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过云南盐津豆沙关的人,大多会注意到这里一块“会说话的石头”,它就是享誉国内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该石刻宛如一幅凝固的历史画卷,诉说着1000多年前古代边疆与中原地区交流与融合;像一座时间的桥梁,连接着大唐的辉煌与昭通的过往。那么,《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是如何诞生的?千百年后回望这段历史,人们又会生出怎样的感慨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史料记载,唐王朝建立后,便在云南地区设立都督府,统管云南事务。为了稳定边疆局势,唐朝中央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政策,迅速巩固了对云南的统治。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以今大理巍山为中心的南诏地方势力逐渐壮大,曾派遣使者到都城长安朝见唐高宗,表示诚心归顺中央,唐朝中央政府册封当时的南诏首领细奴逻为刺史。由于南诏忠心耿耿,奉唐朝为正朔,其在地方的统治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此后,南诏兼并了洱海地区其他部落,迁都太和城(位于今大理市),成为滇西诸部落之首。随后,唐朝中央政府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进一步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问题出现在唐玄宗主政时期。在唐玄宗主政的天宝年间,奸臣杨国忠把持朝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时变得十分紧张,先后爆发了两次天宝战争,给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二十多年后,南诏王变成了异牟寻,异牟寻基于形势考虑,开始与唐朝展开接触。此时的唐朝中央政府也希望修复与南诏的关系,决定派出一支高级别使团出使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礼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主动请缨前往南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袁滋一行于贞元十年元月由长安出发,九月由川沿着秦开五尺道进入云南,九月二十日,于豆沙关刊石纪事。当袁滋一行进入云南境内后,受到了南诏最高规格的迎接。第二天,羊苴咩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袁滋当众宣读了敕书、册文,并将中央政府所准备的金印和历日颁授给了异牟寻,圆满完成了册封任务。在随后举行的宴会上,异牟寻对袁滋表示,“皇帝重新赐给我爵位,我们子子孙孙将永为唐臣,为大唐守卫西南边疆”,唐朝中央政府再次正式确立了对南诏的统治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原文如下:“大唐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袁滋题记》的内容,与《新唐书》《旧唐书》《蛮书》《资治通鉴》等书的记载相吻合。该石刻不仅佐证了唐朝与南诏修好的历史事实,也成了古代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荣共存的象征,是研究唐朝与南诏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袁滋(749年-818年),书法家,字德深,今河南汝南人,官至湖南观察使。《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袁滋的篆书,传世极少。其中,以位于云南盐津县豆沙关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最著名,其中篆书仅有“袁滋题”三字。在李阳冰风格盛行的唐代,袁滋的小篆别开生面,上溯周秦石鼓文,也启发了后代的小篆大家,如清代的杨沂孙、吴大澂等,为小篆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可以不夸张的说,《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不仅展示了袁滋卓异的书法艺术,而且具有历史、艺术和考古等方面价值及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