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斗坪》 第29篇:用心呵护黄金叶

凤凰老呷夫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字:黄小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自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配曲:雁南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辑:凤凰老呷夫子</span></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岁月如歌,回首50多年前的流年过往,情系我的知青岁月!致敬我的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激 动 时 刻</b></p><p class="ql-block"> 1975年2月25日,刚好是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外面就锣鼓喧天了。妈妈用心做好的一大碗元宵端上了餐桌,“ 老二(家人称呼)呷元宵啰!”</p><p class="ql-block"> 外面的锣鼓声早把我的魂勾到了知青集合地,哪有心事吃元宵?为免妈妈的好意就用牙签串了一颗往嘴里塞,哪知元宵滚烫根本无法下咽,只能停在嘴里打转转。</p><p class="ql-block"> 急切的我两手抓起包裹和木箱就往外面冲。</p><p class="ql-block"> 妈妈:“老二慢点,还有提桶和挎包拉下了!”妈妈边喊边追边叹气:这么粗心,到了农村怎样让人放心……</p> <p class="ql-block">  木箱里放了一些书籍及日常用品,一垫一盖的被子打成一个包裹,加上妈妈追赶送来的提桶和黄挎包。这就是我“上山下乡”的全部家当了。</p><p class="ql-block"> 知青集合地在凤凰县委大院,跨进大院只见操坪上人山人海,各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都到齐了。我顺着人流左顾右盼地找我将要去的腊尔山知青队的队伍。</p><p class="ql-block"> 在人群里,我终于找到了腊尔山知青队的队伍。其实,腊尔山知青队最醒目,一台大型二八拖拉机让整过县委大院的下乡知青看了都羡慕。当年在小县城像这种大型拖拉机在我们的眼里是高大上了。</p> <p class="ql-block">  只见帅气的72届吴建明大哥身穿腊尔山知青队特有的翻花棉袄,站在拖拉机上大声招呼大家搬运行李,我把行李递给了吴建明大哥,身上只留下一个黄挎包。</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排好队,红小兵就拥上来把大红花给戴在胸前,欢送仪式开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个个像打鸡血一样跟着高音喇叭高呼口号。</p><p class="ql-block"> 我们腊尔山的44个新知青走在队伍最前列,从县委大院出发向汽车站走去,沿街两边人行道上尽是欢送的人群。红花映红了脸颊,个个脑海里只有“听毛主席话,到农村去,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当年那自豪,那光荣,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一切都还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勇 挑 重 担</b></p><p class="ql-block"> 汽车从凤凰县城出发到了腊尔山公社车站已是下午三点钟。</p><p class="ql-block"> 一下汽车,两脚就沾满了泥巴。远处山上尽是白雪,凛冽的寒风让我直打哆嗦。</p><p class="ql-block"> 胸前的大红花不知什么时候挤到哪里去了,大家顶着寒风冒着小雪从车站高脚低脚步行5华里去知青队驻地~白斗坪。</p><p class="ql-block"> 白斗坪到了,等候多时的老知青们拉着新知青的手问寒问暖,招呼大家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  类似欢迎仪式的晚饭刚吃完,各个排长们手拿名册开始清点自己的新战友。</p><p class="ql-block"> 我被分配到四排经济作物班,班长是林淑滨。副班长膝建萍大姐。她俩待人热情大方,非常可亲的俩位大姐姐。</p><p class="ql-block"> 我的知青岁月将在这天开始!</p><p class="ql-block"> 岁月在无情的流转,我们的青春在日复一日的农活中磨炼。</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不到一年时间,班长林淑滨招工走了。队长杨秀岩叫我到队部谈话:“林淑滨招工走了,你接任经济作物班班长。”</p><p class="ql-block"> 杨队长突如其来的谈话,把我给搞懵了,立马回绝道:“不!不!不!还有副班长在呢?”</p><p class="ql-block"> 他接着说:“滕建萍都下来5年了,你要人家在白斗坪干一辈子?说不定那天一个指标下来就轮到她走了,你帮我把班长好好干着,有副班长带正班长你怕那样?”</p><p class="ql-block"> 果然被老杨言中。年底,建萍姐姐也读书去了。</p> <p class="ql-block">  经济作物班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大家抓现金收入。什么好卖,我们就种什么。为此,西瓜,甘蔗,烤烟成了我们的主打产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font-size:20px;">用 心 呵 护</b></p><p class="ql-block"> 烤烟价钱高,又有供销社包销不愁卖不掉。但是,腊尔山台地属于高寒山区,栽烤烟能否成功在全县也是第一次试栽,大家都没有把握。</p><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腊尔山的气候还停留在冬季,早晚结着冰霜。烤烟种籽直接播下地是发不了芽的,必须人工催芽。</p> <p class="ql-block">  开始,我做了一个木制小保温箱。保温箱里面放盏马灯,把用盐水浸泡后的烤烟种籽,用个小盒子装好放到木箱里,点燃马灯。把马灯控制到最小火苗,观察两三天后。烤烟种籽一点变化也没有。第三天,我把马灯火苗调到最大,当第四天早上去观察时,烤烟种籽全部被烧糊了。就这样,小保温箱催芽宣告失败。</p><p class="ql-block"> 农不误时,情急之下,我想到母鸡孵小鸡的原理。若用人体的体温对烤烟种籽进行催芽一定会成功。</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就重新把烤烟种籽用盐水浸泡好,用纱布包着放在我的胸罩里面不离身。</p><p class="ql-block"> 晚上睡觉都不敢翻身,生怕把烤烟种籽压坏。一天,两天,三天,到了第三天,我把纱布打开。惊喜发生了,烟苗种籽全部发芽了,而且出芽率特别的高。</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这些从烟种籽里面冒出的白白嫩嫩小芽高兴极了,赶紧把消息告诉杨队长。</p><p class="ql-block"> 老杨看后也非常的高兴。 </p> <p class="ql-block"> 他问:“你是怎么整出芽苗的?”</p><p class="ql-block"> 我两脸胀得通红不好意思地说:“你冇管,反正不误农时把烟种籽芽催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font-size:20px;">用 爱 培 管</b></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发了芽的烟种籽拌上细肥土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秧苗薄膜棚里,等待烤烟苗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天天观察,精心培育烟苗,终于长出了一片、两片叶子……</p><p class="ql-block"> 烤烟苗在我精心看护下一天一天地长大。</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老杨吩咐“小琴,你上供销社购买点化肥,帮烟苗浇点化肥水,好让它长得快一点,壮一点。”</p> <p class="ql-block">  我立马从白斗坪走路去腊尔山供销社把化肥买了回来。心情愉悦地用粪桶挑了一担水,放进一大瓢化肥。化肥刚一溶解就把这一担肥水,一瓢一瓢地浇在烟苗上,浇完化肥水后立马盖好苗棚薄膜。</p><p class="ql-block"> 那天,刚好太阳比较大,到了中午,我从食堂打饭回到宿舍吃,饭刚刚吃完。就听到老杨在烟苗地里扯起喉咙喊“小琴!你快下来看你做得好事!”</p><p class="ql-block"> 我马上从宿舍向育烟苗地跑去。只见老杨铁青着脸,当我弯腰蹲下看烟秧时,顿时也吓傻了。刚刚绿油油的烟苗秧一下子全趴在了地上。烟苗全被我浇死了,烧死了。 </p><p class="ql-block"> 老杨边骂边喊我“快点把薄膜全部掀开。”</p><p class="ql-block"> 虽然全部打开了,也无济于事。烟苗秧经过中午的太阳,气温升高,再加上放多了化肥,火上浇油,烟苗秧全部给烧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杨问我:“你用多少化肥兑一担水?”</p><p class="ql-block"> 我答:“用一瓢化肥。”</p><p class="ql-block"> 老杨讲:“你放果子(凤凰土话:这么的意思)多化肥,烟苗秧不烧死才怪呢?”</p><p class="ql-block"> 想到自己从催芽到播种,花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就这样完了,要是当时把化肥买回喊老杨来把关就好了,真是追悔莫及。</p><p class="ql-block"> 泪流满面的我一愁莫展。</p><p class="ql-block"> “哭!哭!哭!哭有什么用。现在重新育苗来不及了(过季节)。赶紧喊几个人和我一起到附近生产大队讨烟苗秧去。”杨队长急切地说道。</p><p class="ql-block"> 烟草的生育期主要分为育苗、移栽、团棵、旺长、封顶、成熟。其中:移栽期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在老杨的带领下,我们分别从夺西、的贺、追高来等大队讨来了烟苗秧并不误农时地全部栽到了地里。</p> <p class="ql-block">  有了烧死烟苗秧的教训。后期管理中的除草、施肥、捉虫、打尖抺芽等工序都做得非常仔细和到位。</p><p class="ql-block"> 到了收烤烟的季节,基建排早早地就把烤烟的烤房修好了。</p><p class="ql-block"> 问题又来了,收割烤烟需要大量的竹片夹烟,还有烤烟的柴禾是一个大难题。</p><p class="ql-block"> 老楊讲:“小琴你不要怕我来帮你们解决。”</p> <p class="ql-block">  老杨号召全知青队知青下乌巢河捡柴,砍竹子,就为烤烟用。</p><p class="ql-block"> 烤烟既是技术活又是累活。</p><p class="ql-block"> 烟叶必须一张一张用竹片夹好,再用稻草捆好,一层层挂到烤烟棚里;烧火的温度要控制好,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而且不能离人,必须24小时紧盯温度计。</p><p class="ql-block"> 记得,烤烟那段时间。吃住都在烤烟棚,经济作物班的全部知青24小时轮班不休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 地 馈 赠</b></p><p class="ql-block">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大家第一次从烤烟棚里搬出这金黄金黄的烟叶时,个个脸上挂满了喜悦的泪珠……</p><p class="ql-block"> 大家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挑着金黄色的烤烟去腊尔山供销社卖烟。经供销社经管员评级验收80%达到了一级烟叶的价格。</p> <p class="ql-block"> 当地前来卖烟的附近几个大队社员,看到我们的烤烟质量就是想不通:“烟苗秧还是从我们那里讨的,怎么变成烤烟后就比我们的好,收购价格比我们的还高。”</p><p class="ql-block"> 他们心服口服地逢人便说:“有文化的就是不一样,新生事物学得快,做得好!”</p> <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让我着实体验了一把人生的艰辛;知青岁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知青岁月让我从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变得成熟老练。</p><p class="ql-block"> 当我同样手提木箱一步一回头地登上去吉首的班车时;当腊尔山、白斗坪及知青队一块块熟悉的烟田从车窗一一闪过时,我的双眼早已被泪水蒙住了……</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腊尔山。</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白斗坪。</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杨秀岩队长及与我朝夕相处的经济作物班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  作者:黄小琴,网名:羽毛球。1957年11月出身,1975年2月凤凰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同年2月25日下乡到凤凰腊尔山公社知青队当知青。</p><p class="ql-block"> 1977年9月招工到湘西州民族商店当营业员。1978年入党。后湘西州民族商店改名为湘西州民族商业公司任百货经理,批发部经理。</p><p class="ql-block"> 1997年受湘西州委组织部委派第一批赴上海南市区挂职学习半年。</p><p class="ql-block"> 2005年单位破产改制下岗,买断工龄后自谋职业。</p><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爱好文学创作,在美篇平台上坚持6年耕耘,共写文章335篇,获12万人次阅读。</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