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千字文丨35岁,职场不该被“判死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重庆/拂晓的地平线)</span></p><p class="ql-block">职场上,近年来似乎有一个无形的“判决书”在悄然流传:35岁,罪该致死。这一现象如同一片阴霾,笼罩着许多职场人的心头。</p><p class="ql-block">从一些数据来看,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将35岁设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据某招聘平台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企业在招聘基层岗位时,明确表示更倾向于35岁以下的求职者。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35岁以上求职者的无奈与迷茫。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却被年龄这一因素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然而,35岁真的就应该在职场中被打入“冷宫”吗?显然不是。35岁的职场人,有着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经历过多年的职场磨砺,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就像一位38岁的程序员朋友,他从初入行业的毛头小子,到经历了多个大型项目的开发。他不仅熟悉各种编程语言,更懂得如何在项目中协调团队成员、应对突发的技术难题。他的经验就如同宝藏,是多年职场生涯积累下来的财富。</p><p class="ql-block">而且,35岁的职场人往往有着更稳定的心态。他们不像年轻人那般容易冲动跳槽,更懂得珍惜工作机会,对待工作也更加负责。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也让他们有着更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延伸到职场中,促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p><p class="ql-block">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35岁罪该致死”的观念呢?一方面,部分企业存在短视行为。他们追求所谓的“年轻活力”,认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但他们忽略了经验和沉稳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一些企业产生了焦虑感,他们试图通过招聘年轻人来跟上时代的步伐,却没有看到不同年龄段员工的协同价值。</p><p class="ql-block">对于35岁的职场人来说,他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就像很多35岁以上的人开始学习新兴的数字营销知识,参加各类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让自己在新的领域也能有所建树。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拓展职业发展的新路径。</p><p class="ql-block">总之,35岁在职场绝不是“罪该致死”的年龄。企业应该摒弃这种年龄歧视,看到35岁以上职场人的价值。而35岁的职场人自身也要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自我。只有这样,职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公平、包容的环境,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共同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打破这一不合理的职场年龄“魔咒”,迎接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职场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