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新家“揽秀园”,——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君羊悠悠

<p class="ql-block">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揽秀园;嘉兴市人民政府,二000年五月公布。</p> <p class="ql-block">北园揽秀园正门(摄于2024年7月4日),门楼上“揽秀园”三字,古朴苍劲,为文物研究家、书法家汪济英手书。</p> <p class="ql-block">北园揽秀园正门(摄于2017年小暑日),当时正门处还挂有“嘉兴市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名牌,门前一对石狮子为清代古物。</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位于南湖景区,壕股塔南面,文星桥西侧,1994年5月建成并开放。揽秀园之名出于《浙江通志》“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意为揽南湖风景之秀,又可理解为揽嘉兴之秀。园内有碑廊长270米,镶嵌历代大小碑刻近100块,许多碑刻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征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之手,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从壕股塔俯瞰,白墙黛瓦的揽秀园掩映在翠绿丛中,烟雨濛濛中让人留连忘返,院中池荷让人赏心悦目,凭栏远眺,更让人诗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西侧四进庭院式建筑,庭前满池翠荷,风格独特,正门为仿古门楼,坐北朝南,门楼上“揽秀园”三字,古朴苍劲,为文物研究家、书法家汪济英亲笔手书,门前一对清代石狮子威风凛凛。跨过石阶大门为迎客厅;沿着石径往前是“同乐院”,门两边是一对清代抱鼓石,左右而立,古代结亲有“门当户对”之说,此石即为“门当户对”中的“户对”,如此高浮雕的“户对”嘉兴地区现已罕见,上各有“三狮戏彩球”浮雕,雕刻精细,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犹如顽皮小童,笑脸迎客;再往北是“听松馆”,过小桥上台阶是“八仙厅”,厅前整池夏荷绿意盎然,蕾嫩花艳莲蓬摇,两侧长廊上嵌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刻石。</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东侧为自由开放式园林布局,有菱香阁,三过亭,垂钓池,其中垂钓池假山上的三过亭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三到嘉兴陡门本觉寺所建,亭南碑廊中保存有重建三过堂碑记;园中有嘉兴历代碑刻,如:唐代吴道子“出海观音”石刻、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 在五曲长廊东首八角亭中,还有一座高2.8米,宽1.3米的大石碑,碑为“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刻于明万历三十九(1611年),为董其昌写的行书,共1100余字。字体行笔流畅,风格秀逸,古朴潇洒。董其昌如此大的碑刻属稀有珍物,此碑是揽秀园的镇园之宝。董其昌(1555年~1636年)明画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擅画山水,为“华亭画家”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正门北侧,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正门与同乐院的过道,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同乐院(南侧),门两边是一对清代抱鼓石,左右而立。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同乐院,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抱鼓石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门第符号。古代结亲有“门当户对”之说,此石即为“门当户对”中的“户对”。</p> <p class="ql-block">如此高浮雕的“户对”嘉兴地区现已罕见,两个户对上各有“三狮戏彩球”浮雕,雕刻精细,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犹如顽皮小童,笑脸迎客。</p> <p class="ql-block">同乐院(北侧),摄于2024年7月7日。</p> <p class="ql-block">听松馆(南侧),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听松馆(北侧),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八仙厅(南),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内明代“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为保护这珍贵文物而专门建了碑亭。</p> <p class="ql-block">六角亭中的“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九(1611年),为董其昌写的行书,共1100余字。字体行笔流畅,风格秀逸,古朴潇洒。董其昌的字有神仙之姿,他的笔上一定是沾了仙气的!</p> <p class="ql-block">90年代的碑亭,许岩摄。其中亭中为郡人沈思孝记、云间董其昌书的明万历三十九年《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是为诸碑之冠。这座碑,高2.8米,宽1.3米,重达5吨。爱好书法的朋友在碑亭前伫立一会,都会深感董其昌的字写得真是好!秀逸、妩媚、儒雅、端庄,兼或有之。这样的书法决不只是笔上的功夫。</p> <p class="ql-block">“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碑高2.8.米,宽1.44米,重达5吨。碑文由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郡人沈思孝记、云间董其昌手书”。原碑嵌于嘉兴府孔庙“明伦堂”墙内(城内中山路原市政府内),嘉兴府孔庙在抗日战争中部分遭损,“明伦堂”移作他用后在1999年被拆。</p> <p class="ql-block">传为唐代吴道子手绘的观音画像石刻。</p> <p class="ql-block">传为唐代吴道子手绘的观音画像石刻,摄于2024年11月23日。</p> <p class="ql-block">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治记。</p> <p class="ql-block">新修嘉兴府廟学记;嘉靖六年(1527年)岁次丁亥季春吉旦。</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收藏的碑石砖刻大约百来块,陈列在碑廊供人观瞻。</p> <p class="ql-block">嘉兴历史上毁灭的碑石难以计数,能存下来的也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这些碑刻,反映明清两代嘉兴一地文教的就有18块。</p> <p class="ql-block">碑墙。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碑墙,摄于2024年11月23日。揽秀园是嘉兴的"碑林"。嘉兴旧存的碑刻十之八九都收藏在这里,有不少已是断碑残碍,字迹漫患,多年来就像四处飘荡的孤魂,现在也总算有了个安居之所。</p> <p class="ql-block">碑墙。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碑墙。摄于2017年小暑日。</p><p class="ql-block">停云馆帖刻石,清仪阁刻石,小灵鹫山馆砖刻,那都是嘉兴历史上的名刻!</p> <p class="ql-block">三过亭,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三到嘉兴陡门本觉寺所建,可惜亭上无名匾额,摄于2017年小暑日。在本觉寺,建的是三过堂,这里是三过亭,规格直降,不过聊胜于无。</p> <p class="ql-block">摄于2024年7月4日,三过亭上仍无匾额。嘉兴陡门本觉寺,规模宏大,但经太平天国劫难后元气大伤,五、六十年代后,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嘉庆年间秦瀛《重建三过堂记》,该碑原在本觉寺,为嘉庆元年刻。至今只剩明万历十二年(1584)钟庚阳《重修三过堂记》、清康熙三年(1664)谭贞默《秀邑侯王定翁舆诵祠碑像赞》、嘉庆间秦瀛《重建三过堂记》、冯应榴《重建三过堂记》和冯浩《修建本觉寺暨苏公三过堂记》等五块完整碑刻在揽秀园珍藏。</p> <p class="ql-block">嘉庆四年岁在己末(1799年),冯浩《修建本觉寺暨苏公三过堂记》。</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年(1664)谭贞默《秀邑侯王定翁舆诵祠碑像赞》。</p> <p class="ql-block">嘉庆戊午年(1798年),冯应榴《重建三过堂记》。</p> <p class="ql-block">菱香阁。阁上远眺,能见到小烟雨楼。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菱香阁(西侧),摄于2024年7月7日。</p> <p class="ql-block">菱香阁(东侧),摄于2024年7月7日。</p> <p class="ql-block">防风防火的马头墙。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文官石像,无来处说明,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文官石像,仍无来处说明,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武官石像,无来处说明,摄于2024年11月23日。</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俩石马,无说明,应是别处移来的古物,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俩石马,仍无说明,应是别处移来的古物,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园内古物(不知出处):民国戊子年(1912年)立;“放生官河禁止淘沙捕鱼”。里人公*。摄于2024年7月7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池塘,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北园池塘,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池塘,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小径,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小径,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太湖石,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庭前荷盎然,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荷花依旧庭前绽,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池中荷花艳,摄于2017年小暑日。</p> <p class="ql-block">蕾嫩花艳莲蓬摇,摄于2024年7月4日。</p> <p class="ql-block">揽秀园一景,摄于2017年小暑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