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庆鄂西行之二十五—宜昌三游洞

洋溢

三游洞位于宜昌市西北约7千米长江边的山崖上,是唐朝至民国时期的文物遗存。那里三面环水,一面连山,被称为“水上的大盆景"。而且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也是长江三峡入口和大门,因为地势险要,素来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也称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三游洞也是宜昌G348三峡公路的终点了,景区紧挨着三峡公路,本来也不是很想去逛,只是经过时看见三游洞景区里面停车位比较空,就拐进去了,打算在里面先休息一下,后来看游客越来越多,停车位一下就满了,有这么人来,反而不想走了,就进景区去看了看。<br> 据介绍,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三游洞地势险峻,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到三游洞的游人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2006年三游洞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三游洞景区看上去不大,游客中心前面就是小小的停车场,停车位置左边就是检票口。景区不是旅游惠民卡的合作景区,但凭优待证可免60元门票。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便是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雕像。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位才子相约来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一同游览了这幽深的洞穴。他们在洞中流连忘返,各自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这篇序言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游历之情,更将三游洞的名字永久地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沿着左边的游步道先往三游古洞方向走去,三游洞历史悠久,东汉年间,张飞曾于此擂鼓操演兵马。历代文人墨客途经夷陵(宜昌)时,几乎都不会错过这个景点,并在这里留下了众多著名的碑刻和题记。 一路下行,右边岩壁上有不少崖刻,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 三游洞在绝壁之上,现修有栈道可通往。左边是三游洞大桥,原名下牢溪桥,下方就是下牢溪,下牢溪发源于宜昌市夷陵区的牛坪垭,全长26.7公里,在三游洞前方注入长江。 来到了三游洞口,有左右两个洞口,左边洞口上方有”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在洞口能看到3根钟乳石柱,又把洞口分成3个小通道。 据介绍,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三游洞不是很大,钟乳石景观也不多,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碑石题刻。 洞中也有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的雕像,右边是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还有两尊古石雕,其中一尊石雕头没了。 洞最里面好像有窄小的通道可往深处,但被铁框挡住。上有“黄大临,弟庭坚,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来游”的三游洞题名,这是黄庭坚初游三游洞题名,黄庭坚曾三次造访三游洞。 历史上的大文豪唐代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宋代苏轼、苏洵、苏澈、欧阳修、陆游、黄庭坚,清代刘大魁,民国高级将领冯玉祥、严立三等,都曾亲临三游洞,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碑刻,是长江三峡地区宝贵的摩崖石刻群。 三游洞摩崖展示出宜昌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军事、交通、行政区划等风貌,从而折射出长江文明、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在三游洞崖刻中,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 从三游洞出来,旁边有坑洞通往三游洞游船码头,本想不坐游船就不下去,可没有其他路了,感觉不可能就结束了,还是钻进坑洞往下走。 走出坑洞,还是沿着下牢溪边的步道下行。相传远古时期,治水英雄大禹之父鲧,为了惩治一条孽龙,将其锁在下牢溪底,溪名因此而得。 下牢溪溪水清澈见底,碧澄如玉。看对面也有栈道,附近还有下牢溪大峡谷和西陵峡大峡谷景区,这一片景区比较多。 来到了大悲洞,这是一个比较浅的山洞,洞外岩壁上刻有佛像,洞内则供奉有几尊小石佛,崖壁上的石像清晰可见。 北宋黄庭坚在《黔南道中记》中记述“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关同伯氏元明、巫山尉辛紘,傍崖寻三游洞。绕山行竹间,二百步许,得僧舍,号大悲院。才有小屋五六间,僧贫甚,不能为客煎茶”。至此,大悲洞流传至今。 大悲洞对面是三游洞游船码头,游船好像是游西陵峡,刚才沿三峡公路一路过来,路边就是西陵峡,我没想去坐游船,没看到有游客乘船。 走过来就是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迹,在军垒中出土有古代箭镞以及东汉纪年砖等。古军垒东临峡口,南滨大江。古人称此为 “险隘之区,如郑之虎牢,秦之幽谷 ” ,这一带汉代曾称 “下牢戍”或“ 下牢关 ” 。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外,西陵峡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南津关,长120千米,其中狭谷段长42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而得名。 江边还有茶室等设施,经过没有拍照,不知为何没有看到陆游泉。沿台阶上行来到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任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特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亭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以前的至喜亭早已被毁,现在是新建的。 没有上至喜亭,而是直行来到了印章石园。印章石园共征集到吴作人、关山月、王朝文等127位世界知名华人画家的印章。 这些印章石雕都是取三峡大坝坝底江心石精心刻制。其风格各异、自然天成,将画家常用章放大成印章石雕。 路边有情人洞、楚塞楼等景观,有些疲倦了,就没过去看,楚塞楼的表演也过了时间,景区还有张飞擂鼓台等景观,也没过去了,沿台阶一直上行,就回到了景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