘故,蒋兆和的画“很苦”,而梁长林的画“苦中又有希望的照映”。</p> <p class="ql-block">梁长林的画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他的为人一样,心肠很软。</p><p class="ql-block">史国良回忆,他们曾有一次一起到清河社会救济院写生,那里有很多孤寡老人和孤儿、残疾人。</p><p class="ql-block">梁长林一边画一边和他们聊天,那些人云淡风轻说着自己的心酸事,梁长林听的人却哭得不能自已。</p><p class="ql-block">在梁长林去世5个月后,大家为他举办了一场遗作展。</p><p class="ql-block">叶浅予前去观看,他指着其中一幅云南傣族的小女孩说:</p> <p class="ql-block">“这张画得多好呀,你看她的小脚丫,脚趾姿态多美。这种组合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看到,只有有悟性的画家才能抓住。</p><p class="ql-block">我常说的生动准确,不是让说画石膏像素描时的准确,而是观察生活中一瞬间发生的偶然姿势,要有悟性、有感觉。教是教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看完整场展览,叶浅予简直不敢相信,他惊讶于梁长林才32岁,居然画出了别人一辈子都可能没法画出的量。</p><p class="ql-block">而后又被自己的这一念头拖入情绪的漩涡,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一个天才画家,怎么能只活了32年就走了?</p><p class="ql-block">史国良回忆这位老同学的文章,是在梁长林逝世36年后写下的,标题就叫《好像那人刚离去》。</p><p class="ql-block">明明这36年里,走了那么多人,史国良却才刚看到他离去的背影。</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史国良将两人相识的9年光阴,在这36年里回忆了一遍又一遍,恰如他好像还在,结束第四遍回忆时,他刚走。</p><p class="ql-block">不会悲伤,因为他知道,下一次回忆开始,他们又要见面了。(文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