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冬天,温州湾不断有惊喜出现。前不久发现了紫水鸡,这回又发现了白鹈鹕。尽管温州湾留给鸟类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但它们依然深爱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那天得知白鹈鹕来了的消息,我便惦记着去看看。早上,我导航到大水塘附近,开始一路搜寻。</p> <p class="ql-block">最先见到的是一只鹗,它站在水塘中的一根木桩上。风有点大,吹乱了它的毛发,吹晃了它站立的重心,它只好通过两只脚调整姿势,以寻得平衡。尽管如此,它依旧目光炯炯有神,坚定地搜寻着海面的动静,似乎在告诉我白鹈鹕就在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不久发现水塘很远处有个大个子在水面,透过镜头,确认它是卷羽鹈鹕。想必它的伙伴白鹈鹕应该就在附近,便继续沿水塘搜寻。</p> <p class="ql-block">快到水闸时,我发现茂密的芦苇丛附近集聚了20来只卷羽鹈鹕。我心中一喜,知道白鹈鹕很可能就在附近。果然,仔细一一辨别后,终于找到混在其中的白鹈鹕。尽管它藏在最后排,大部分身子被遮住,但粉色的羽毛足以表明它的身份。白鹈鹕,这种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传奇巨鸟,不可思议地来到了温州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此图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白鹈鹕体形粗大,翼展超过3米,体重可达1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繁殖于欧洲东南地区,越冬在亚洲西南部以至非洲。在中国常见于新疆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和南部水域, 塔里木河流域, 青海湖等。</p> <p class="ql-block">白鹈鹕是一种擅长飞行的鸟类,在长途迁徙的路径上,它从不错过任何一个上升气流。据资料显示,它的飞行极为高效。上世纪80年代一群白鹈鹕在一天之内穿越整个以色列且几乎没有扇动过一次翅膀。然而,迁徙之路依旧充满风险。</p> <p class="ql-block">白鹈鹕以其庞大的体形和独特的捕食方式,在鸟类中显得尤为突出。它的嘴长而坚硬,像一把大“锥子”,大约40厘米长,据说它一口可装下10升左右的水量。经验丰富的鸟人都知道,当鸬鹚把鱼赶到水面,白鹈鹕就会从天而降,瞬间抢夺食物,这种蛮横的战术比起单纯的在水里捕鱼,可以更快更省体力地获得更多的食物。它嘴下有个可自由伸缩的橙黄色的喉囊,这是它的捕鱼神器。只要张大嘴巴下水捕鱼,可以把鱼“一网打尽”。然后用力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进入大嘴的鲜美鱼儿便“乖乖”的成为了它的美餐。难怪《庄子.外物》中写道“鱼不畏网,而畏鹈鹕。”</p> <p class="ql-block">白鹈鹕的喉囊不仅可以用来捕鱼填饱肚子,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育雏。小宝宝们会把脑袋伸进爸爸妈妈的巨大喉囊中取食。</p> <p class="ql-block">万物有灵,白鹈鹕来到温州湾实在难得。愿我们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合理规划生态空间,给鸟儿一个温馨的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