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14日上午11:58~12:11分制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10月21日(农历庚子年九月初五日),星期三。芦溪阴转多云,12-2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上午在家。下午与刘同万等到东阳村。晚餐缪德荣招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午8:44分,潘德萍来电话,因我手机放在卧室床头柜上充电,而我正在大卫生间内洗东西,没有接听。8:48分我返打电话给德萍。他告诉我,东阳村党总支部书记李斌全今天下午会回到村里去(李前几天到北京出差去了)。德萍自己今天要去宜春吃酒,也要到下午2点多才能回到芦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2:51-5:06分我离家外出,与潘德萍、王定增、刘同万一起到东阳村与李斌全书记商谈为东阳村打造楹联文化旅游项目事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我家楼下上了德萍的电动小汽车,然后去接县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定增。定增家跟我家是同住一个小区。接到定增之后,又将车开到新天地商业街西口接常务副会长刘同万。同万在县城人民东路县老年活动中心去了。3:15分我们四人到达东阳村委会。同万说明了来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说,虽然莲花县早就是全国楹联文化先进县了,但是在全村几百户人家家门口都悬挂用樟木板雕刻的楹联,这至少在本省还没有先例。关键是我们想了就要做,做了就要做好,不要让其它地方抢了风头。现在各级政府都是想做出比别人更好的政绩,所以不要担心花钱的事。只要你们做出事业来了,自然会有人买单。光是组织人撰写两百副楹联用不了几万块钱,这个项目真正花钱的重点在雕刻成本。当然,如果采用电脑字雕刻,会节省很多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斌全书记说:这个文化项目我们东阳村一定会做好,也一定能做好。我的意思,征完联之后还要评选优秀作品并发奖金。一等奖搞两个,每个奖两千元;二等奖搞四个,各奖1500元;三等奖再搞几个,各奖500元。凡是获奖楹联作品,都采用手写字进行雕刻,不用电脑字库里面的字,还要署名。另外还要给点工作经费给你们。不过这些内容暂不写进方案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建议,楹联雕刻署名时,前面要加上县区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与李斌全书记交谈后,李书记代表东阳村、刘同万代表县楹联学会正式签订了合作为东阳村打造楹联文化旅游项目的书面协议。斌全书记说,协议可以先签订,但实际操作不会有这么快,原因是全县马上就要开始村支两委班子的换届工作,他想等村支两委班子换届后,将这个打造楹联文化旅游村的工程作为新一届班子的战略性项目来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对斌全说:“我还有两件事要向你提一下:一是8月初我就向你说过了,东阳书院作为一个国学培训基地,门口不能没有楹联,只有挂上一副像样的楹联,才能有国学文化氛围。二是前几天我也给你建议过,你们东阳村要大力打造红色文化,想把村里的红军烈士墓葬群建成一个烈士陵园,而且上面已经拨了50万元给村里做这个项目。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个烈士墓葬群,至今还找不到确凿的历史资料,事件究竟是什么年份发生的?牺牲的烈士们是属于红军哪一支部队?他们中有没有谁留下姓名?他们当年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去执行什么任务?遭遇的敌方部队是什么番号?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破解,否则就只是一个谜。建设烈士陵园还要有人做设计方案,做经费预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现在已从自己家里找到了那册《浏阳英雄儿女传》,我上次对你说过的那位牺牲在我们芦溪镇至宣风镇之间的那位红军独立一师副师长名叫潘虎,湖南浏阳人,他当时的任务是带领2000多名浏阳应征入伍的新兵,在送往中央苏区途经我们芦溪时遭遇敌人部队阻击,潘虎带领一个排的红军老兵留下来掩护新兵撤退时牺牲的。这个历史事件事实清楚,在1996年出版的《浏阳英雄儿女传》中有潘虎革命事迹的详细记载。我小时候就读到过由邓洪口述的文章《潘虎》。这篇文章很有名,我记得好像是被节选收入到了中学还是小学的语文教材中。不过邓洪那篇文章只写他奉命改编潘虎这支农民武装的那段故事,没有《浏阳英雄儿女传》中所记载的潘虎革命事迹那么多内容。邓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担任我们江西的副省长。邓洪本姓郑,邓洪可能是一个搞地下工作时使用的化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们东阳村红军墓群那些烈士是否就是潘虎带领的那支部队,我们不能妄下断语,但是潘虎那支部队很有可能是经过东阳村时遭遇了敌人,因为东阳村过去就是江霞村(江霞村也属于芦溪镇管辖),再过去一点就是宣风镇了。不管怎么说,潘虎就是牺牲在东阳至珠亭山这一带。现在我们要证实哪座墓就是潘虎的墓,当然不大可能,但是不论是江霞村还是珠亭村,他们那里都还没有发现红军烈士墓葬,因此,将潘虎烈士的纪念碑立在你们东阳村也说得过去。另外,潘虎牺牲在芦溪至宣风之间,与卢德铭牺牲在山口岩,情况相似,他们都是外地人,也都是带领部队经过芦溪时作战而英勇牺牲的,而且他们牺牲的年代相去也不远。所以如果我们把潘虎烈士的事迹与东阳红军烈士墓葬群一起打包来打造东阳村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完全可以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谈话的过程中,王定增书记插话说,他也好像听说过潘虎这个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斌全书记听了我的建议后兴奋地说:就照你说的这么办!我邀请你老领导一起来策划东阳这个红色文化旅游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斌全说:至于东阳书院门口,确实需要一副好对联,而且要做成那种半弧形的樟木板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说:那种联是叫做抱柱联。上次我跟你说了书院挂联的事之后,我回去就撰拟好了门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斌全说:更好,你把你的联用微信发过来给我,我们就把它雕刻好挂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刘同万建议说:这副联最好是由我们芦溪人来书写,体现我们芦溪的文化。我认为可以请刘才源老师书写一下,他是我们芦溪人,在北京都很有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说:是的。才源是我的老朋友,他还曾上过央视节目表演书法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对斌全书记说,我还没去过东阳红军烈士墓葬群,想现在就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定增和德萍都对我说:你还没有去看过呀?我们上次已经去看过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万也说他没去过。斌全说:我带你们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是我们五人都上了斌全书记那辆白色小轿车,于下午4:22分离开村委会。这个红军烈士墓葬群位于东阳村境内快活岭北麓的松树岭,踞东阳村只有大约不到两公里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松树岭,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坡,面积也不大,现在满岭上不见一棵松树,而是长了几十棵高大的樟树,还有许多杂草和灌木。树木之间隆起的那一个一个小土包,就是烈士们安息的坟包,所有这些坟包都没有墓碑。斌全书记说,他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在这里玩耍,山坡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这些樟树都是后来种的,以前这山坡旁边也没有房子。他小时候听老人讲过这里红军壮烈牺牲的故事。他说,准备让村里的党员服务队来这里搞一次义务劳动,砍掉那些灌木枝条,清除杂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对斌全书记说:你们对这里究竟有多少座红军墓要做到心中有数,建议你们给这里的每一座烈士墓都插上一块牌子,统一编号。不然的话上级领导来询问,你们汇报时自己都说不清楚。另外,在你们服务队砍掉这里的灌木之前,村里要对这里做一个录相,以保存现在这种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斌全说:到搞义务劳动时,我会请你老领导来指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笑说道:我每年都会分别去深圳、泉州两地小住上一段时间,到时我还不一定在芦溪家里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过松树岭之后,我们仍回到东阳村委会,不久我们就离开了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l曾建开/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