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万与秦腔》

李家长安

<p class="ql-block">《安万与秦腔:西北大地上的热血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万,这个名字宛如寒冬里的熊熊烈火,瞬间燃爆网络,让广袤而略显孤寂的大西北洋溢着滚烫的热情 。我既非网红的追随者,也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戏迷。然而,当我深入了解安万在掌声与鲜花背后隐匿的故事时,不禁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安万,先天性面部血管瘤成为他与生俱来的烙印。可他九岁便勇敢登台,十三岁迈进剧团的大门,怀揣着对秦腔炽热的梦想。二十岁时,他试图组建自己的剧团,却遭遇惨痛失败,绝望之下,一把火烧毁了戏箱。为了唱戏,妻子在孩子仅两岁时决然离去;因为唱戏,妹妹的彩礼钱、别人资助他治病的五万元,都被他用于发放剧团人员工资;为了唱戏,他与父亲长达十五年断绝往来;为了剧本创新,他豪掷十万元制作曲谱。这般对秦腔全身心的投入,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我终于领悟,为何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西安、平凉等地会有上万人簇拥着安万,以秦腔大合唱的形式纵情狂欢。我也深深明白,安万在舞台上那重重一跪所承载的深厚含义!在安万身上,我见证了命运的跌宕起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体悟到信念与艺术的磅礴力量,更看到了不忘初心的坚守,明白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迈气魄。他出身农村家庭,童年时被同龄人称作“怪物”“丑八怪”,仅仅接受过五年级教育,平凡得如同尘埃。但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我迫切地想要将安万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也时常以他为镜,鞭策和反思自己。上天赋予我们健全的身体,父母给予我们完整的容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还有何种借口不去奋斗?我甚至觉得,安万逆天改命的励志故事,完全可以改编成剧本、拍成电视剧,亦或是写进教科书,其教育意义深远而持久。有一档节目叫《感动中国》,我不知道安万是否感动了全中国,但这个冬天,他实实在在地感动了整个大西北。</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安万的秦腔技艺与专业人士相比存在差距。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或许难以评判。然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已然无关紧要。艺术源于生活,安万的专业水平或许并非十全十美,可他所历经的磨难、坎坷,对秦腔毫无保留的热爱与付出,以及对生活酸甜苦辣的深刻体悟,或许是许多同行专业人士所无法企及的。大家首先喜爱的,是安万身上大西北人共有的真诚待人、热情质朴,甚至是那份平凡;喜爱他如白杨树一般,面对命运不屈不挠的坚韧;喜爱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喜爱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初心的坚守。而后,才是喜爱他以自身对生活的感悟,用真情实感演绎的秦腔,那是本色出演,无需刻意雕琢演技。老百姓对专业秦腔的评价能力或许有限,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却是最为纯粹、真切的。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艺术源于生活、扎根于群众,正是因为老百姓才是最懂生活的人。</p><p class="ql-block"> 秦腔,是大西北人独有的情感抒发方式,西北人的一生喜怒哀乐都融入了这高亢激昂的唱腔之中。每一个西北人的骨子里,都有着和安万一样的真诚、热情,敢爱敢恨的倔强。当听到安万撕心裂肺地唱出“老天爷呀!你杀我吴汉为哪般,为哪般!”的那一刻,大家仿佛穿越时光,看到了安万从童年到如今不惑之年,追逐秦腔的道路上洒满的泪水与汗水。那种发自内心深处、近乎呐喊的情感,唯有秦腔能够承载,瞬间点燃了现场所有人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 从安万身上,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倘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全世界都会为他让步。在前行的道路上,难免会有低谷与挣扎,但只要初心不改,信念不倒,梦想终会照进现实。衷心祝愿安万老师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艺术事业一路长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