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敬爱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别我而去已有二十三周年了。每当我看到挂在墙上的遗像时:他那勤劳朴实的身影,和蔼可亲的面孔,敢为人先的性格,总是一幕幕地在我的心眼中浮现。</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命很苦,七岁就失去父母,由青年丧偶的三伯母收养。孤儿寡母,先祖遗留下来的田园全托其叔父代耕,在叔父和亲戚的扶持下,过着饥一顿饱一餐的辛酸生活。</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环境造成的原因吧,父亲有一股不输人,不求人,不负人的纲強性格。少年时期放牛、砍柴、摸鱼样样工作都干过。</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为人慈善,爱憎分明。七岁时其父病故,母亲弃他而去(改嫁),从此他一决不认生母。有人问他,他总是说父母双亡;而对含辛茹苦养育他成人的养母(也就是我的祖母)毕恭毕敬,直至养老送终。十二岁那年从其叔父手中要回自家的田园。十六岁以前,每年的春耕、双夏、秋收三个大忙季节,均由浮山或红峰二门亲戚,拉牛带犁前来帮忙。十六岁后一切农活自已操持。</p> <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期的父亲身材魁梧,力气过人。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强汉子,村里的榨油厂、榨糖厂、砍大树、扛石头等重活粗活都少不了他的一份。祖辈遗传下的十几亩水田和十几亩旱园,他一手操持,家庭安排得整整有序。为了子孙后代的生计,一九四八年冬临解放前,还购买二亩水田和三亩旱园;慷慨地借给人家二担红糖和几担稻谷(因土改运动自己放弃追讨权),一九五零年土改划成份时,差点划成地主。</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行善积德,助人为乐。他经常教育子女好事多做一点,令可自己吃亏点也不可占人家的便宜。</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九五四年十月秋收时节,我们在新圹收割稻子时抓到一只鹧鸪鸟,这鸟因吃稻谷身体肥胖飞不走,父亲硬是拿到山上把它放掉。还有一次,我爬到树上拆了一个鸟窝,回家后被他臭骂了一顿,他说鸟和人一样也有个家,你拆了鸟的窝等于拆自已的家,今后不准拆鸟窝。</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有恩于他的叔父恭敬有加,逢年过节凡家里有好吃的东西,他都要送一点给叔婶品尝。其叔父临终时,他天天床前扶理,亲自喂药,喂水,扶他大小便,叔父全家非常感动。他的婶母对人说,我的侄儿其昌(其昌就是父亲的名字)是个知恩必报的人。</p> <p class="ql-block"> 父亲没有进过学堂,连自已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读书。一九六零至一九六二年的三年困难时期,祖母和父亲重病在床,贫病交加,家庭缺乏劳动力,在生产队是个超支大户,经济全靠浮山舅父的扶持。邻居有个叔公不知是出自好心还是恶意对父亲说,你家庭超支这么多钱,大儿子(指我)已十七岁了,也读到初中程度,叫他回来帮助家庭不是很好吗?父亲严肃地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叫你的儿子出来种田,我的儿子不用你管”。有一天,我看到他的胃痛得连连呻吟,我煮好中药拿给他吃,顺口说:我明年不读书,出来做工好不好?没想到他大发雷霆骂我没出息。他说:如果你要象我这样没文化当土驴(做苦力)你就不读书,说完气得连中药都不喝。当时我含着泪珠暗下决心:我要努力学习,一定要医好父亲的病。</p><p class="ql-block"> 父亲患的是胃病,当疼痛难忍时有半碗稀粥喝下肚,疼痛就会慢慢缓解。但在六零年国家困难时期和公共食堂的恶劣条件下,一粥难求啊!病床上还有我的祖母,当我们不在家时,父亲经常手捂肚子,帮祖母煮药、喂药、喂水、直至祖母逝世。</p> <p class="ql-block"> 那阵子村里天天有死人,有时候一天死二人,小孩子饿得连手都抬不起来。卖儿卖女的现象开始出现。当年我有个不满十五岁堂妹,就是被我大伯卖在十二户村(全村只有十二户人家)穷山僻壤的大山沟里给人家做童养媳,换回二担蕃薯和几十斤木薯片。大伯,大姆含着眼泪说,我们在食仔肉啊!还有的人把亲生儿子卖到福建客家山区。我七岁的弟弟石荣看到和他一起玩耍的孩子都被卖出去,嚷着我也要卖到山区去,那里有蕃薯吃……。一天晚上,我听到父母亲真的在相量如何把弟弟卖出去的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场就反对,我说,一两担蕃薯是吃得完的,弟弟卖出去就再也要不回来了,如果命根长是饿不死的,如果真的饿死大家都一起死。在我強烈反对下,父母亲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由于有浮山舅父的无私援助,全家人终于逃过这一劫难。</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六月,我部队服役期满回家探亲。奇迹地看到父亲竟然能到处走动,说话力气也比较足。经了解,原来是去年村里来了一邦走江湖买膏药的马戏团,吹嘘他的药能治好多年的老胃病,是正宗的凤阳方。母亲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父亲去给他们看,并服了他的三元钱胃药,病情果然有好转,但骨瘦如柴。如何治好父亲的病,我请教了村里的名老中医炳煌叔公。炳煌说:你父亲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年纪不算老,由于得病多年(十年)现在是瘠田缺大粪,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买高丽参鹿茸片给他吃,他的病马上就会好起来。我问他服那种药效果比较好?炳煌说,就你父亲还是鹿茸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 我归队后,幸运的提了个小排长,七月份下达代理命令,八月份正式宣布。工资从原来的每月九元钱升到月五十四元伍角,两个月共领到一百零玖元,除去应缴的干部伙食费和已领去的两个月薪贴费外还存陆拾叁元。</p><p class="ql-block"> 我马上到药店买了三十元鹿茸,并加工成粉沬,分成十小包写清楚用法后,用一个小木盒寄回家。第二年,我探家时高兴地看到父亲身强力壮健步如飞。邻居告诉我,你父亲现在天天上山为生产队看守菠萝,李子等水菓。自已开荒种菜,中午在山水煮饭吃,下午还打一担柴挑回家。</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我转业回枫溪工商所工作,当时由于住房原因,我只能接母亲来帮带小孩,父亲留在老家帮弟弟料理家务。一九八一年清明节我回老家扫墓,发现父亲旧病复发,人瘦得很难看。我决定把他接来枫溪就医,特请了陶瓷职工医院张任生主任医师为其专治。父亲患的是胃病,吃点胃药加上生活正常化,病很快就好了。在枫溪几年时间里,他结识了市场一位卖池鱼的小贩~老蔡,每天天未亮就为老蔡占摊位,打水进养鱼池。我叫他不要这样做,他说在这里没地方劳动,早晨打点水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嘛!</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农历十一月初十父亲在饶平浮山荔林老家仙逝,享年七十八岁。</p><p class="ql-block"> 填词二首予以怀念。</p><p class="ql-block"> 词:如梦令(二首)</p><p class="ql-block"> (其一)</p><p class="ql-block"> 夤夜无眠天晓,岁月匆匆多少。</p><p class="ql-block"> 思念静悄悄,此去西天浩杳。</p><p class="ql-block"> 祈祷,祈祷!但使严尊安好。</p><p class="ql-block"> (其二)</p><p class="ql-block"> 廿四春秋别了,梦里不知身老。</p><p class="ql-block"> 白雪絮花飘,踏遍湖山晨早。</p><p class="ql-block"> 未老,未老!吾父九霄微笑。 </p><p class="ql-block">注:今年农历十一月初十是我父亲仙逝24周年。</p><p class="ql-block">(作于2014年冬月)</p>