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印象之四:平凡人的生活】

金钟之声

<p class="ql-block">加勒比海的风,拂过古巴的每一寸土地,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烟火,在时光的褶皱里,编织着平凡人生活的细密纹路。从2024年11月25日上午踏入这片神秘且充满故事的国度,直至28日上午机翼划破长空,在古巴的三日时光,仿若一场沉浸式的老电影,每一帧都镌刻着城市与乡村的斑驳印记,殖民遗迹与现代建筑并肩而立,于酒店、餐馆、街头巷尾,徐徐铺展平凡古巴人的生活长卷。</p> <p class="ql-block">初入古巴,便在哈瓦那机场的行旅厅遇见奇葩的一幕:行旅转盘上足足一个小时全是大布包或塑料纸裹得严严实实的货包。当时,我真是无法想象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货包,但当我结束古巴之行时便理解了古巴人的苦衷,在美国的封锁下,物资严重匮乏,也许这样从墨西哥利用客机运一点货物可能唯一可钻孔子。</p> <p class="ql-block">  古巴首都哈瓦那留给最好印象就是那些保存完好的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武器广场、老广场、圣弗朗西斯科广场以及革命广场等,还有西班牙总督府和建于十八世纪中叶罗马天主教哈瓦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这些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风格交融的古建筑,那些雕花阳台似岁月探出的“触角”,铁艺在海风侵蚀下泛着古朴光泽,也许它们是古巴仅存的光彩,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繁华。</p> <p class="ql-block">踏上古巴的土地,留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那里的公共设施宛如岁月的旧匣子,闪现在我眼前的便是我国七八十年代的旧影。漫步其间,除了哈瓦那市区那沿着海滨蜿蜒、承载着城市浪漫与骄傲的海滨大道,其余道路似是被时光遗忘的小径,狭窄且布满坑洼,如同岁月书写的沧桑断章。公交,这城市流动的脉络,车辆稀稀落落,候车处简陋得近乎寒酸,简易的长椅上簇拥着一群翘首以盼的身影,他们在烈日或余晖下,安静又耐心地排着队,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痕迹,生活的期许在那望向远方的眼眸中闪烁。</p> <p class="ql-block">在驶向科希马尔小渔村时,车轮滚过一段相较宽敞的路,听闻这便是古巴的“高速公路”,可它恰似一位身着旧衣的行者,路中央与两侧皆无安全设施路边摊点星星点点,烟火缭绕里贩卖着琐碎日常,却难觅一处供旅人歇脚的服务区。仿若公路在延伸,生活也在无遮无挡中倔强生长,质朴且带着几分无奈。</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街头巷尾,小酒馆弥漫雪茄烟雾、朗姆酒香,乐手拨弄吉他、敲击康加鼓,人们随性起舞,传承自祖辈的乐观豁达在音符间跳跃,哪怕生活艰难,文化生活从不匮乏、从不失色。</p> <p class="ql-block">曾惊叹于哈瓦那街头那穿梭的老爷车,恰似流动的复古风景线,色彩斑斓、造型别致,可背后藏着的,是贫富的落差。坐一趟老爷车,人均30美元,满载四人便是一笔可观收入,抵得上普通人三四个月的辛勤劳作所得,那是富人的营生与消遣。反观寻常巷陌,苏联旧款“拉达”车喘着粗气,车身满是岁月摩挲的痕迹,或许自五六十年代便已启程,一路蹒跚至今。买车,于古巴人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往昔购置税高达车价的400 - 800%,如今虽有缓和,却也在50%之上,仿若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更兼美国长期封锁,燃油成了稀世珍宝,公务员与外资企业车辆,挂着特殊车牌,驶向专属加油站,而普通民众只能在长龙般的车队里苦等,满心期待又常遇油尽灯枯,那瞬间的失落与无奈,写在每一张疲惫的面庞上,生活的艰涩在这一“行”里尽显。</p> <p class="ql-block">论及“吃”,古巴的餐桌满是故事。食物定量供应,供应站仿若生活的磁石,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怀揣粮本的人们,队伍蜿蜒,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年轻时用粮票油票购物的情景。超市和商店的货架上商品稀少,即将有也似高悬的“奢侈品”,因价格不菲,被冠上“黑市”之名,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蔬菜已是紧俏物,鸡蛋更是餐桌上的“稀客”,在巴拉德罗海滨酒店,算是丰盛的自助餐,但餐盘里始终不见那圆润的身影,直至踏入哈瓦那崭新的高档酒店,才终得一尝。于平凡古巴人眼中,鸡蛋宛如皇冠上的明珠,黑市里1美元多买一个鸡蛋,那是普通打工者一天辛勤所得,在他们眼里确实珍贵得令人咋舌!</p> <p class="ql-block">谈及“住”,往昔菲德尔·卡斯特罗时代,政府建房分配,那是温暖的民生保障,如春日暖阳照拂每个家庭。可岁月流转,新房久未拔地而起,分配渐成历史回响。分配所得房屋,握有永久使用权,却似被锁进制度的匣子,禁止买卖。可民间智慧总在生活夹缝中萌生,换房交易悄然盛行。富者择别墅、大平层而居,享受宽敞与惬意;普通百姓则在旧居里架起隔层,一个十几平方的狭小空间,收纳着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恰似老上海弄堂往昔模样,拥挤中满是温情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古巴,这片被历史与现实反复雕琢的土地,平凡人在简陋与匮乏中坚守,在生活的琐碎里寻光,以质朴、坚韧与乐观,勾勒出独属于他们的生活轮廓。那平凡人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烙印着不屈与希望,宛如加勒比海上永不熄灭的灯塔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